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制作材料:各色即时贴、塑料袋、细线、吸管、纸杯、剪刀(材料准备)制作步骤:把塑料袋铺平,剪出小耳朵贴上。贴上小眼睛。贴上小鼻子。贴上小鼻孔。

  • 标签: 学前教育 教育方法 幼儿教育 游戏
  • 简介:制作材料各色纸杯若干各色海绵纸若干剪刀一把双面胶一卷毛根一把活动眼睛一包制作步骤1.确定自己要制作什么小动,然后选择使用的制作材料。2.在海绵纸上剪下所用到的图形。3.用双面胶把剪下的图形粘贴在纸杯上。4.撕开活动眼睛背面的背胶,粘贴在杯子上,如果没有活动眼睛可以用黑色和白色的海绵纸制作眼睛。

  • 标签: 制作材料 双面胶 制作步骤 背胶
  • 简介:制作意图:通过幼儿亲自动手给小动做衣服,不但锻炼了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使幼儿了解动物的习性;同时,还提高了幼儿对动物的保护意识。小朋友们,你们想把自己变成小动吗?非常简单,只要准备好旧挂历纸、毛笔、颜料等,摇身一变,你就会成为小斑马、小老虎……赶快动手吧,看谁变得快!

  • 标签: 小动物 保护意识 幼儿
  • 简介:设计意图蒙台梭利曾经说过:“儿童的发展不是靠老师教,也不是靠灌输,而是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自由发展。”《小动搬新家》正是给孩子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使孩子在活动中快快乐乐游戏、轻轻松松学习,满足了小班孩子的发展需求和情感需要,也使孩子得到了自由、健康的发展。

  • 标签: 小动物 数学 情感需要 孩子 环境
  • 简介: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大班幼儿能够主动照顾动物,并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观察他们,了解其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喜欢小动是幼儿的天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行动的“原则”。冬天到了,动物的踪迹越来越少,蚂蚁钻进洞里,小燕子飞走了,这些现象无不引起幼儿的注意。

  • 标签: 小动物 科学活动 《纲要》 幼儿 趣味性 活动性
  • 简介:《幼儿园指导纲要》总则中第五条指出:“儿童是活动的主体,儿童是独立的发展着的个体,只有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儿童才能充分体验自身的存在与价值,更好地获得发展”。

  • 标签: 材料 年龄 自主活动 儿童 幼儿园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年龄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76例14岁以下肠套叠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将其按照患儿年龄分别纳入0-2岁组(n=58)和≥2岁组(n=18)。肠套叠患儿均通过腹部超声检查、空气灌肠或剖腹探查术确诊。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格及辅助检查结果、空气灌肠复位、手术治疗、复发情况及病理性起始点有无等(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省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两组患儿性别、发病至就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超声检查阳性率、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手术治疗率、肠坏死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2岁组患儿临床表现有典型肠套叠症状者(同时具有阵发性腹痛、呕吐和果酱样大便)占62.1%(36/58),≥2岁组则为5.6%(1/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2岁组患儿合并呕吐、血便发生率分别为75.9%(44/58)和0(0/58),≥2岁组则分别为22.2%(4/18)和5.6%(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仅一例6岁患儿证实为回肠幼年性息肉导致的继发性肠套叠(存在PLP)。结论本组临床病历资料显示,虽然多数急性原发性肠套叠患儿的发病年龄〈2岁,但≥2岁患儿仍然存在该病可能,而且≥2岁患儿的肠套叠多数仍为原发性肠套叠,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症状典型者罕见,空气灌肠复位对其仍安全有效。

  • 标签: 肠套叠 灌肠 空气灌肠复位 儿童
  • 简介:动物,总是能够引起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兴趣。我们以“动物朋友”为切入点,从幼儿熟悉并喜欢的动物开始,通过故事、儿歌、参观、游戏等各种不同的活动内容来满足幼儿探索的愿望,引导他们用丰富多彩的方式了解和获得有关动物的更多信息,从而达到喜爱动物的情感。

  • 标签: 动物 活动内容 好奇心 幼儿
  • 简介:2011-08—18,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口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证实,至少自18世纪中叶以来,男孩性成熟的年龄平均每10年提前2.5个月。如今18岁的男孩生理发育成熟程度相当于1800年的22岁。这一结论是通过研究欧洲5个国家男性各年龄组死亡率曲线的方法而得到的。人类几乎各民族男孩年龄组死亡率曲线,均可于青春期一个特定阶段出现一个“意外死亡高峰期”,

  • 标签: 年龄组死亡率 性成熟 德国 生理发育 意外死亡 研究所
  • 简介:目的探讨女方年龄及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对夫精人工授精(AIH)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苏北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AIH治疗的885例不孕女性共计1835个周期为研究对象,包括738个促排卵周期及1097个自然周期。根据接受AIH的受试者年龄,分别将1835个治疗周期纳入<35岁组(n=1621)及≥35岁组(n=214);此外,根据受试者血清基础FSH水平,将1835个治疗周期分别纳入FSH<10IU/L组(n=1632)及FSH≥10IU/L组(n=203)。回顾性分析受试者临床病例资料。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血清基础FSH水平的2组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如不孕年限、人体质量指数(BMI)、血清雌二醇浓度及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等,以及AIH妊娠结局(临床妊娠率、自然流产率),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所有受试者均知情同意。结果①年龄<35岁组不孕女性的AIH临床妊娠率为13.6%(221/1621),显著高于≥35岁组的8.4%(18/214);年龄<35岁组的自然流产率为14.0%(31/221),显著低于≥35岁组的44.4%(8/18),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83、11.277,P=0.019、0.001)。②血清基础FSH<10IU/L组与≥10IU/L组不孕女性的AIH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3.4%(218/1632)、9.9%(20/20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基础FSH<10IU/L组不孕女性的AIH自然流产率为14.2%(31/218),显著低于FSH≥10IU/L组的40.0%(8/20),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64,P=0.003)。③对于血清基础FSH<10IU/L的不孕女性,采用促排卵周期的AIH临床妊娠率为15.6%(100/639),显著高于采用自然周期者的11.9%(118/993),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5,P=0.029)。对于年龄<35岁,或者年龄≥35岁,或者血清基础FSH≥10IU/L的不孕女性,采用促排卵周期与采用自然周期的AIH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若不孕女性的年龄

  • 标签: 不育 女(雌)性 年龄因素 卵泡刺激素 授精 人工(丈夫供体) 排卵诱导 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