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由胡适等发起的“整理国故”运动具有范式革命的意义。胡适执笔的《(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从学术理念、方法和技术等方面,提出了一套经由“国学”,把“古学”整理成系统的“文化史”的具体方案。按照该方案,包括经、史、子、集等在内的一切“古学”,都将被作为有待考证的资料纳入国学研究领域;然后按照现代学术分科,整理成系统的文化专史。“文化史”既是“整理国故”的最终目标和方向,也代表了中国学术的新范式。然而从具体学术实践看,“整理国故”运动在学术性质、治学方法等方面与文化史研究存在一定紧张关系,从而影响了目标的实现和方案的落实。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所建立起来的文化专史系统,以西方的哲学框架,形塑中国的历史资料,被奉为中国哲学史的开山,实际上也并没有严格遵循他所信奉的实验主义的科学法则,他所建立的文化专史系统并非“小心的求证”的结果。就此而言,“整理国故”运动实质上是中国学术的革命和裂变。
简介:6月15日在河北石家庄举行,由河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河北师范大学主办,河北师范大学张申府张岱年研究中心、张岱年学术思想研究专业委员会协办,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承办。全国政协、河北省政协、国家图书馆、沧州市政协等机构的领导与国内外学者,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天津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东南大学、韩国檀国大学和韩国国家未来科学部等单位的学者,《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人民政协报》、《中华读书报》、《河北日报》、《河北学刊》、河北电视台、河北人民出版社等新闻出版界的代表,以及张申府、张崇年、张岱年兄弟的家属等120余人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