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儿童阶段是对外部反馈最敏感的阶段。以往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反馈(积极/消极反馈)和不同性质的强化物(物质/社会性强化)对儿童学习效果存在交互作用,并且对不同性别儿童的影响有所不同。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采用联结学习范式以考察不同类型反馈对8~10岁儿童学习效果的影响。首先考察了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对儿童学习效果的影响,进而在积极、消极反馈的基础上加入了物质、社会性强化物,探究物质、社会性强化条件下积极、消极反馈对儿童学习效果影响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对于8~10岁儿童来说,消极反馈比积极反馈对儿童学习效果的影响更大。并且,物质、社会性强化物对儿童反馈学习效果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对于男孩来说,在物质性强化条件下,消极反馈更能促进其学习;而对于女孩来说,在社会性强化物下,消极反馈更能促进她们的学习。该研究为如何运用反馈促进儿童学习提供了实证依据。
简介:奖赏决策中的自控是指为了获得更大价值或更长远利益而抵制即时诱惑的行为模式,而冲动则是指相反的选择偏好。自控与冲动的脑区空间定位是由不同的神经区域在不同决策阶段参与发挥作用的:在决策前期,无论是自控还是冲动决策都有边缘系统或旁边缘系统的参与,包括腹侧纹状体、腹内侧前额皮质、后扣带皮质等;而在决策后期,额顶叶区域和背外侧前额皮质可能在自控决策中发挥决定作用,边缘结构和眶额皮质可能在冲动决策中起支配作用。此外,从奖赏类型角度来看,二级奖赏与初级奖赏既共享一些脑区域如边缘系统,又拥有独特的脑区定位如眶额皮质。时间进程方面,相关的ERP研究表明自控与冲动决策会引起早期成分P1、N1以及晚期成分P3、ERN等成分的幅度变化。未来研究的方向包括设计更严密的实验范式和考察分析大脑各个子区域的单独作用以及彼此间的交互作用。
简介:采用眼动追踪技术,通过变化社交人数操纵场景的社会性内容,比较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ASD)和普通儿童(TD)对真实社交场景注意模式的差异。结果发现:(1)ASD儿童对社交场景的总注视时间和平均注视时间少于TD儿童;(2)随着社交场景中人数的增加,ASD儿童和TD儿童一样,对面孔、身体和嘴部的注视时间比和注视次数比逐渐降低;(3)相对于TD儿童,ASD儿童对社交场景中面孔、身体、眼部、嘴部等社会信息区域的注视加工更少.但对前景和背景等非社会信息区域的注视加工更多。整个研究表明,社交人数变化对ASD儿童和TD儿童社交场景注意模式的影响一致.但ASD儿童对社交场景的具体社会性信息的视觉加工上仍表现出特异性.
简介:成人心理理论的发展有助于个体顺利地进行社会互动,更好地适应社会。个体的心理理论能力会随着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大脑的发育而呈现出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研究者采取众多研究范式测量了成人心理理论。在进行心理理论加工时,青春期个体更多的激活了内侧前额叶皮层的后部,而青年期个体更多的激活了右颞上沟。根据研究结果,学者们构建了两成分认知模型、共享回路与中线结构整合模型以及心理理论多层次模型来解释成人心理理论能力。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成人心理理论的研究还应开发有效的研究范式来逐步揭示心理理论本身发展的特征、心理理论与外界因素如生活环境的关系以及解读互动心理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