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症儿童心理状态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3

矮小症儿童心理状态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王华娟,艾文雅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儿科 重庆 400700

【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矮小症问题得到广泛关注。除了基因遗传的问题无法避免外,可以采取早发现早治疗的模式对矮小症儿童进行必要的干预,而矮小症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从矮小症儿童常见的心理状态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提升矮小症儿童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等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及参考。

【关键词】矮小症儿童;心理状态;干预措施

儿童矮小症(Short Stature,SS)是指在相似生活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和同年龄的儿童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2SD)或低于第3百分位数[1]。国外流行病学调查[2-4]结果显示,印度南部、沙特阿拉伯、约旦地区的儿童矮小症患病率为2.86%~5.5%,2000年WHO公布的发展中国家的矮身材患病率为32.5%。国内调查[5-13]结果显示,上海市、重庆市、安徽省、武汉市等地区患病率在2.83%~6.1%。儿童身高除受遗传、营养、睡眠等因素的影响外,生长激素缺乏症、性早熟、垂体发育异常、营养缺乏、特纳综合征、家族

性矮小、软骨发育不全、精神心理性矮小以及一些慢性系统性疾病等可导致儿童矮小症的发生[11]。矮小症儿童的自我意识偏低[12],自我效能感明显低于正常儿童[14],更易出现自卑、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将严重影响患儿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青少年期负性情绪也显著升高[15]。成年后也将影响其就业、择偶[16-19]。因此,本文现将国内外矮小症儿童常见心理状态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1 矮小症儿童常见心理状态

1.1 自我意识偏低

自我意识反映了儿童对在环境和社会中所处地位的认识,也反映了自身的价值观,对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身材的高矮是个人外貌形象的主要特征之一,儿童处于生理及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其对自我意识及外界的认知和理解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增强。研究显示[12],受父母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家庭关怀度的影响,矮小症儿童的

作者简介:王华娟(1986-),女,重庆人,大学本科,主管护师,医学学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科护理学领域。569375999@qq.com

自我意识处于偏低水平,将影响其心理社会行为。矮小症儿童比正常同龄儿童相比,更容易出现对自身的躯体及外貌的不自信,出现自卑心理、不合群等问题。

1.2 自我效能感水平低于正常儿童

自我效能感为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受年龄、性别、身高、是否进行生长激素治疗、家庭月收入、焦虑、父母身高和父母文化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14]。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可促进儿童保持心理健康,能够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1.3 焦虑、自卑、抑郁

身材矮小的学龄期儿童在生理、心理、社交、角色功能的生存质量方面均低于正常身高的儿童[20],其情绪和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情感方面,其有更多的焦虑情绪,更倾向于内向个性,多种因素以致矮小症儿童出现焦虑、抑郁和社交恐怖的风险较高。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因期望的身高值与实际身高值间的差距,使其处于失望沮丧、自卑消极、焦虑内向等不良心理状态,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对自己的身材更加不满意,在乎别人的眼光,有较重的心理压力,更易产生焦虑情绪,甚至可能引起成年心理障碍。矮小症的治疗效果还会受家庭经济因素的影响。诸多因素均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影响其生活质量。

2 干预措施

2.1 心理干预

针对矮小症儿童已经存在或潜在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干预措施,对其生活和社交方面进行干预,逐渐改善其交往不良和社会退缩等情况,有效缓解患儿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使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得到改善[21, 22]。并且有研究显示适龄化的干预方式效果更佳[23],通过适龄化治疗环境构建、适龄化语言沟通、适龄化宣教、适龄化心理支持、 适龄化生理护理更有助于改善矮小症患儿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提升矮小症儿童治疗依从性及患儿的生活质量。而家长在这过程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4]

2.2 绘画疗法

绘画疗法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护理手段,可起到缓和情绪、缓解压力等作用,绘画疗法在我国目前被广泛用于儿童自闭症、抑郁症等[25]。负性情绪因其表达极具隐蔽性而更容易以艺术方式表达, 矮小症儿童通过绘画来释放压抑情绪,可以毫无顾忌地发泄内心情感,心理咨询师可从中推测其自我意识水平偏低、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所在,从而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 改变原有认知观念,帮助个体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有效提高矮小症儿童治疗的依从性,增强自我意识,促进身高增长。

2.3 健康教育

通过集体授课、直接交流、演示、健康教育宣传折页发放等方式,从药物、运动、营养、睡眠等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改善患儿及家长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强患儿治疗的依从性,使患儿和父母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重视营养、运动和睡眠的重要性,纠正其钙、铁、锌等的缺乏,纠正各种外因,促使患儿最大限度的发展其生长潜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现新冠疫情形势下,运用信息技术平台实施健康宣教被广泛运用于临床。研究显示

云课堂互动家庭功能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矮小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云课堂教学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拉近了医护人员与患儿之间、患儿与家属之间的距离,减轻患儿的抵触情绪,使其能够接受正确的意见与指导,在服药、注射、功能锻炼等各方面配合度提升。

2.4 综合干预

改善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应从生理、情感、社交三方面同时干预[22]。采用正性激励与理性情绪疗法联用模式对矮小症学儿童进行干预,有助于提升患儿的自我认同感,改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表扬艺术联合合理情绪疗法也可以促进矮小症患儿的心理健康及自我认同感的发展,提高生存质量,有利于良好行为的养成。

综上所述,矮小症儿童性格偏内向,存在社交不良、退缩现象,活动能力和社交能力明显降低。及时采取多形式的适龄化的干预方式,不仅能有效缓解矮小症儿童焦虑和抑郁情绪,同时显著提高家庭生活、同伴交往、学校生活、生活环境、自我认知、认知水平、躯体感觉、情感水平,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从而提高生活质量。而矮小症儿童父母同样也可能存在焦虑、抑郁的情况,易造成患儿父母失去对治疗的信心,其对疾病的治疗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患儿的疾病恢复情况,影响到其预后。所以除了对患儿的心理进行疏导干预外,还需关注矮小症儿童的父母的心理状态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 矮身材儿童诊治指南1[J]. 中医儿科杂志, 2008.

[2]Zayed A A, Beano A M, Haddadin F I, et al. Prevalence of short stature, underweight,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mong school children in Jordan[J]. BMC Public Health, 2016,16(1):1040.

[3]Heba Ismail M B, And Kathryn Ness M M. Evaluation of short stature in children[J]. PEDIATRIC ANNALS, 2013.

[4]El M M, Al H A, Al S A, et al. Regional prevalence of short stature in Saudi school-age childrenand adolescents[J].ScientificWorldJournal,2012,2012:505709.

[5]窦义蓉, 曹型远, 王宏, 等. 重庆市中小学生矮身材患病状况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6,32(04):469-471.

[6]刘思思, 班博, 潘慧, 等. 济宁地区6~16岁儿童青少年矮小症患病现况研究[J].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17,5(03):188-191.

[7]陈显军, 杨琍琦, 刘德云, 等. 安徽省三个城市儿童矮小症患病率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7,25(04):401-405.

[8]陶旭光, 赵国华, 高燕勤, 等. 仪征市小学生身高分布特点及矮小症影响因素分析[J]. 江苏医药, 2017,43(10):703-705.

[9]秦原, 杨禄红. 武汉市儿童矮小症患病率调查及病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7,32(14):3306-3310.

[10]徐俊杰. 景德镇市小学生矮小症发生率及其原因调查分析[J]. 当代医学, 2017,23(20):1-3.

[11]韩晓伟, 董治亚, 张婉玉, 等. 矮小症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J]. 临床儿科杂志, 2019,37(01):39-42.

[12]王慧萍, 魏莉君, 方东敏, 等. 97名矮身材儿童自我意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 2020,27(02):53-57.

[13]程若倩, 沈水仙, 屠月珍, 等. 上海市城郊两区整群抽样6~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分布特点及矮小症患病率调查[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09,4(01):5-11.

[14]仲苏蕾. 矮小症儿童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 苏州大学, 2019.

[15]吴岩, 王广海, 姜艳蕊, 等. 青少年身高偏矮与负性情绪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9,27(12):1288-1291.

[16]赵德雷, 王冰. “身高制度”与青年矮男的刻板印象威胁[J]. 中国青年研究, 2018(07):33-39.

[17]黄建华, 房思思. 身高与获得事业成功以及收入方面的关系[J]. 经济师, 2006(09):65-66.

[18]隋树杰, 白晓东. 不同人群对护士就业身高要求的态度调查[J]. 护理管理杂志, 2007(04):9-11.

[19]彭艾莉, 刘立亚. 不同身高护理大专毕业生择业心理状况调查分析[J].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6(05):405-406.

[20]熊菲, 黄丽丽, 杨凡. 学龄期矮身材儿童及家长的心理状况分析_熊菲[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8.

[21]柴润玉, 王慧.心理干预对矮小症儿童心理状态的改善和护理质量影响分析 (1)[J]. 智慧健康, 2020.

[22]孙颖, 冯海英, 叶建敏, 等. 心理干预对矮小症儿童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18,56(17):50-53.

[23]师伟佳, 商然, 闫丁. 适龄化心身护理在矮小症患者中的应用[J]. 河北医药, 2021,43(24):3829-3831.

[24]罗大佳, 刘敏, 于晓玲, 等. 家庭功能对矮小症患儿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

[25]杨晶晶. 团体绘画疗法联合舞动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17(16):156-157.


作者简介:王华娟,女,1986-,汉族,重庆,大学本科,主管护师,儿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