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壁外韧带型纤维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1994-2006年收治的腹壁外韧带型纤维病患者17例,均行手术治疗,分析其疗效.11例行广泛切除术,3例行根治性切除术,3例行姑息性切除术.结果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韧带型纤维.肿物大小3cm×2cm~12cm×8cm.17例患者随访1~5年,术后复发5例,其中1例仅在术后1个月复发,复发率为29.4%.17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现远处转移,也无因该肿瘤而死亡病例.结论韧带型纤维病呈侵袭性生长,早期诊断和首选外科手术是治疗的关键,配合放疗可提高疗效.

  • 标签: 纤维瘤病 韧带样型 早期诊断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于卵巢病变诊断中联用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的优势。方法:本项研究针对某时期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卵巢病变患者,研究时间范围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研究入组对象总数为70例。研究时,上述入组研究对象均行经腹部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将相关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单一经腹部、经阴道,以及联合超声检查于卵巢病变诊断中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各类卵巢病变中,单一及联合超声检查准确性对比结果无差异(P>0.05);在整体检查中,联合超声检查相较单一超声检查准确率更高,且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经腹部超声及经阴道超声在卵巢病变中均具有一定临床诊断价值,但具有一定局限性,二者联合应用的诊断率相对更高一些,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可靠依据。

  • 标签: 经腹部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检查 卵巢瘤样病变 联合诊断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腹部联合阴道超声对卵巢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04月-2022年04月到本院治疗卵巢病变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照病例诊断的结果,对全部患者实施腹部超声诊断、阴道超声诊断,分析联合诊断的价值。结果:腹部超声诊断和阴道超声诊断方式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疾病符合概率对比,P>0.05;联合性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单一诊断方式,P<0.05;联合性诊断恶性肿瘤分期符合率显著高于单一诊断方式,P<0.05。结论:运用腹部联合阴道超声诊断方式对卵巢病变诊断,价值较高,值得运用。

  • 标签: 腹部超声 阴道超声 卵巢瘤样病变 良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卵巢病变患者在临床诊断中采用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疑似卵巢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先后接受腹部超声检查、阴道超声检查以及联合检查,对比良性与恶性卵巢病变检出率以及诊断效能。结果:联合腹部与超声检查良性与恶性病变检出率均高于单一方法检查,P<0.05联合腹部与超声检查准确率、敏感度与特异度均高于单一方法检查。结论:在卵巢病变的临床诊断中联合腹部与阴道超声检查可提高检出率,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卵巢瘤样病变 腹部超声 阴道超声 联合检查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患者女,65岁,绝经20年。因腹痛2年入院,B超示盆腔实质性占位,体检左下腹触及一包块,即行剖腹探查,术中于宫底浆膜面见一圆形突起,剔除送检。大体椭圆形组织8.0×7.5×5.0㎝,表面见2个淡黄色圆形突起,有灰白色薄层包膜。切面为淡黄色脂肪组织,其间夹杂少量灰白色区。镜下组织主由平滑肌和成熟脂肪细胞构成。子宫平滑肌脂肪是一种罕见的子宫良性肿瘤,并且体一般较小,而本例体较大,平均直径6.8cm,实属罕见。且绝经近20年后发生,故可排除平滑肌瘤脂肪变性。

  • 标签: 子宫肌壁 平滑肌 脂肪瘤
  • 简介:目前,行子宫颈锥形切除术(宫颈锥切)是子宫颈病变和早期子宫颈癌处理中的重要环节。宫颈锥切有激光法,冷刀法(CKC)和环行电切法(LEEP)等。宫颈冷刀锥切术是诊断和治疗宫颈病变常用手术方法之一,手术采取锥形或楔行切除部分宫颈,范围包括鳞柱上皮移行带、全部或部分宫颈管。我院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治疗宫颈上皮内病变(ON)41例,通过相应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冷刀锥切术 治疗 护理 子宫颈锥形切除术 早期子宫颈癌
  • 简介:目的:总结肝脏上皮血管内皮细胞(EHE)的影像学检查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例(其中烟台市烟台山医院3例、漳州市中医院2例、章丘市中医院1例)肝脏EHE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CT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观察病灶数目、形态、大小、部位、密度或信号、强化程度及方式等特征。采用门诊影像学检查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病灶变化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6月。结果:6例患者中1例为单发病灶,5例为多发病灶。6例患者共检出125枚病灶,其中1例检出75枚。病灶多呈圆形或类圆形,融合病灶最大径为0.5~3.5cm。病变发生部位以肝右叶和肝被膜下多见。6例患者病灶CT检查平扫均呈低密度,边界较清晰。4例患者病灶MRI检查平扫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略高信号,均匀或不均匀。2例患者病灶呈肝脏“包膜回缩征”。6例患者行CT检查动态增强扫描,4例行MRI检查动态增强扫描,1例呈环状强化,5例基本均匀强化;所有病灶表现为延迟强化。3例患者部分病灶内可见静脉血管进入或通过病灶,血管腔正常或变窄。1例呈“棒棒糖征”。6例患者中,5例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肝转移癌,1例考虑肝胆管细胞癌。6例患者行肝脏肿瘤穿刺活组织检查,病理学检查结果示肝脏EHE。2例肝脏EHE患者确诊后未行任何抗肿瘤治疗,其中1例初诊后2年行CT检查示肝脏呈“包膜回缩征”,初诊后4年行MRI检查示继发性肝硬化,另1例初诊后6年半复查CT示肝硬化。1例手术治疗患者术后4年复查CT示肝左叶肿瘤复发,随访1年半年肿瘤无明显增大,后行超声引导下RFA治疗,随访半年无异常。另3例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分别随访1、4、5年均无复发、转移。结论:肝内单发或多发结节,CT和MRI检查动态增强扫描呈延迟强化是肝脏EHE的典型影像学表现,�

  • 标签: 肝肿瘤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雷帕霉素治疗卡波西血管内皮(Kaposiformhemangio-endothelioma,KHE)及丛状血管(tuftedangioma,T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共5例KHE及TA患儿纳入研究,病变累及颈部、躯干及四肢。4例曾经传统药物治疗或其他治疗方法无效。雷帕霉素单个疗程为3个月,具体治疗方案为:每天口服0.1mg/Kg。在服药期间及停药后,观察随访患儿一般情况、可能的副作用,以及病灶改变和血小板情况。结果雷帕霉素治疗后,5例患儿均出现了明显的病灶颜色减退,体缩小,质地变软等消退迹象,血小板计数稳定在正常范围内。药物使用过程中,仅出现轻度的副反应。停药3个月后,所有患儿均未出现症状反复。结论雷帕霉素单药口服治疗KHE及TA能获得较好的疗效,短期服用安全性尚可。

  • 标签: 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 丛状血管瘤 卡梅现象 雷帕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在卵巢病变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8月-2022年9月中,收取的70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35例。分别行经腹部超声诊断、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比两组临床诊断准确性。结果 与单一组比较,联合组的诊断准确率更高,有差异性(P<0.05)。结论 在经腹部超声的基础上,与经阴道超声诊断技术联合,对卵巢病变进行诊断,准确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经腹部超声 经阴道超声 卵巢瘤样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TERC)在低度宫颈上皮内病变CINⅠ中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探讨hTERC基因在预测CINⅠ向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进展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病理活检确诊为CINⅠ的病例110例,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110例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的扩增情况。根据FISH对hTERC基因检测结果将其分为研究组(hTERC基因扩增阳性)、对照组(hTERC基因扩增阴性),对所有病例随访2.5年-3年,每半年进行TCT细胞学复查,必要时行阴道镜检查和(或)宫颈活检,跟踪其临床转归。结果110例CINⅠ有10例hTERC基因表达阳性、100例hTERC基因表达阴性,阳性率为9.09%。随访至2.5-3年,研究组有6例(60%)进展为CINⅡ、1例(10%)进展为CINⅢ、2例仍为CINⅠ、1例(10%)转归为正常,对照组3例(3%)进展为CINⅡ、0例(0%)进展为CINⅢ、31例仍为CINⅠ、66例(66%)转归为正常。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进展为CINⅡ或CINⅢ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转归为正常及仍保持CINⅠ的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TERC基因在CINⅠ的进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CINⅠ患者hTERC基因的表达情况有望可以用作预测其发展到更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的良好指标。

  • 标签: hTERC 基因,低度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1-0093-03
  • 简介:韧带纤维病(desnmidfibromatosis,DF)是一种临床罕见的纤维组织肿瘤,由Muller在1838年命名,发生于肌肉、筋膜、腱膜等深部的纤维母细胞或肌纤维母细胞,其组织形态良好,具有肺部浸润性生长的特性,如治疗不当易复发,转移少见。本院收治1例经病理学证实的胸肇巨大韧带纤维病患者,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 标签: 纤维瘤病 文献复习 韧带样 胸壁 肌纤维母细胞 纤维组织肿瘤
  • 简介:背景:在假设动脉骨囊肿通过内部骨化存在自愈潜能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新的、微创的治疗动脉骨囊肿方法。即用脱矿物质骨粉混合自体骨髓注入骨囊肿内,从而使病变停止进展,并自行骨化。我们提出假设,即为了诱导骨质愈合。骨囊肿细胞只需要对诱导材料的作用产生反应,而囊肿刮除术或扩大的外科手术是不必要的。此项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估这种新方法对于骨囊肿的治愈情况,及其治疗本病的复发率的因素。方法:对13例经活检确诊为动脉骨囊肿的患者,经小切口向病灶内注入脱矿物质骨和自体骨髓混合骨泥。研究组中男3例,女10例,平均年龄16.6岁。病灶部位位于长骨者6例,骨盆5例,位于肩关节盂和跟骨者各1例。其中5例患者既往未经任何治疗,1例经术前栓塞,其余7例患者为治疗后复发者。结果:经过平均3.9年的随访,其中11例患者获得治愈。结论:该微创方法能够促进原发性动脉骨囊肿自愈。采用该治疗方法不再需要进行刮除术。能够避免过大的外科手术及失血,并且对于位于类似骨盆这样不容易暴露部位的病灶,可以使操作更为便捷。

  • 标签: 动脉瘤样骨囊肿 自体骨髓 脱钙骨 注射 外科手术 平均年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上腺髓脂肪CT和MRI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基于本院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接诊收治的50例肾上腺髓脂肪患者的床资料,按照临床诊断方式的不同,随机的将这50例患者分为两组,CT诊断组和MRI诊断组,各2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诊断影像学特征以及诊断的准确性。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影像学特征均表现为病灶内含脂肪成分、软组织成分(而且增强后的软组织成分程度逐渐的由轻度转化为中强度,而脂肪成分无强化趋势),边界存在清晰的类圆形肿块;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CT、MRI临床诊断肾上腺髓脂肪均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诊断方式,其诊断结果对临床医疗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 CT MRI 影像学特征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肺内上皮血管内皮活体病理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肺内上皮血管内皮患者,数量共28例,研究时间从2019年9月到2021年6月,对这些患者进行肺穿刺活体组织检验,然后统计并分析免疫组织化学以及实验室检查等相关结果,同时对患者病理特征作出全面分析。结果 28例患者里面,经皮肺穿刺达到相应的标本,所有标本都为灰褐灰白色条索状或者不规则的形状,大小在0.21-0.38cm之间。其中获得肿瘤组织的数量共12例,结节中央位置发现淀粉或者玻璃的变间质,细胞整体形状并不规则,或者呈现出圆形或三角形的形状。在肺组织以及凝血块里面发现上皮肿瘤细胞的数量共5例,大多数肺泡组织并没有出现特殊病变的数量共有6例。本组28例PEH患者里面,通过经皮肺组织穿刺活检所得结果可以看出,细胞 CD31阳性、CK7阳性、CK8阳性、CD34 阳性、波形蛋白及FⅧ-RAg因子阳性、Ki-67

  • 标签: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诊断价值 病理学检验 PEH免疫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