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逆向光油”工艺初探

/ 1

水性“逆向光油”工艺初探

刘念伍皎洁刘永华尹胜超

武汉市红金龙印务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湖北武汉430051

近些年,随着印刷行业转型速度的加快,六色组以上UV胶印机的装机量迅速增加。与此同时,UV逆向上光工艺日趋成熟,该工艺因其独特的视觉和触感效果,加上较高的生产效率和品质稳定性,在高端商务和包装印刷产品上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具备雄厚的财力去采购昂贵的多色组(六色以上)UV胶印机。而市场对UV印刷的需求在不断攀升,普通包装也经常需要采用逆向上光工艺。为加快生产工艺转型升级,不少印刷企业在普通胶印机上加装了国产UV干燥装置,通过现有设备的改造,来实现UV生产工艺。

在没有UV印刷功能的普通印刷机上,能否模拟UV逆向上光工艺呢?据了解,成功的案例不多。去年以来,笔者和同事经过多轮测试,成功在一台海德堡CD102-6+L(无UV印刷功能)上,先后实现了水性逆向上光的打样和量产。今天,本着学习、交流、推广的初衷,借贵刊平台,与行业同仁们交流。

与UV逆向上光相同,水性逆向上光的工艺原理,也是通过印刷组墨斗光油(底油)与上光组水性光油(面油)一次印刷完成,叠加区域因内聚反应而形成哑光效果的小颗粒状墨膜,在同一产品上同时呈现高光和哑光的对比效果,给印刷品受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反差,从而达到吸引消费的目的。

一、水性逆向上光生产工艺难点与解决方法

1、干燥问题

水性逆向上光采用红外干燥的方式,干燥速度和干燥效果远远不如UV干燥,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改善:

(1)选用快干型光油。

(2)色墨印刷与上光采用离线方式。先完成色墨印刷,墨层完全干燥后再一次性完成墨斗光油和水性面油印刷。

(3)印刷光油时,速度保持在7000张/小时左右,红外干燥功率开到最大。

(4)完成光油印刷的印品存放于干燥通风处,如有烘房更好。

(5)码高度不要超过一米。存放24小时以上再进行模切等工序。

2、光哑面表现问题

相对于UV逆向光油所承印的金银卡,水性逆向光油主要应用于白卡、铜版等普通涂布纸,此类纸张表面平滑度较差,光油吸收量大,高光与暗哑部分的表现都很困难,在生产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用表面平滑度高的纸张。

(2)选用极高光水性面油(光泽度达到60以上)和进口墨斗底油(德国)。

(3)上光组选用60-80目网纹辊。

(4)墨斗光油使用两个色组叠加印刷。

单色组印刷墨斗底油,须将墨斗辊转速和墨键开到设定极限值的80%以上。由于版面的光油厚度过大,容易糊版,水墨控制极其困难,底油边缘扩展严重,且容易堆橡皮布。这也是水性逆向光油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而采用两个色组叠加印刷底油,版面墨层厚度减半,问题迎刃而解。

4、印刷色组和上光组使用表面平整的橡皮布。

5、上光组印刷压力比标准设定约增加0.03mm。

6、磨砂效果的粗细调节有三种方法:

(1)水性上光组网纹辊目数的大小;

(2)墨斗底油的厚度;

(3)车速的快慢。

笔者和车间技术骨干通过多次生产打样,得出以上经验,并在后续的量产中不断优化,最终得到极其“惊艳”的水性逆向上光效果。产品哑光面磨砂极其细腻,光哑面对比强烈,用光泽计测量,高光部分亮度达到60以上,暗哑部分亮度不到10。

无论UV逆向上光还是水性逆向上光,其初衷均是通过单一的胶印生产模拟“覆哑膜+局部丝印”的工艺。后者需要在胶印完成后,进行覆膜、丝印(局部UV)两道表面处理工序。由于覆膜机和丝网印刷机速度的限制,综合生产效率很低,套印不准的问题难以避免。且材料成本较高,按笔者所在公司的报价,覆哑膜+丝印最低工价约1.5元/平方米,而水性逆向光油最高成本不过0.7元/平方米。加上“覆哑膜+局部丝印”工艺无法实现哑光面磨砂效果,目前主要用于普通图书封面印刷,缺乏吸引包装消费者眼球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