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工作场所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乙苯、丙酮、丁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三氯乙烯)混合标准应用溶液放置的稳定性。方法2019年2月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DB-FFAP毛细管柱(30.00 m×0.53 mm×0.25 μm)分离氢火焰离子化(FID)检测器检测,研究混合标准应用液放置过程中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变化、标准曲线最高和最低浓度点相对响应值的变化和质量控制样品测定值是否准确的情况来衡量应用液放置的稳定性。结果放置187 d混合标准中每种物质的线性相关系数均≥0.999;标准曲线最高和最低浓度点相对响应值的变化均<10%;甲苯的测定值均在参考范围内。结论混合标准应用液储存187 d内是稳定可靠的。
简介:摘要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是社区和医院较常见的病原菌感染之一,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腹泻、假膜性肠炎,是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CDI现有诊断依赖于患者粪便中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相关毒素或毒素编码基因的鉴定,这些传统的细菌学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延误疾病诊疗。研究发现CD有一种特殊的"马粪样"臭味,这种特殊气味来自CD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将人体呼气、血液、尿液和粪便中的VOCs作为潜在的非侵入性诊断生物标志物用于感染性疾病和消化道等多种疾病诊断。研究发现,CD的VOCs有助于CDI的快速诊断,其具有潜在的特征性VOCs成分。该文就VOCs及其在CDI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阿尔茨海默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其主要的病理变化为脑内神经原纤维缠结、淀粉样斑块形成以及进行性神经元丢失。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有机磷化合物暴露人群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有机磷化合物可以通过抑制酶的活性、促进氧化应激、影响轴突转运和神经生长因子通路等机制诱发或加速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过程,导致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障碍。我们就有机磷化合物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提高对有机磷化合物神经毒性的认识,加深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高危因素及发病机制的理解,并进一步帮助思考阿尔茨海默病可能的诊疗方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对中国57个城市抑郁症患者住院费用和时间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57个城市的84 207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数据库获取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住院情况,同期环境暴露数据源自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的全国空气质量数据。利用基于类泊松分布的广义相加模型分析各城市PM2.5暴露效应,采用自然平滑样条函数控制移动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日期的非线性混杂。结果所纳入城市中,南方城市占50.88%(29个);女性住院病例数、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分别占62.65%、63.50%和60.85%(分别为42 735例、56 778.19万元和114.16万天)。40~64岁年龄组住院病例数、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占比分别为59.15%(40 346例)、53.92%(48 214.60万元)和52.07%(97.68万天)。大气PM2.5水平与抑郁症住院病例数、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呈正向关联,滞后0~2 d PM2.5暴露水平的移动平均值每增加10 μg/m3,抑郁症住院人数相应增加0.64%;住院病例数、住院费用与住院天数的归因于PM2.5暴露的百分比(95%CI)分别为3.35%(0.57%,6.04%)、3.04%(0.52%,5.48%)和3.07%(0.49%,5.56%)。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北方、男性和寒冷季节抑郁症住院比例、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归因于PM2.5暴露的百分比分别为3.97%~4.68%、4.04%~4.33%和4.13%~4.30%。结论大气PM2.5暴露可增加中国城市人群抑郁症病例住院费用和时间。
简介:摘要腹壁疝修补术是富有挑战性的手术之一,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尤其是潜在污染或污染的腹壁疝。疝补片的应用显著降低了复发率,然而不同类型补片各有优缺点,对于潜在污染及污染腹壁疝修补环境中补片选择尚存争议,曾被认为具有抗感染优势而被广泛使用的生物补片在近期研究中发现并未降低感染率,反而导致较高的复发率及昂贵的医疗成本。相反,近期以单丝、大网孔聚丙烯补片为代表的合成补片在潜在污染或污染疝修补术中取得不错成效。而可吸收合成补片等新型补片的出现可能是潜在污染或污染腹壁疝修补术更佳的选择。本文就不同补片在潜在污染及污染腹壁疝修补环境中应用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这类患者补片的选择提供可靠证据。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印刷行业重点岗位有机溶剂职业健康风险,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于2021年1月,应用GBZ/T 298-2017《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接触比值法评估汕头市84家印刷企业的印刷、调油、点胶、清洗、黏合、覆膜重点岗位有机溶剂职业健康风险,采用蒙特卡罗(Monte Carlo)法进行模拟预测,估计各重点岗位风险等级的概率分布。结果印刷、覆膜岗位风险评估为4级(高风险)的概率最高,分别为76.2%、67.6%;调油、点胶、清洗岗位模拟评估结果概率最高为3级(中等风险);黏合岗位模拟评估结果多为3级(中等风险)和4级(高风险),其概率分别为45.7%、54.3%。结论各重点岗位的有机溶剂职业健康风险总体为中-高风险级别,应加强对印刷行业重点岗位的有机溶剂职业健康风险控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近地面臭氧污染的研究现状,探索研究趋势与方向,为今后空气污染研究提供借鉴。方法于2020年1月,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科学引文索引(SCI-E)数据库为数据源,以TS=(("Tropospheric Ozone" OR "Low Level Ozone" OR "Ground Level Ozone")AND("Air pollution*" OR "Air quality"))为检索式,对2019年12月31日前发表的关于近地面臭氧污染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共纳入文献2 084篇。运用文献计量学研究和可视化分析工具对全球近地面臭氧污染研究的年代、学科、期刊、资助情况、机构、国家和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论文累积发表量以y=0.05x3+0.80x2+0.74x+4.55(R2=0.999,P<0.01)的三次函数模式增长;发文量最多的学科是生态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 sciences ecology),共1 401篇(67.23%);《大气环境》(Atmospheric Environment)是发文量最多的期刊(332篇,15.93%);美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44.67%,931/2 084),中国居于第2位(17.13%,357/2 084),中国有80.39%(287/357)的论文有资助信息;发文量前10位研究机构中,分别有7所和2所隶属于美国和中国;源解析和人类健康等是近5年出现的高频关键词。结论近地面臭氧污染研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美国在该领域居于领先地位,中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污染源解析和人类健康效应研究是新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