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李宁:1991年获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学位;先后在西德小动物研究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日本农业水产尖端技术研究所学习、工作。现任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和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十五”生物工程技术主题专家组副组长。“863”“生物反应器”重大专项专家组专家、“973”重大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973”项目、。863”计划生物领域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欧盟第五框架计划PigBioDivll项目.农业部重点攻关项目、北京市科委重大攻关项目.中法科技合作项目、中德科技合作项目以及全球最大的猪育种公司PIC合同研究项目等20多项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00多篇,2000年.2001年两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3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先进个人”、国家发明专利6项.美国专利1项。2002年当选为WCGALP(国际遗传学应用与畜牧生产委员会)委员。
简介:1938年夏4月,西南联合大学文法学院搬迁蒙自,结舍南湖之畔,群彦荟集,对开启地方人文,多所贡献。闻一多、朱自清及诸友生,有南湖诗社之建立。时以国土沦丧,中原洒血,陈寅恪先生感时恨别,因湖寄兴,有“风物长谊似旧京,荷花海子忆升平,桥边鬓影犹明灭,楼上歌声杂醉醒。南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恐待来生,黄河难塞黄金尽,日暮关山几万重”之咏叹。诸同学亦痛感国难深重,以清醒的现实头脑,深入地方考察,形诸笔端,反映当时社会。如历史系同学朱延辉先生,上个旧,下矿洞,写出《矿工哀》是描述矿工生活血泪斑斑的史诗,朱先生还到建水采风,异龙湖泛舟,写出具有地方特色,民族风情之《建水杂咏竹技词》等,无不再现当时社会生活情景。为昌明地方文化,特探幽发微,补遗救失,讼诸于众,让同学明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早有先驱。领会“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意义。
简介:大学之'大',有很多标准,如'大'师、'大'学生、'大'学问等等,如果一个大学之'大',还包括'大'校园的话,想来也会吸引很多学子吧?能置身于一个大如城区的校园里,想想都觉得惬意。在此我们列出一些校园面积比较大的学校,供喜欢'大'学的同学参考。(其中一些农业大学包括其试验田)
简介: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即后来的弘一法师。那时我是预科生,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我们上他的音乐课时,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严肃。摇过预备铃,我们走向音乐教室,推门进去,先吃一惊:李先生早已端坐在讲台上,以为先生总要迟到而嘴里随便唱着、喊着,或笑着、骂着推门进去的同学,吃惊更是不小。他们的唱声、喊声、笑声、骂声以门槛为界,忽然消灭。接着是低着头、红着脸去端坐在自己的位子里,端坐在自己的位子里偷偷地仰起头来看看,看见李先生的高高的瘦削的上半身穿着整洁的黑布马褂,露出在讲桌上、宽广得可以走马的前额,细长的凤眼,隆正的鼻梁,形成威严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