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我们10年来采用腹腔辅助下鞘状突高位结扎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经验。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们在腹腔辅助下采用“雪橇形”内环口修补针于腹膜外双重结扎未闭合的鞘状突内环口,同时穿刺抽净鞘膜囊内积液的手术方式,治疗2岁以上鞘膜积液患者327例,其中术前诊断为交通性鞘膜积液110例,非交通性鞘膜积液217例。结果327例中,325例患侧鞘状突内环口未闭,孔径3~5mm;64例(约占19.6%)术前诊断为单侧的患儿中发现对侧内环口未闭。术后常规随访1年,4例术后1~3个月出现同侧鞘膜囊内中等量积液(3~6mL),复发率约1.2%,其中3例门诊观察2~3个月自行消退;1例再次经皮细针抽吸后自愈。病理学检查发现鞘膜囊内膜主要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有一定的吸收功能,但分泌功能极弱。结论儿童鞘膜积液发病机制与鞘状突未闭有关,鞘膜囊液体主要来自于腹腔腹腔下鞘状突高位结扎治疗鞘膜积液长期疗效满意,且可以及时发现对侧隐匿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睾丸鞘膜积液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经脐单部位腹腔鞘状突高位结扎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作者治疗鞘膜积液239例,其中男性236例,女性3例。年龄1~9.8岁,平均3.8岁。右侧116例,左侧103例,双侧14例,一侧鞘膜积液合并对侧腹股沟斜疝6例。经脐两侧切口放入5mmTrocar及3mm抓钳,经内环口投影处穿刺雪橇带线针进行鞘状突高位结扎,对中情况、术后疗效及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239例中,238例腹腔下成功完成手术。中探查均发现患侧鞘状突未闭。术前诊断单侧鞘膜积液,中发现对侧鞘状突未闭占51.6%。对患侧及对侧未闭的鞘状突均予高位结扎。所有患儿恢复良好。随访6个月至1年半,均未见复发。结论经脐单部位腹腔鞘状突高位结扎,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切口美观,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睾丸鞘膜积液 腹腔镜 外科手术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辅助技术在小儿骶尾手术中应用的价值与意义。方法采用腹腔辅助技术,分别对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先天性直肠尿道瘘、骶尾部畸胎瘤进行手术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在腹腔辅助下完成,均手术顺利,比较传统手术,无需开腹或作骶尾部切口,出血量减少2/3以上,手术时间约为传统手术的一半,均无新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辅助/小儿骶尾部手术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手术损伤小,是可供选择的手术方法之一。

  • 标签: 小儿 骶尾部手术 腹腔镜辅助技术 应用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腹腔微创手术操作要点及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20例患儿全麻下经腹腔行幽门环肌切开.结果18例一次手术成功,1例中中转开腹,1例3d后二次手术.全部病例随访2月,预后较好.结论腹腔手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腔技术在新生儿外科领域的成功运用,掌握操作要点,可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手术治疗 微创外科 小儿
  • 简介:目的总结腹腔辅助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手术经验。方法2002年6月~2005年9月,对5例确诊为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患儿于全麻下行腹腔Ladd’s。结果全部病例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00±18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5±2.8d,无并发症,远期疗效好。结论腹腔辅助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创伤小,肠道功能恢复快,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腹腔镜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吸吮棒棒糖对促进小儿阑尾切除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66例阑尾切除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术后6h麻醉清醒后即开始肢体的被动和主动活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于术后12h开始早期下床活动;试验组除上述处理以外,术后6h开始吸吮草莓味棒棒糖,每4h吸吮1次,每次20~30min,直至恢复进食为止。比较两组患儿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了临床观察,试验组患儿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阑尾切除后患儿早期吸吮棒棒糖有助于恢复肠蠕动,缓解术后腹胀,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 标签: 阑尾切除术 胃肠活动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经脐单部位腹腔下应用注射器行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手术方法。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05月间本院收治42例腹股沟疝患儿,平均年龄1岁2个月,右侧32例,左侧4例,双侧6例,均在经脐单部位腹腔下应用注射器行疝囊高位结扎。结果全组4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15min,随访6个月,腹部无明显疤痕,无复发。结论经脐单部位腹腔下应用注射器行疝囊高位结扎安全、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一次穿刺腹壁即可完成疝囊高位结扎,简化技术,降低难度,有利于技术的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腹股沟 注射器 结扎术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经脐单孔法腹腔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2年7月至2015年5月间本院经脐单孔法腹腔治疗的36例急性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经脐切口放入Triport后置入腹腔,建立气腹,反复使用无损伤钳交替缓慢并持续挤压套叠头部,直至套入部缓慢退出鞘部后,于升结肠或套入肠管处使用无损伤钳牵拉使之完全复位。结果36例患儿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4±64)min,出血量(60±05)mL,术后住院时间(6±1)d。腹腔下观察到被套入肠管复位后血供情况良好,小部分浆肌层撕裂。其中4例在复位中发现是Meckel憩室引起肠套叠,经脐扩大切口完成Meckel憩室切除+肠吻合;1例因复位困难将切口向上下端各延长1cm后完成手术,术后无伤口裂开、迟发型肠穿孔等并发症。随访3个月未见肠套叠复发。结论经脐单孔法腹腔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并发症少,创伤小,恢复快。

  • 标签: 腹腔镜 直肠套叠 外科手术 治疗 儿童
  • 简介:目的比较腹腔与小切口手术方式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优缺点.方法将180例临床确诊为单侧腹股沟斜疝的患儿,随机分为腹腔手术组和小切口手术组,每组各90例.腹腔手术组采用腹腔辅助下内外结合腹膜外疝囊高位环扎;小切口手术组采用下腹小横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通过对腹腔手术组及小切口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等方面的比较来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同时在术后3d及半年后对手术患儿进行门诊随访,以了解两种式的预后情况.结果腹腔手术组患儿手术时间较小切口手术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3岁以下年龄段比较中差异显著(P<0.05);组内比较中,小切口手术组3岁以上年龄段患儿手术时间较3岁以下患儿短(P<0.05),而腹腔手术组组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短期恢复进食后,腹腔手术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小切口手术组高.术后短期随访发现小切口手术组阴囊肿胀的发生率高于腹腔手术组.而半年后随访,小切口手术组8例出现对侧腹股沟斜疝,腹腔手术组未发现对侧疝.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均能有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恢复较小切口手术佳,可发现对侧隐性疝;但操作技术及器械要求较高,手术开展有一定的局限性.

  • 标签: 腹腔镜 腹股沟 外科手术
  • 简介: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主办的2015年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小儿泌尿外科腹腔临床应用学习班”[项目编号:2015—06—02—006(国)]今秋将举办第3期,届时同时举办“首届国际小儿泌尿重建及腔手术大师班”。学习班时间:2015年11月14日至16日,地点: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学员可获得国家级继续教育I类学分10分,还可获得结业证书。

  • 标签: 小儿泌尿外科 临床应用 学习班 腹腔镜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国家级继续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七氟烷用于小儿腹腔手术中的麻醉诱导与维持技术,评估七氟烷在小儿腹腔手术麻醉的优势。方法选择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均于全麻下行腹腔下巨结肠根治。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接受七氟烷吸入诱导和维持麻醉,另一组接受传统的静脉复合全麻维持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6%~8%七氟烷吸入诱导迅速,呼吸道分泌物少,血流动力学稳定,毕苏醒较静脉复合全麻快,不良反应少,麻醉效果满意。结论七氟烷吸入用于小儿腹腔手术麻醉诱导快,气道刺激小,心血管抑制反应轻,苏醒迅速,麻醉满意。

  • 标签: 氟烷/药理学 麻醉 吸入 腹腔镜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技术在小儿脐尿管残留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03年7月至2008年1月本院对8例脐尿管残留患儿采用腹腔技术行脐尿管切除。结果8例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30~45min,平均住院5d,疗效满意。结论与传统经腹手术相比,腹腔手术治疗小儿脐尿管残留,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

  • 标签: 脐尿管囊肿/外科学 外科手术 腹腔镜
  • 简介:目的比较腹腔与开放性肝管空肠吻合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中期疗效,探讨腹腔下肝管空肠吻合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至2009年10月作者采取腹腔下肝管空肠吻合治疗的218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临床资料,并将1993年9月至2001年9月行开放性肝管空肠吻合的200例患儿作为对照,对其诊疗情况及术后恢复、随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腹腔手术组与开放手术组手术时中位年龄分别为4.16岁(7d至18岁)、4.59岁(13d至17岁),中位随访时问分别为38个月、146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病例数超过35例时,腹腔组平均手术时间较前明显缩短(P〈0.01),至2009年,与开放手术组相比,平均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3.04±0.98)hVS(2.95±0.91)h,P=0.557)]。腹腔手术组中平均失血量约(9.08±6.13)mL,而开放手术组约(35.33±33.2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腔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间、恢复饮食时间及引流时间均较开放手术组明显缩短(P〈0.001),腹腔手术组术后并发症较开放手术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腹腔下肝管空肠吻合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安全可行,其中期疗效与开放手术相似,甚至优于开放手术。

  • 标签: 腹腔镜 胆管肠吻合术 胆总管囊肿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报告低位小切口内窥镜下甲状舌管囊肿切除的手术方法。方法对8例甲状舌管囊肿患儿于颈前胸骨上窝处取2cm小切口径路,借助外悬吊技术,建立操作空间,在内窥镜引导下,以超声刀为主要操作器械,进行甲状舌管囊肿切除。结果8例均获得成功,随访3个月-2年,无明显疤痕,无复发。结论颈前低位切口内下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手术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 标签: 囊肿/外科学 内窥镜检查 舌骨/外科学
  • 简介:2007年11月25日~30日,由临床小儿外科杂志与湖南省儿童医院共同举办的全国小儿外科新进展暨腹腔手术学习班在长沙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23家医院的小儿外科医生参加了学习。学习班立足临床,分小儿外科基础知识讲座、手术观摩及腹腔技术答疑三部分,以手术演示为重点,演示了12台手术,包

  • 标签: 全国小儿外科 学习班举行 小儿外科新进展
  • 简介:目的比较腹股沟横行小切口与腹腔下睾丸下降固定在腹股沟区隐睾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选择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外科自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明确诊断为腹股沟区隐睾症的患儿88例,年龄1.2~4岁,平均年龄2.6岁;按随机分组原则采取两种手术方式:开放手术组采用腹股沟横行小切H经腹膜外游离下降睾丸,阴囊小切口固定;腹腔手术组采用腹腔腹腔内游离睾丸,阴囊小切口固定;分别对两组手术时间、睾丸下降后位置、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及术后半年双侧睾丸超声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开放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1.2±2.1)min,腹腔组为(55.6±1.9)min。腹腔手术组患儿中出血量较开放组少,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术后7d及6个月查两组患侧睾丸下降位置发现:开放手术组44例睾丸均可降至阴囊内,其中5例位于阴囊入口处;腹腔手术组44例睾丸均可降至阴囊内,其中4例位于阴囊入口处;术后6个月患侧睾丸超声显示患侧睾丸发育较对侧稍差。结论在腹股沟区隐睾患儿中,腹腔下睾丸下降在手术时间及术后效果上并无明显优势。建议对于腹股沟区隐睾应严格掌握腹腔手术指征,对于内环口及以上部位隐睾首选腹腔探查及腹腔下隐睾下降

  • 标签: 腹股沟 腹腔镜 隐睾 治疗 对比研究
  • 简介:目的比较腹腔与开腹Ladd手术治疗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的优越性和可行性.方法2008年2月至2010年1月,江西省儿童医院为29例肠旋转不良患儿实施Ladd手术,其中8例经腹腔完成手术,为A组,年龄4~26d,体重2.5~3.6kg;21例采取开腹手术,为B组,年龄3~28d,体重2.5~4.0kg.结果29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4±0.4)d,较B组(8.5±1.3)d短,无一例出现并发症;B组出现2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切口疝.术后随访2个月至2年.结论腹腔Ladd手术是治疗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安全有效的方法,较开腹手术优势明显.

  • 标签: 肠/畸形 外科手术 婴儿 新生
  • 简介:目的:通过腹腔手术和开放手术在超声未探及睾丸中治疗情况的比较,探讨首选腹股沟手术诊治此类病患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们自2003年8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32例单侧病例临床资料,经体检和超声检查未在阴囊、腹股沟及腹内发现睾丸组织,分别选择腹腔手术和腹股沟开放手术探查,根据探查结果决定式完成治疗。结果探查方式中,腹腔手术70例,腹股沟切口手术62例,最后治疗采用腹腔操作18例,腹股沟操作114例。130例为睾丸发育不良予切除。结论对超声未探及睾丸的诊治,可以考虑首选腹股沟开放手术。

  • 标签: 隐睾 外科手术 超声检查
  • 简介:目的分析经腹腔手术治疗婴幼儿鞘膜积液的利弊。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经腹腔手术治疗的1473例鞘膜积液病例资料(腹腔手术组),并与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经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1352例鞘膜积液(开放手术组)进行比较。结果单侧鞘膜积液患儿行腹腔手术和开放手术的时间分别为(12.3±3.1)min和(17.1±4.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35,P〈0.001);双侧鞘膜积液患儿行腹腔手术和开放手术的时间分别为(16.1±2.2)min和(35.5±4.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38,P〈0.001)。腹腔中发现对侧隐性鞘状突未闭合453例,占术前单侧鞘膜积液的32.5%(453/1392),术后复发6例(0.4%),阴囊血肿3例(0.2%),脐上缘切口裂开大网膜膨出2例(0.1%),线结反应2例(0.1%);开放手术组术后复发8例(0.6%),阴囊血肿2例(0.1%),线结反应8例(0.6%)。两组术后复发率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肠粘连、腹腔内脏器损伤、切口感染、医源性隐睾及睾丸萎缩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手术可作为婴幼儿鞘膜积液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尚不能完全替代开放手术。

  • 标签: 腹腔镜 睾丸鞘膜积液 治疗 对比研究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