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咨询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的患儿共200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200例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和家属焦虑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出详细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之后,取得的效果差异显著,观察组患儿家属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患儿家属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保健门诊中,护理的同时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作用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 儿童保健门诊 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一般情况下,儿童对慢性病的了解并不多,导致他们不理解自己身上出现的问题。由于慢性病病程长,长期吃药与医学检测,病情反反复复,都会让患儿心情起伏不定,因此经常会表现出焦虑、抑郁、孤独、悲观、暴躁等心理。对此,本文对慢性病儿童心理行为进行分析,并从家庭、医院、学校三方面提出了护理策略,以期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帮助。

  • 标签: 慢性病儿童 心理行为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语言沟通技巧在儿童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患儿,纳入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将其随机分成2组常规心理护理65例作为对照组,加强语言沟通技巧65例作为试验组,评定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临床依从性优良率为96.9%,高于对照组的86.1%,差异显著(P<0.05)。在服务态度、专业技能、病房管理3个维度上,试验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2组患儿的SAS评分均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儿童心理护理中应用语言沟通技巧,能提高临床依从性和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童 心理护理 语言沟通技巧 依从性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矮小症问题得到广泛关注。除了基因遗传的问题无法避免外,可以采取早发现早治疗的模式对矮小症儿童进行必要的干预,而矮小症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从矮小症儿童常见的心理状态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提升矮小症儿童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等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及参考。

  • 标签: 矮小症 儿童 心理状态 干预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儿童虐待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儿童虐待的认识不断加深。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会导致儿童行为和认知异常,情感障碍,严重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甚至会导致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介绍了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的流行现状,并对心理健康状况的不良影响和预防干预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标签: 儿童 心理虐待 忽视
  • 简介:摘要笔者介绍了患心理性疾病的患儿的临床表现。从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方面分析患儿患病的原因、治疗效果与结果。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护理干预的重要性。

  • 标签: 儿童 心理障碍 原因分析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心理护理中,运用语言沟通技巧的价值。方法:80名患儿,时间:2023.1-2024.3,均分患儿,常规心理护理运用在对照组,语言沟通技巧运用在观察中,实验中数值汇总分析。结果:护理前,患儿心理健康分值低,患儿依从性不高,P>0.05;护理后,患儿心理健康与依从性明显提高,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儿童心理护理期间运用语言沟通技巧,可以令患儿的心理健康分值提高,同时令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增强,家长对护理满意度也逐步提高。

  • 标签: 语言沟通技巧 儿童心理护理 实施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儿童保健门诊中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方法:对 800例儿童保健门诊儿童进行研究,利用随机数表法对其分组,每组均 400例。对比组儿童进行常规干预,研究组儿童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儿童干预前后心理健康水平、儿童遵医行为评分和干预后家属干预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儿童干预后心理状态评分以及遵医行为评分好于对比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儿童干预后总满意度 95%高于对比组儿童干预后总满意度 75%, P< 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儿童保健门诊中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于缓解儿童内心紧张、恐惧情绪有着极大作用,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儿童保健门诊 有效性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临床中诊治儿童实际的心理变化特点。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100例患儿,其中男性患儿55例,女性患儿45例,年龄分布在10岁至12岁之间,其中有96%为独生子女。根据实际情况统计显示,患有龋齿病变的有35例,患有粘膜病的有45例,患有瓦窝沟封闭的患者有12例,乳牙滞留拔出的患者有10例,其他患者有8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口腔临床心理治疗方法,分析患儿实际的治疗恢复效果。结果口腔科临床诊治儿童心理特点护理中,通过有效的治疗,可以提高口腔临床的诊治效果,改善治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具有有效的治疗价值意义。

  • 标签: 口腔 临床治疗 儿童心理特点
  • 简介:摘要:福利院青春期儿童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目前来看,福利院青春期儿童主要的心理问题包括:过度以自我为中心、存在自卑心理以及孤独感。儿童福利院需要调动社会、社会工作者以及福利院自身的资源,对青春期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提升青春期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 标签: 福利院 青春期儿童 心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幸福的奥秘是什么?现代人为什么经常不快乐?怎样保持生命的最佳状态?怎样走进一个洋溢积极的精神、充满乐观的希望和散发着春天活力的心灵状态?积极心理——为我们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世界,在了解了这一理论后,你一定能超越自身的不快乐、狭隘、愤怒、嫉妒、恐惧、焦虑等消极心态,对过去感到满足,对现在感到快乐,对未来充满希望,以更积极的、建设性的方式开始生命的新旅程。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传统心理学 心灵状态 心理健康服务 消极心理学 心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农村特殊家庭留守儿童成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艾森克个性调查问卷(7~15岁)对南充市阆中金城中心校四到六年级的在校农村特殊家庭(一般包括单亲、父母双亡、父母离异、父母服刑、父母丧失劳动力、养父母的家庭等等)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测量。其中49例农村特殊家庭留守儿童设为(干预组)和75例非留守儿童设为(对照组)二组的年龄和性别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予以为期30周的心理干预,随后两组重测心理测验.结果农村特殊家庭留守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明显多于非留守儿童,表现为社会行为问题、个性情绪问题显著增多(P<0.01).心理干预后,干预组儿童的社会行为问题个性情绪问题明显减少,(P>0.05).结论农村特殊家庭留守儿童存在较多的心理卫生问题,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农村特殊家庭留守儿童的社会行为和个性情绪,促进健康成长.

  • 标签: 特殊家庭留守儿童 心理干预 孤独感 自我意识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性早熟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21年02月至2022年02月期间收治的性早熟儿童中进行样本筛选,样本总量为92例。遵从电脑随机分配方式将样本进行分组,参比组46例运用传统护理干预,实验组46例运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分析两组儿童干预前后的心理行为评分、生活品质、儿童依从性。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前,实验组46例的心理行为评分、生活品质与参比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46例的心理行为评分、生活品质均好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46例的儿童依从性高于参比组(P<0.05)。结论:在对此次研究儿童进行护理干预时,运用本文涉及方法能够维持儿童较好的心理行为,增强生活品质,提升儿童依从性,值得借鉴。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 性早熟儿童 心理行为评分 生活品质
  • 简介:生活是淡化了的戏剧,矛盾冲突迭起。而人又往往局中迷、事后清。所以当不愉悦的事一次又一次袭来时,我们所要做的不应只是潦草的自我安慰.而应该是认真冷静地分析事由缘起,以避免下一次的不愉快发生。

  • 标签: 生活 心理学 自我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