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国古代的音乐家和数学家对律管的管口校正问题作了长时期的不断的探索,他们或者以缩短管长或者以缩小管径的方法取得了诸多成就。晋代荀勖(?—289)发现的十二支笛的校正公式是众所周知的。本文首先讨论律管的起源,然后论述明代以前的管口校正方法,最后着重分析朱载堉和徐寿的校正公式。明代朱载堉(1536—1610)实验性地解决了校正律管的问题,他得到了两种数学公式:1、两支八度音程的同径管,其管长之比为0.4719;2、遵循十二平均律的八度音程内的十三支管中,相邻两支管的内径之比为21/24。清代徐寿(1818—1884)又一次实验地确定。两支成八度音程的同径管的长度之比为4/9。徐寿的研究成果在英国《自然》(Nature,1881年3月10日出版,第448页)杂志发表后,引起了英国音乐家和声学家的惊讶和赞叹。
简介:戏曲理论(以下简称“曲论”)作为中国戏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曲学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广义的“曲论”包括散曲理论和戏曲理论,本文论述的对象主要指戏曲理论研究,对散曲理论方面的问题暂不涉及。关于20世纪中国古代曲论的研究概况,谭帆先生的《中国古代曲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做了回顾与反思,同时还有一些文章亦对20世纪不同时期几种重要的曲论形式研究做了回顾和讨论。本文拟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对新世纪(2000--2017年发稿)以来中国古代曲论的研究情况做一梳理,在总结近年来曲论研究成绩的同时提出几个方面的思考,以期为戏曲研究者了解当下曲论研究的态势提供一些参考,并能对后续的相关研究有所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