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呼吸科作为危重患者比较集中的科室,老年患者居多,由于生理机能减退,各脏器的应激及代偿功能降低,免疫下降,患者易发生气道不畅,感染难以控制,加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疾病的加重、环境的改变以及治疗过程中激素及抗炎药的应用,会导致一部分患者出现意识模糊、谵妄、躁动等异常行为。基于疾病的特殊性,不能随意给予镇静药物,常采用身体约束保证患者的管路安全、治疗安全以及患者自身安全。身体约束是在医疗机构任何场所,使用任何机械性或物理设备、材料或工具附加在或邻近于患者的身体,限制患者的自由活动,使患者不能正常接近自己的身体或不能轻易将其移除或。身体约束并非简单的捆绑,而是利用特殊约束手套、约束带等用具保护患者自身和周围人或物免遭损伤,属于特殊护理操作技能,但其使用存在一定医疗风险。不必要、不恰当或过度的约束,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为进一步提高患者身体约束的护理质量,本研究采取措施降低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现报道如下。
简介:摘要:本论文探讨了肠胃镜检查中镜下生物标本采集的护理优化策略,旨在提高该过程的效果和质量。首先,分析了镜下生物标本采集中存在的挑战和问题,包括位置选择、技术选择、操作技巧和患者合作等方面的困难。接着,介绍了护理优化策略的实施与效果评估,强调了医生和医护团队在此过程中的协作重要性。展望了未来,指出了肠胃镜检查中镜下生物标本采集领域的机遇和挑战,强调了创新和不断改进的必要性,以提高患者的治疗和诊断水平。通过本研究,有望为相关医疗领域的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梗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梗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基础组(常规护理)30例和实验组(急诊优化护理)30例。对比组间抢救相关指标和救治效果。结果:本研究中,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分诊时间、救治时间、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较基础组的ST段回落率、胸痛缓解率及心肌酶谱回落率更高、死亡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以有效提升急性心梗患者的抢救效率,缩短抢救、分诊、溶栓及住院时间,减少死亡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危险因素及实施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外科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40例为观察组,未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40例为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危险因素,总结综合护理方法。结果:经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肺部基础疾病、通气时间、穿刺置管、年龄和意识障碍的风险程度都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建议在护理中,应该特别注重呼吸机护理、体位护理,并且要加强对肺部基础疾病的治疗,以维持呼吸道的正常运行。结论:在重症监护室,患者可能会因肺部基础病、通气时间、穿刺置管、年龄、意识障碍等因素而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因此,临床医生应根据这些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优化式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急诊护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操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01—2021-01某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救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救治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急诊救治护理措施基础上进行急诊优化式护理。所有实验组患者在本次急诊优化式护理干预前均未接受其他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特殊干预措施。对比2组患者临床急诊救治时间,包括候诊时间、完善检查时间、接受溶栓治疗时间等;术后3个月随访,对比2组患者致残发生率及再入院率。结果:实施急诊优化管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候诊时间[(5.77±1.05)min]、完善检查时间[(35.74±4.28)min]、接受溶栓治疗时间([47.80±7.2)min]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15.924、4.029、6.586,均P<0.05)。实验组致残率(3.33%)及再入院率(6.67%)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3.976、4.320,均P<0.05)。结论:急诊优化式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缩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急诊救治时长,改善患者救治结局,降低致残率及再住院率,提升救治效果。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护理流程对急诊PCI患者护理效果。方法:50例急诊PCI患者在2020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就诊,对2020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期间的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护理,对2021年7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期间的患者实施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护理流程,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平均抢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PCI患者展开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护理流程,能够增强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护理流程对急诊PCI患者护理效果。方法:80例急诊PCI患者在2020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就诊,对2020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期间的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护理,对2021年7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期间的患者实施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护理流程,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平均抢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PCI患者展开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护理流程,能够增强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重症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的救治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我院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0例患者(对此上50例重症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进行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照组50例患者(对该50例重症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进行常规急救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救治效果。结果:根据本院调查的100病例中,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比参照组患者的好,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常规急救护理流程基础之上给予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大幅度的增加急诊手术患者的成功治愈率的同时,还提高了急诊手术患者对于医护工作人员的认可,更好的建立好护患关系。加速术后恢复时间。
简介:摘要:本项研究旨在改进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神经内科护理模式,并探索其实际应用效果。通过对现有护理模式的深入分析,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基于患者的个体化需求和多学科合作。这一新模式强调了护理过程中对患者个体差异的充分认识,并倡导医护人员之间的密切协作,以确保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经过实践验证,我们发现这一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效果以及医疗满意度。其成功的应用不仅为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新的途径和策略,也为神经内科护理实践带来了创新和改进的可能性。这一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提升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和促进医疗服务的进步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