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析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的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SPT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其中39例SPT组织蜡块中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HSE)、突触素(SYN)、神经细胞黏附分子1(CD56)、神经内肽酶(CD10)、巢蛋白(Nestin)、波形蛋白(Vim)、S100收集组织蛋白(S100)、α1抗糜蛋白酶(α1-ACT)、α1抗胰蛋白酶(α1-AT)、上皮膜抗原(EMA)、抗广谱细胞角蛋白单抗(AE1/AE3)、角蛋白多肽(CK19)的表达。结果SPT组织病理特征为假乳头结构形成和区域性坏死,无腺泡结构。39例SPT中,NSE表达率达97.4%,CD56和CD10的表达率均为84.6%,Nestin和Vim表达率分别为64.0%和87.0%,S100的表达率为79.5%,α-ACT和α1-AT的表达率分别为82.1%和79.5%,而SYN的表达率仅12.8%,EMA、AE1/AE3和CK19等表达很少,呈弱阳性反应。结论SPT典型病理特征是由于肿瘤组织不同区域相对缺血、缺氧所造成的退行性变的结果,SPT表达多种组织来源的抗原,反映其可能来源于胰腺干细胞及与其发育密切相关的胚胎神经嵴的神经前体细胞,且在发育过程中发生分化不成熟的结果。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PTC)的特点及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1年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行甲状腺全切除及常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PTC221例。结果22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永久性医源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异位于甲状腺腺体内)。术后病理证实为双叶癌占31.2%(69/221)。甲状腺被膜浸润者占64.7%(143/221),其中双叶癌中被膜浸润占68.1%(47/69)。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占43.0%(95/221),其中双叶癌伴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46.4%(32/69),单侧癌伴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41.5%(63/152),浸润被膜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49.7%(71/143)。所有病例中被膜浸润或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占75.6%(167/221)。术后病理诊断为双侧叶PTC69例中术前仅发现甲状腺单侧叶有可疑癌灶42例,占60.9%。结论PTC中双叶都存在癌灶的比率很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比例较高,建议绝大多数PTC患者应行甲状腺全切及中央区淋巴结常规清扫,术后辅以^131I治疗及内分泌治疗。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手术方式.方法总结分析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实施甲状腺癌根治术同时行中央区及侧颈区淋巴结清扫的12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结果随着中央区阳性淋巴结个数的增加,侧颈区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及多区转移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102例侧颈淋巴结阳性的患者中,Ⅱ区阳性55例(53.92%),Ⅲ区阳性62例(60.78%),Ⅳ区阳性76例(74.51%),Ⅴ区阳性17例(16.67%).在侧颈转移过程中,Ⅳ区为最易受侵犯的区域,其次为Ⅲ区,再次为Ⅱ区,最后为Ⅴ区.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首次治疗中常规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阳性特别是阳性淋巴结较多(>3)患者应同时行患侧Ⅱ~Ⅴ区淋巴结清扫.
简介:目的分析长径≤0.5cm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microcarcinoma,PTMC)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结果特点,探讨其淋巴结转移、大量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确诊为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肿瘤的长径分为40.5cm组和0.5~1cm组,分析比较其临床病理特点,并通过单因素、多因素统计分析≤0.5cm组胛MC患者淋巴结转移、大量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PTMC患者1414例。≤0.5cm组315例,占同期PTMC患者的22.3%,其中淋巴结转移患者76例(24.1%),大量淋巴结转移者9例(2.9%)。与0.5~1cm组比较,≤0.5cm组更少出现被膜侵犯(14.3%vs.25.0%,P〈0.05)、淋巴结转移(24.1%vs.39.8%,P〈0.05)及大量淋巴结转移(2.9%vs.7.9%,P〈0.05)。在≤0.5cm组内,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0岁组的淋巴结转移率较年龄≥40岁组显著升高(38.0%vs20.1%,P〈0.05),男性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较女性有升高的趋势(32.4%vs21.9%,P=0.073).但未发现各研究因素与大量淋巴结转移风险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多灶性肿瘤、年龄〈40岁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2.082和2.899,P〈0.05),男性是潜在的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OR=1.807,P=0.058),但未发现大量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PTMC手术患者中,长径≤0.5cm的患者占了一定的比例,其总体淋巴结转移率不高、尤其是大量淋巴结转移率很低.对其采取观察的治疗策略是一种可考虑的选择,特别是年龄≥40岁的单发病灶女性患者。
简介:目的总结不同病理类型胰腺导管内黏液性乳头状瘤(IPMT)的临床表现,提高对IPMT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3月至2008年9月间经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的49例IPMT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病理学特征,比较分析良性、交界性、恶性IPMT的临床表现。结果49例IPMT患者中男27例,女22例,平均年龄(58±11)岁。良性19例,交界性9例,恶性21例。3类IPMT患者在性别、发病年龄、烟酒史、胰腺炎发作史、糖尿病病史,是否存在腹痛、腰背部放射痛、腹胀、腹泻、消瘦等症状,血CEA、AST、ALT水平,肿瘤位置及肿瘤分型上的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但黄疸、术前CA19-9和碱性磷酸酶水平、肿瘤直径、主胰管直径、囊性肿瘤内是否存在隔膜、附壁结节的大小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性IPMT术后5年有1例病死,1例复发;交界性和良性IPMT有1例复发,1例因其他疾病病死。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IPMT临床特征存在一些差异,需综合判断进行鉴别。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乙醛脱氢酶-1(aldehydedehydrogenase-1,ALDH-1)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micropapillarycarcinoma,IMPC)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乳腺IMPC伴淋巴结转移103例和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伴淋巴结转移(invasiveductalcarci-nomanototherwisespecified,IDC-NOS)110例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所有入选病例术前均未经放、化疗治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2组肿瘤原发灶和相应的淋巴结转移灶癌组织中ALDH-1的表达、定位和分布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各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及预后意义。结果①IMPC组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肿瘤细胞ALDH-1阳性表达率[原发灶37.9%(39/103);淋巴结转移灶47.6%(49/103)],明显高于IDC-NOS组[原发灶21.8%(24/110);淋巴结转移灶23.6%(26/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IMPC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肿瘤细胞ALDH-1阳性表达与患者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ER阴性状态、PR阴性状态、HER2过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③与IDC-NOS组相比,IMPC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淋巴结阳性乳腺IMPC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肿瘤细胞中ALDH-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明显低于其阴性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乳腺IMPC转移淋巴结中ALDH-1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的预后差有关(P=0.005)。结论ALDH-1可作为淋巴结阳性乳腺IMPC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且IMPC肿瘤细胞中干细胞的存在可能是导致IMPC高淋巴管侵袭、高淋巴结转移及耐药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原因。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PTC)中抑癌基因PTEN蛋白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PTC的临床个体化治疗与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浙江衢化医院病理科收治并确诊的76例PTC患者。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测定PTEN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明C临床病理学的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纳入患者中P1[EN阴性率为73.68%(56/76),与癌旁组织的19.74%(15,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29,P〈0.05);PTEN表达下调与病理分期、肿瘤淋巴结转移、性别相关(P〈0.05)。CyclinD1阳性率为76.32%(58/76),与癌旁组织13.16%(10/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11,P〈0.05);CyclinD1蛋白表达上调与病理分期、肿瘤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PTEN蛋白表达下调和CyclinD1蛋白表达上调与PTC病理分期、肿瘤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检测胛EN和CyclinD1有助于对PTC患者预后进行早期评估。
简介:本文报道了1例以多发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病例,回顾其病情发展、诊疗经过及近期疗效,结合文献讨论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的分类及特点,为临床医生在诊疗该疾病时提供参考。
简介:目的研究甲状腺微小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探索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microcarcinoma,PTMC)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合理范围。方法前瞻性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甲状腺外科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CN0期PTMC患者共200例,按照住院号尾数的单双,分成单侧中央区清扫组和双侧中央区清扫组,分析其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双侧中央区清扫的清扫效果和并发症。结果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肿瘤直径≥0.7cm、患者年龄≥45岁和男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均发生在肿瘤直径≥0.5cm的患者,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22%。该部分患者单侧和双侧中央区清扫淋巴结检出数分别为(9.53±6.04)枚和(12.19±7.18)枚,P=0.035;淋巴结阳性数分别为(1.17±1.47)枚和(2.11±2.75)枚,P=-0.022。结论在肿瘤直径≥0.5cm的患者中,双侧中央区清扫有利于提高肿瘤清扫的彻底性:患者RLN麻痹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风险并不因对侧中央区清扫而增加。
简介: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与胆总管结石、胰腺炎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1年至2006年行ERCP检查的462例患者资料,分析JPD与胆总管结石、胰腺炎发生的关系。结果总的JPD检出率为27.5%(127例),JPD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从〈50岁的4.6%(4/87)到〉80岁的56.4%(22/39,P〈0.05)。JPD患者中胆总管结石的检出率为74%(94/127);JPD直径〉1.0cm者,胆总管结石检出率为79.6%(82/103),明显高于JPD直径≤1.0cm者的50.0%(12/24,P〈0.01),但JPD数量与结石发生无明显相关性。不伴胆总管结石的JPD患者胆总管直径为(1.47±0.54)cm,显著大于不伴胆总管结石的无JPD患者的(1.20±0.54)cm(P〈0.05)。JPD患者胰腺炎发生率为8.66%,明显高于无JPD患者的3.58%,但JPD与ERCP术后胰腺炎无相关性。结论JPD可能是胆总管结石及胰腺炎发生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