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乙醇作为防冻剂等的主要成分,由于其特殊的甜味,易引起误服。本文通过分析2016年8月至2021年8月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4例急性乙醇中毒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急性乙醇中毒病例的临床特征。尽早准确评估病情,早期血液透析治疗是救治急性乙醇中毒的关键。

  • 标签: 乙二醇 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坏死性筋膜炎(NF)是一种罕见的、具有潜在致命性的侵袭性细菌感染,其特征是皮肤、皮下组织和浅筋膜的快速广泛坏死。疾病进展后期,容易合并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如果不及时处理,患者病死率极高。本文报道的2例肢体NF患者,1例通过早期充分的外科清创及抗感染等综合性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1例因感染较重,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

  • 标签: 筋膜炎,坏死性 严重感染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2例罕见且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的U型尖锐金属食管异物的病例,均于全身麻醉下行硬质食管镜检查术取出异物,但均出现气管食管瘘,处理后恢复正常;2例患儿随访1年均无异常。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依据GBZ/T298-2017《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的评估方法对某邻苯甲酸辛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生产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探讨定性评估法和半定量评估综合指数法的适用性。方法于2017年7月至8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河南省某DEHP生产企业为对象,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工作场所环境监测,依据GBZ/T 298-2017《工作场所化学毒物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中的定性评估法、半定量评估综合指数法对其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分析比较两种风险模型评估结果异同。结果该企业采用定性评估法、半定量评估综合指数法的职业健康风险等级结果分别为4级(高风险)、2级(可忽略风险)。结论半定量评估综合指数法可更全面、准确的评估DEHP生产企业引起的职业健康风险。

  • 标签: 职业病危害因素 风险评估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评估模型 职业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在病因未明的脑炎病例中筛查抗肽基肽酶样蛋白6(DPPX)抗体,分析中国抗DPPX抗体相关脑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16—2019年北京协和医院《脑炎与副肿瘤综合征登记项目》登记入组的患者进行自身免疫性脑炎常规抗体谱、副肿瘤抗体谱筛查检测。对结果阴性者继续采用基于组织底物的实验(TBA)方法与基于细胞底物的实验(CBA)方法,针对DPPX抗体进行检测。收集阳性病例并总结报道其临床表现。结果2016—2019年共筛查近15 000例患者的样本,仅确诊2例抗DPPX抗体阳性患者。经TBA与CBA检测均为血清和脑脊液同时阳性,TBA荧光形式符合抗神经元表面蛋白抗体。2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46岁和75岁。1例患者出现腹泻、消瘦、认知功能障碍和躁动、肌阵挛、震颤、癫痫发作等症状,另1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认知障碍、躁动、记忆力减退、定向力障碍和睡眠障碍,既往曾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干燥综合征。结论TBA与CBA相结合可以用于筛查鉴定抗DPPX抗体等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的罕见抗体。抗DPPX抗体相关脑炎具有脑病伴腹泻、消瘦的临床表现,并可以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存在。

  • 标签: 自身抗体 脑炎 红斑狼疮, 系统性 二肽基肽酶样蛋白 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尖瓣瓣膜成形术(MVP)治疗中重度尖瓣关闭不全(MR)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28例行MVP的MR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50~72岁,平均(61.5±10.6)岁。所有患者术前均存在中重度MR。术前根据患者的合并症、病变部位的定位和合并腱索断裂与否,评估选择可行的MVP术式及合并手术:所有患者均采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术中行尖瓣楔形切除、矩形切除及缘对缘缝合方法修补尖瓣,合并腱索断裂或腱索冗长的行e-PTFE线人工腱索植入,常规行尖瓣成型环植入,术中注水观察评估瓣膜成行效果。术中采取的尖瓣成形方法统计:7例(25.0%)植入1~3根腱索,行尖瓣切除术9例(32.1%),尖瓣楔形切除术8例(28.6%),尖瓣缘对缘缝合4例(14.3%),所有患者均置入鞍形尖瓣成形环。对于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同期行单纯左心耳切除术(LAA),或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AB)+LAA;合并冠心病,则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合并中度及以上的三尖瓣关闭不全,则同期行三尖瓣成形环植入手术(TVP)。1例(3.6%)患者行MVP+CABG,1例(3.6%)行MVP+TVP+LAA;3例(10.7%)行MVP+TVP+AB+LAA;5例(17.9%)行MVP+TVP;18例(64.3%)行单纯MVP。术后予华法林抗凝治疗3~6个月,合并心房颤动者终身抗凝治疗。统计所有患者采取的手术方式,包括合并手术、尖瓣成形方法;对比患者术前及术后2年的返流、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为中重度返流,术后2年复查心脏彩超:21例(75.0%)无明显尖瓣返流,6例(21.4%)尖瓣轻度返流,1例(3.6%)尖瓣中度返流。且所有患者的心功能较术前均提升1 ~ 2级。术前LAD[(49.42±12.58)mm],术后2年LAD[(38.17±9.84)mm],术前LVEDD[(50.91±7.93)mm],术后LVEDD[(44.37±7.42)mm],术后均较术前明显缩小;术前LVEF(51.69±9.71)%,术后LVEF(62.79±8.53)%,术后LVEF较术前明显增加。结论MVP治疗MR安全有效、疗效显著,但远期效果还待进一步研究随访。

  • 标签: 二尖瓣成形术 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房颤动 三尖瓣关闭不全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2例肺部普通裂褶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进行文献复习,总结肺部普通裂褶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案等,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本组2例肺部普通裂褶菌感染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部CT影像学特点为肺部实变影、部分痰栓形成及肺部团块影,其中例1患者经支气管镜镜下清除痰栓,肺部病灶完全吸收。对有腐木等可疑接触史,伴有呼吸道症状,实验室检查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总IgE水平升高,胸部影像学提示有痰栓改变,应考虑到该病的可能,积极完善支气管镜检查及病原学送检是关键。

  • 标签: 普通裂褶菌 变态反应 肺真菌病
  • 简介:摘要肾包膜下积脓(RSA)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机制不明,CT为诊断该病的重要辅助检查。本文报道2例RSA患者,1例及时予清创引流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例拒绝行清创引流,病情加重而死亡。该病发病急,进展快,充分的清创、引流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 标签: 尿路结石 肾包膜下积脓 泌尿系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析2名年度体检初步诊断为麻痹性斜视的海军飞行员的发病原因、诊疗经过及体检鉴定结论。2例麻痹性斜视飞行员病因:1例病因不明,1例为颅脑外伤。初步诊断:右上隐斜、内隐斜1例,右眼内直肌不全麻痹性斜视1例。结论暂时飞行不合格。经会诊治疗观察1年后,最终结论均为飞行不合格。笔者建议斜视、隐斜视治疗后有功能障碍影响飞行者不合格;内隐斜不超过10棱镜度、外隐斜不超过5棱镜度、上隐斜不超过2棱镜度者合格;超过上列棱镜度应个别评定。

  • 标签: 斜视 体格检查 合格鉴定 飞行员
  • 简介:摘要例1 男,6岁9月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精神运动发育落后,甲状腺功能低下,肺CT间质改变,治疗后无氧依赖;检出染色体14q13.1q21.3微缺失。例2女,10月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持续缺氧,运动发育落后,甲状腺功能低下,泼尼松治疗1个月后缺氧明显改善,复查肺CT实变吸收,间质小囊状透亮影较前增多;检出NKX2-1p.Y387X杂合变异。两例均诊断为脑-肺-甲状腺综合征,肺间质疾病轻重不等。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2例经呼吸道吸入甲醇中毒病例临床资料和救治过程的回顾性分析,提示重度甲醇中毒可致多器官功能损害。应早期识别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并控制其进展,及早血液滤过治疗,可有效地抢救生命;在动脉血气结果指导下,反复使用碳酸氢钠溶液纠正酸中毒,减轻视神经损伤,避免重度酸中毒死亡,提高治愈率。

  • 标签: 甲醇 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视神经损伤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确诊的2例大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其中1例患者因囊肿破裂出现急腹症就诊,1例患者在体检时发现腹腔占位就诊。病例1在术前腹部平扫CT检查考虑阑尾炎伴周围脓肿形成,增强CT检查诊断右下腹占位;病例2在术前腹部增强CT诊断右侧腹腔占位。2例均采取外科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确诊为大网膜囊肿(真性囊肿和假性囊肿各1例)。大网膜囊肿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外科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手段,总体预后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节段性睾丸梗死发病率极低,通常表现为睾丸急性疼痛,需与睾丸肿瘤、睾丸扭转等鉴别,只有少数病例报告。本文报道2例,例1患者13岁,因右睾丸肿大、疼痛3 d,伴呕吐1次于2017年5月5日入院,行右侧阴囊探查+睾丸固定术,术后诊断为右侧睾丸局部梗死。术后第5日睾丸疼痛症状消失出院。术后1年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未见明显异常。例2患者26岁,2018年3月15日因左睾丸肿痛6 d入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左睾丸局部梗死可能。入院诊断为左侧睾丸局部梗死,予血塞通、那曲肝素钙、迈之灵片治疗,治疗7 d后患者疼痛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1个月患者无疼痛不适,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左睾丸下极团样低-等回声,周边少量星点状血流信号。

  • 标签: 睾丸疾病 节段性睾丸梗死 彩色多普勒 阴囊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孕期邻苯甲酸丁酯(DBP)暴露对后代肾脏的毒理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只孕鼠在孕期14~18 d分别随机予以850 mg/(kg·d)的DBP处理3只孕鼠为染毒组,另外3只孕鼠予以等剂量的玉米油处理为对照组。在产后第1天分别随机收集各组6只子代鼠的肾脏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检测肾脏自噬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定量分析验证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在肾脏中的表达。用Western blot及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肾脏组织中Hedgehog信号通路上的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在体外实验中,分别予以Hedgehog信号通路的抑制剂索尼德吉Sonidegib及激动剂重组音刺猬蛋白(SHH)处理NRK52E肾小管上皮细胞,采用Western blot分析各组的自噬水平。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结果IHC提示染毒组Beclin-1的表达高于对照组(2.37±0.12比1.00±0.10,t=15.190,P<0.05),蛋白印记及其定量分析显示染毒组Beclin-1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1.20±0.104比1.00±0.01,t=3.317,P<0.01)。同时,Western blot及其定量分析表明,暴露组Hedgehog信号通路标记物Gli1和Ptch1表达低于对照组(1.00±0.15比0.43±0.09,t=5.644,P<0.01;1.00±0.01比0.35±0.10,t=11.20,P<0.01)。RT-qPCR也提示暴露组Gli1和Ptch1表达低于对照组(1.00±0.18比0.51±0.10,t=4.122,P<0.01;1.00±0.10比0.62±0.08,t=5.140,P<0.01)。体外研究证实当加入Hedgehog抑制剂Sonidegib后,实验组的NRK52E细胞自噬指数(LC3Ⅱ/LC3Ⅰ)高于对照组(0.49±0.11比1.25±0.05,t=10.890,P<0.01),而当加入其激动剂SHH后,实验组的自噬指数低于对照组(0.49±0.11比0.36±0.09,t=11.260,P<0.01)。结论孕期DBP暴露通过抑制Hedgehog信号引起后代肾脏发生自噬,从而可能引起肾脏相关疾病。

  • 标签: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肾小管上皮细胞 Hedgehog信号 自噬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尖瓣成形术治疗小儿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尖瓣关闭不全患儿70例,均行尖瓣成形术治疗。回顾性总结其手术效果及随访结果。结果70例尖瓣关闭不全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过程中无患儿死亡。术后住院期间院内死亡率为4.3%(3/70)。其余67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5/67),经对症治疗后均顺利出院。出院后随访6~60个月,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术后末次随访时尖瓣反流程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1例因术后1年尖瓣发生重度反流再次行尖瓣成形术,1例因术后18个月出现机械性溶血再次行交界成形术。失访3例。结论尖瓣成形术治疗小儿尖瓣关闭不全可改善尖瓣反流症状,并发症少。

  • 标签: 二尖瓣 成形术 关闭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2,3,7,8-四氯苯并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诱发小鼠腭裂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84只孕鼠根据体质量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TCDD组和对照组(每组42只),在孕期第10天(gestation day 10,GD10)上午8时分别给予64 μg/kg TCDD和等量玉米油灌胃。HE染色观察GD13~GD15胎鼠腭发育的形态学变化,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免疫荧光观察TCDD对GD13~GD15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的影响,原位杂交和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检测母系印记基因3(maternally expressed gene3,MEG3)在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中的定位和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内Smad2、磷酸化Smad2(phospho-Smad2,p-Smad2)、Smad4、Smad7的蛋白表达,RNA 结合蛋白免疫沉淀实验(RNA binding protein immunoprecipitation,RIP)验证MEG3与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receptor Ⅰ,TGF-βRⅠ)的相互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CDD组GD13(t=6.66,P=0.003)和GD14(t=6.56,P=0.003)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中BrdU阳性细胞率显著减少,但在GD15时BrdU阳性细胞率显著增加(t=-5.98,P=0.004)。原位杂交显示MEG3主要表达于间充质细胞的细胞核。RT-PCR结果显示,TCDD组腭突间充质细胞内的MEG3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GD13:t=39.28,P=0.012;GD14:t=18.75,P=0.042;GD15:t=28.36,P=0.045)。在GD14,TCDD组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内p-Smad2、Smad4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Smad2:t=9.48,P=0.001;Smad4:t=63.10,P=0.001),Smad7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t=30.77,P<0.001)。RIP实验结果显示,TCDD组GD14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中TGF-βRⅠ结合MEG3的表达量(23.940±1.301)显著高于对照组(8.537±1.523)(t=24.55,P<0.001)。结论TCDD可能通过促进MEG3与TGF-βRⅠ的靶向结合影响TGF-β/Smad信号途径的激活,从而抑制腭突间充质细胞的增殖,由此导致腭裂的发生。

  • 标签: 腭裂 2,3,7,8-四氯二苯并二英 母系印记基因3 Smads蛋白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