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十二指肠缝合吻合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效果。方法2003年2月~2008年7月,采用腹腔镜十二指肠缝合吻合术治疗13例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年龄2天~12岁(新生儿7例,婴幼儿3例,少儿3例)。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7例,环状胰腺2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uperiormesentericarterysyndrome,SMAS)3例,十二指肠前门静脉1例。结果除1例十二指肠前门静脉在小切口辅助下进行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外,5例十二指肠隔膜在腹腔镜下纵行切开其前壁切除隔膜后完成横行吻合术,2例十二指肠闭锁和2例环状胰腺成功在腹腔镜下行十二指肠菱形吻合术,3例SMAS在腹腔镜下行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术。手术时间(97.0±18.2)min(75~180min),无手术并发症出现。术后2~5d开始进食,7~9d恢复正常饮食。出院前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吻合口通畅。11例获随访6个月~4年,其中8例随访〉1年,生长发育良好。结论腹腔镜十二指肠缝合吻合术效果可靠,可以在新生儿期安全实施,为治疗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微创手术方式。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消化内科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在我院随机选择 2017 年 5月 -2018 年 5月于我院就诊的患者 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组 30例,其中对对照组进行甲氰咪胍治疗,而对实验组则采用兰索拉唑的治疗方式,并对两组的复发率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本次研究当中,实验组的 30例患者,其治愈后的复发率为 3.33%,而对照组的复发率则在 20%,实验组的复发率要远远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在治疗效果方面,实验组治疗的有效率高达 96.67%,而对照组则为 76.6%,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消化内科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当中,采用兰索拉唑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方式,可在临床治疗当中大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消化内科;十二指肠溃疡;兰索拉唑;临床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人们对于饮食的要求也就相对提高。但是,当前,人们的食物大多都较为油腻,口味较重,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常常会有聚会等,在使用食物的过程中也会饮酒。这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消化系统的负担,造成一系列的消化系统疾病,这是导致我国消化内科疾病的发病率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
简介:胰头及壶腹周围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对于少数病变范围局限的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唯一可能的治愈手段。胰十二指肠可切除性的评估标准相对统一,主要以肿瘤局部状况的评估为主,其中又以关键血管浸润及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的评估最为关键。胰十二指肠可切除性的评估主要是通过以影像学检查为基础的多学科团队模式下的术前评估实现的,而其后进行的术中再评估将直接决定具体术式的选择。准确而客观的胰十二指肠可切除性的评估不仅能减少非治疗性开腹手术的发生、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及死亡率、优化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胰头及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的根治性切除率及长期预后。
简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具有维持人体正常的消化道通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但由于存在技术要求高、精细程度大、并发症处理困难、长期疗效有待循证医学的验证等问题,该手术未能普及。2000年1月至2012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实施了4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患者术前均经ERCP检查确诊患有十二指肠乳头肿瘤,肿瘤直径〈1cm,行十二指肠乳头活组织检查,3例为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1例为腺癌,术前行CT、MRI检查均未见肿大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故选择行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1例为十二指肠乳头腺瘤,3例为十二指肠乳头腺癌,切缘均为阴性,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无转移。术后除1例发生少量胰液漏外,其余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24个月,4例患者均无肿瘤复发。严格掌握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与手术操作规范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