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郁重今先生的《鲁迅笔名印谱》、《革命胜迹印谱》曾是我当时爱不释手的读物,在篆刻界引起轰动效应,现在,这批曾倾注了郁先生多年心血而精心篆刻的鲁迅笔名印章(一五六方),已成为中国印学博物馆的珍贵藏品。

  • 标签: 篆刻艺术 印章 篆刻作品 艺术创作 收藏价值 文物价值
  • 简介:清代岭南刻帖空前繁荣。这些刻帖,虽有精粗之别,但客观上为我们保存了不少可资参照的珍贵素材,无论从历史研究价值,还是从书法艺术角度看,均具有深远意义。不少名家书法赖诸帖而存,诸帖中所存之史料除有裨于研究书画家及其艺事之外,同时为明清两代的史学研究提供了佐证。本文即是对清代岭南刻帖的梳理与钧沉,对了解清代岭南地区的书画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清代 岭南 刻帖 书迹 证史
  • 简介:明代书画家文徵明所题跋的《蒋伯宣十七帖》为宋拓精品,该帖流入清代后,被潘有为用沈周画易得,后为其从子潘伯临收藏。除文徵明题跋外,帖后还有翁方纲、伊秉绶、蔡之定、吴荣光、谢兰生、杨振麟、杨庆麟和陈其锟等人的题跋。本文对这些题跋内容做认真分析,旨在对《十七帖》在清代的版本流传与蒋氏本的收藏和重刻等情况作一考证。

  • 标签: 十七帖 文徵明 题跋
  • 简介: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往往是在不经意之间书就的,具有不可重复性.……

  • 标签: 中藏巧 作品赏析 巧许海泉
  • 简介:明代中期私家书画收藏蔚然成风,尤以苏州地区为甚。随着书画收藏的典起,书画著录之体随之出现。吴中学者都穆博古好学,其所着《寓意编》一书成书较早,且多为一手材料,是书画鉴研究的重要材料。而其另一着作《南濠居士文跋》包含了比《寓意编》更为丰富的材料,却长期以来为学者所忽视。本文通过考述这两本著作的版本及著录体例,梳理其着录的书画作品,并在此基础上管窥都穆的书画鉴活动及观念,阐述其书画思想。

  • 标签: 都穆 著录 鉴藏 《寓意编》 《南濠居士文跋》
  • 简介:  古玺印,是古代先民作为昭明信用的凭证,刘熙的中有解:"印者,信也."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古印的兴起约在春秋时期,其后千百年间都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只是唐宋以前,仍是"唯印是信"的信物,但在元以后尤其明、清间,则发展出一种以审美欣赏为主的"篆刻艺术".当然,虽功用略有不同,但形制、书体皆一脉相通.随之而来的是有关古印的收藏、谱录和研究,渐成一门学问;古印学,从宋代开始,便是传统金石学的一个分支.……

  • 标签: 信黄宾虹 古玺印 唯示
  • 简介:“五一”期间,由《东方艺术家》编委会主办,湖南兴佳文化艺术品公司承办的《东方艺术家》画展在长沙湖南美术馆举行,共展出《东方艺术家》和“东方美术》、《读书人》等刊物近年来发表的原作画和本刊主编李呜泉先生的近作60余幅,展览为节日的长沙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 标签: 艺术家 东方 长沙 画展 美术馆 编委会
  • 简介:无锡市博物馆(现无锡博物院)自上个世纪80年代,通过各种途径集中人了10件清代“扬州八怪”之一李鱓的绘画与书法作品。现从古书画鉴定与收藏的视角对之进行研究,力求探索李鱓书画鉴定中的某些规律,还原一个真实的图像意义上的李鱓。

  • 标签: 无锡博物院 李鱓书画 鉴定 规律
  • 简介:《中华竹韵》第五章第十节曾提到张廷济(1768—1848)和蒋光煦(1813—1860)讨论玉版十三行的问题。然限于散文体裁,作者未作深论。近读友人所奔别下斋旧本十三行,有张廷济一跋,正论及此事,因录如下:

  • 标签: 十三行 藏本 白玉 竹韵 散文
  • 简介:2005年底和2006年3月,笔者两次于昆山市昆仑堂美术值见到该馆所《唐人写经四段卷》。卷酋为《大般涅粲经》片段,高25厘米,长8S厘米;后接《妙法莲华经》片段,高25厘米,长47.5厘米;再后接《金刚经》片段,高25厘米,长27厘米;再后接《心经》残片,高25厘米,长28厘米。于《金刚经》段后纸下端,见有两方收藏印,一为白文“龙骧”,一为大篆朱文“长州程氏收藏”。根据印章风格币日印泥颜色判断,当是近代人所用。

  • 标签: 昆仑 《金刚经》 抄本 佛经 唐代 《心经》
  • 简介:关于清代“碑学”的发展脉络始终存在叙述的争议,以“碑学”“帖学”的线性发展为清代书法史的叙述框架越来越被研究者摒弃。本文以书法鉴之视角展开,从“碑学之兴乘帖学之坏”的辨析、清初对篆隶北碑的全面探索与研究、皇帝日常与篆隶书法以及幕府访碑研究活动四个方面,讨论了“碑学”的延展过程及其相关问题,指出了这一过程多维度发展的复杂性,追而揭示其熔铸于清代书史的特点。

  • 标签: 鉴藏 碑学 延展
  • 简介:“仁裕翰墨虽无闻于时,观其《送张禹偁诗》,正书清劲,自成一家。”唐庄宗志得意满,疏忌功臣宿将,伶官,宦,刘皇后干预朝政。

  • 标签: 杨凝式 罗振玉 行书
  • 简介:故宫博物院以武英殿作为展示古代书画的展厅已经举办了十年的展览。从今年开始,结束了以往以“中国历代书画”为题展示宋元明清历代重要书画的方式,而以专题的形式集中展示某类主题的作品。2017年4月28日至7月26日举办的“故宫博物院四僧书画展”以及今年秋季将举办的赵孟頫书画展都是专题展。

  • 标签: 故宫博物院 书画展 四僧 古代书画 宋元明清 武英殿
  • 简介:由南楚画苑承办的“迎新春《东方美术》画暨鸣泉画展”元旦节前在株洲开幕,共展出杂志社画和本刊执行主编李鸣泉先生的画作60幅,荟萃了杂志多年来的收藏精品和李鸣泉的最新力作。

  • 标签: 藏画 画展 美术 东方 株洲 杂志社
  • 简介:在十八世纪后期的金石学术圈中,翁方纲(1733-1818)与黄易(1744-1802)虽地位迥焉不同,却是难得的挚友。黄易访碑所得,往往第一个就会向翁方纲报告,并寄赠副本,同时索取题跋。翁方纲除了从黄易这里获得北直、山东等地的碑版之外,也常常向黄易借观他所收藏的其他拓片,以深入相关的研究。

  • 标签: 翁方纲 黄易 考释 故宫 十八世纪 学术圈
  • 简介:中古时期敦煌地信仰的传播与接受过程伴随着经典及疑伪经、灵验故事的传播而不断变化发展,在此过程中,文本、图像与仪轨三者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本文通过敦煌遗书及相关佛教经典的解读,试图从敦煌遗书记载之地信仰仪轨的整体性和功能性出发,通过对如地忏法、地菩萨十斋日和七七斋等仪轨的重构分析,重新认识图像和文本在仪轨运行过程中迫特殊含义与关联性,以期了解三者在特定空间内的组合配置关系、宗教内在意涵和功能,进而再现中古敦煌佛教信众日常生活中的地信仰世界。

  • 标签: 敦煌 地藏信仰 文本 图像 仪轨 《道明还魂记》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