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手法复位治疗法在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54例,其中27例患儿使用微创穿针夹板外固定治疗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27例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中医手法复位治疗法,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能力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为92.59%,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肩关节Neer功能评分的各项指标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手法复位治疗法可有效改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肩关节的运动能力,对于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预后效果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行以正骨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8例患者行以西医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研究组48例患者行以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58%,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行以正骨手法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良好,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将4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切开复位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60.0%,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好(P<0.05)。结论老年桡骨远端骨折采取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措施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药涂擦联合冷敷疗法治疗骨伤病人早期肿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搜集的92例骨伤病人早期肿胀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4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涂擦联合冷敷疗法)和对照组(46例,应用常规抬高患肢、药物消肿的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骨伤病人早期肿胀患者的平均消肿时间、48h患肢肿胀程度有效率、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总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骨伤病人早期肿胀患者的平均消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骨伤病人早期肿胀患者的患肢肿胀有效率(P<0.05)。结论中药涂擦联合冷敷疗法治疗骨伤病人早期肿胀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手法复位结合外用中药薰洗治疗踝关节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20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关节功能评分,并总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关节稳定性评分为12.21±2.17分,治疗前为7.46±1.98分,P<0.05;治疗后患者的行走评分为11.96±2.10分,治疗前为6.03±0.87分,P<0.05;治疗后患者的疼痛评分为13.44±1.59分,治疗前为8.27±1.23分,P<0.05。本组2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治愈16例,有效3例,无效1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结论中医手法复位结合外用中药熏洗治疗踝关节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和行走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手法治疗后发热的成因。方法回顾性分析用牵旋手法对1583例颈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后的病情变化1。结果1583例经治患者中11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现象,1例较重,112例较轻。且113例患者均伴有较为明显的慢性扁桃体炎。结论伴有慢性严重扁桃体炎的颈椎病患者经手法后可出现临床发热症状。在临床工作中一定要鉴别颈椎病与颈椎病症的区别。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2例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研究,分别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研究组疼痛缓解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尺偏角、掌倾角、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并发症发生概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推拿手法联合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8例纳入此次研究,结合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甲组采用推拿手法予以治疗,而乙组则在此基础上联用艾灸治疗,比较组间疗效。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干预后,乙组VAS评分相比甲组更低,而JOA评分则相比较甲组更高P<0.05;同时,乙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采用推拿手法联合艾灸治疗,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而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腰腿功能,并缓解其疼痛,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法催乳、产后多功能治疗仪催乳及产后多功能治疗仪结合手法催乳的催乳效果。通过对多种催乳方法的研究,为产妇提供催乳效果最佳的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4月-12月在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阴道分娩产妇800人,单胎,年龄25-35岁之间,初产妇,产前无贫血及其它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后出血24小时<500毫升。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200人,产后4小时给予催乳。A组采用手法穴位按摩催乳每日1次,共计4次。B组采用多功能产后治疗仪每日催乳1次,共计4次。C组采用多功能治疗仪结合手法穴位按摩催乳,产后当日及第一日使用产后多功能治疗仪,每日1次,产后第2日及3日手法催乳D组常规母乳喂养指导护理。对四组泌乳始动时间、产后72小时日泌乳总量、乳腺炎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组泌乳始动时间、产后72小时日泌乳总量、乳腺炎发生率和其他三组比较有优势,P<0.05。而A组合B组泌乳始动时间、产后72小时日泌乳总量、乳腺炎发生率和D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产后多功能治疗仪结合手法催乳对乳汁分泌的影响最大,可最大程度促进产后泌乳和减少乳腺炎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伤治疗仪在四肢闭合性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6我科收治的90例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一般治疗组和物理治疗组,物理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组的基础上辅以骨伤治疗仪及红光治疗仪治疗,术前3天,使用骨伤治疗仪消肿止疼模式治疗,每天2次,每次20分钟;术后骨伤治疗仪每天治疗频次及时间不变,第1至第3天,采用消肿止疼模式,第4至第7天,采用促骨痂生长模式,同时术后7天再加上红光治疗仪,每天2次,每次10分钟。观察两组患者在患肢疼痛、肿胀及伤口愈合方面的情况并记录。结果物理治疗组在患肢疼痛、肿胀及伤口愈合方面都比一般治疗组情况好。结论骨伤治疗仪和红光治疗仪对四肢闭合性骨折治疗有着促进作用,消肿止疼效果好,有利于骨折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手法在规范TKA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于2015年2月成立品管圈,将现状把握期间的16例患者作为“实施前”组,将效果确认期间的21例患者作为“实施后”组,比较实施前、后TKA患者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频率,同时对结局性指标进行比较。结果TKA患者术后5天内中重度疼痛发生频率由实施前的5.63次/人降为实施后的2.62次/人,患者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从88.6%上升至94%,平均住院日由10.13天缩短为8.56天,住院费用(不含材料费)从31379.13元降低至29232.58元。结论运用品管圈手法能够使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的疼痛管理规范化,从而降低了TKA患者疼痛发生频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