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腕关节损伤患者联合应用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成像的临床效果。方法:样本选择范围是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腕关节损伤患者,样本数是88例。所有患者都接受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成像两种检查方式,比较单一方法和联合方法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应用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成像联合方法进行诊断比应用其中一种单一方法在腕关节损伤、骨折及关节脱位、移位碎骨折片和隐匿性骨折几个方面的检出率都高,组间差异显著并都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关节损伤患者联合应用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成像进行诊断,检出率高,可以在临床诊断当中提供有效的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医护人员为了有效的判断卵巢癌和宫颈癌放射治疗前后临床效果,通过利用CT技术对其症状进行诊断治疗。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对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期间,我院接收护理治疗的100例患有卵巢癌和宫颈癌患者为分析研究对象,医护人员经过详细检查后,发现100例卵巢癌和宫颈癌患者中,患有宫颈癌疾病的患者有70例,患有卵巢癌的患者有30例,医护人员为了更好的对比分析出患者在接收放射治疗前后的护理治疗效果,通过对100例卵巢癌和宫颈癌采取CT技术进行诊断治疗,并且对CT技术所呈现出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医护人员在对100例卵巢癌和宫颈癌患者进行护理治疗前后,利用CT技术进行诊断,并且将诊断记录进行记录。通过对卵巢癌和宫颈癌患者护理治疗前后效果进行对比后,可以发现100例卵巢癌和宫颈癌患者中,70例宫颈癌患者中CT检查结果宫颈普遍增大并且具有不规则组织,而30例卵巢癌患者中CT检查结果可以看出患者卵巢内具有明显腹水。结论:医护人员通过利用CT检查技术对100例卵巢癌和宫颈癌患者护理治疗前后效果进行检测,可以有效的判断出卵巢癌和宫颈癌护理效果,为医护人员护理治疗提供有力依据,为卵巢癌和宫颈癌患者营造一个科学、合理、安全的护理条件。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比较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和数字化X射线(DR)影像技术在诊断肋骨骨折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至2022年期间在本院检查的201病例怀疑肋骨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多层螺旋CT扫描和DR影像技术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检出率、误诊率。结果 多层螺旋CT扫描组的诊断准确性和检出率明显优于DR影像技术组(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肋骨骨折法医临床鉴定中螺旋CT三维重建的应用与参考价值。方法:以我中心在2021年2月-2022年8月期间需要实施肋骨骨折法医鉴定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常规X线检查、螺旋CT检查以及三维重建,分析不同方法对肋骨骨折的诊断结果。结果:46例肋骨骨折患者经手术证实,结果显示共有98处骨折,包括42处单发骨折与56多发骨折,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肋骨骨折诊断准确率、检查中的影像学评分均高于常规X线检查,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骨骨折法医临床鉴定中重视螺旋CT三维重建的应用,可保证影像学检查质量,提高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为法医鉴定与案件侦破工作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弥漫性肺病在CT和X胸片检查中,对呼吸功能的价值进行评估,并研究CT和X胸片的检查方式在弥漫性肺病患者中精确的临床诊断影响。方法:文章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8月该时间段本院弥漫性肺病的患者有80例,为观察CT和X胸片检查在弥漫性肺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将选取的所有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采用CT及X胸片两种检查方式展开,乙组为健康人群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效果及对患者疾病诊断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对该类患者采用CT的检查方式能够使临床诊断结果更精确,在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中较高,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且方便快捷。与X胸片检查的一组患者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结论:弥漫性肺病的患者更加适合采用CT的检查方式,对于患者疾病的明确诊断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在对该类患者开展检查的过程中,采用CT检查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应该积极推荐使用此种检查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将于2022年07月-2023年07月期间到本院接受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设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将60例患者都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分别按原始横断位图像、改良后窗宽窗位(窗宽:800~900;窗位:-10~-100)2种显示方式观察。计算多层螺旋CT对不同病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诊断正确率。结果:原始横断位图像显示黏膜强化52例(86.66%),黏膜下气泡影5例(8.33%),肠壁增厚60例(100%),肠壁水肿分层48例(80.00%),浆膜受累6例(10.00%),周围病变15例(25.00%);改良后窗宽窗位显示黏膜强化20例(33.33%),黏膜下气泡影40例(66.66%) ,肠壁增厚60例(100%),肠壁水肿分层48例(80.00%),浆膜受累2例(3.33%),周围病变15例(25.00%)。多层螺旋CT对不同病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诊断正确率,中度组和重度组的诊断正确率显著高于轻度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组的诊断正确率高于中度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全面评估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肠壁增厚,肠壁水肿分层等情况,多层螺旋CT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灵敏性较高,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病情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肋骨骨折疾病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与DR影像技术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中入选的病例为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肋骨骨折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同时采取多层螺旋CT扫描与DR影像技术诊断,将最终诊断结果进行对照比较,分析出不同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通过对比显示,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检查结果的骨折数检出率明显高于DR影像技术,诊断时间短于DR影像技术,两者检查结果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诊断方式,可获得更好的诊断效果,使临床医生能够尽早确诊病情为患者开展有效治疗,降低疾病危害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64排螺旋CT薄层扫描临床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准确率。方法:研究对象起于2022年5月,止于2023年4月,取本院60例接受诊治的支气管扩张症疑似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64排螺旋CT薄层扫描、常规CT扫描;参考支气管镜活检结果的诊断标准,分析其诊断准确率。结果:参考支气管镜活检的检出结果,经64排螺旋CT薄层扫描诊断47例支气管扩张症、13例阴性,阳性检出率78.33%;经常规扫描诊断43例支气管扩张症、17例阴性,阳性检出率71.67%;常规CT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灵敏度、特异度于准确度均比64排螺旋CT薄层扫描低(P<0.05)。结论:64排螺旋CT薄层扫描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价值显著,检查结果图像清晰,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为临床诊治的重要参考性依据,建议广泛运用于临床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诊断子宫内膜癌并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MSCT扫描与MRI扫描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对上述联合检查结果、单一检查结果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比MSCT检查与联合检查有效率可知,MSCT联合MR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MSCT检查,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MRI检查与联合检查有效率可知,MSCT联合MR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MRI单一检查,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治疗中,将MSCT检查与MRI检查联合起来对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将两种方式取长补短,从而使诊疗效果更加准确,对患者的临床分期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及三维重建的室间隔膜部膨出瘤(IVMSA)的影像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3年1月—2022年5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放射科经冠状动脉CTA检出的50例IVMSA,其中男15例、女35例,年龄35~80(59±11)岁。冠状动脉CTA横断面图像上找到室间隔膜部的位置,采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分析IVMSA在形态、大小、膨出方向、瘤壁及瘤腔血栓形成情况等方面的CT影像学特征。结果(1)IVMSA形态:50例IVMSA中多叶状47例,呈分叶大小不均的多分叶状;半球形2例,其表面较光滑,瘤颈直径大于瘤体长径;隧道样1例,表现为弯曲长条形瘤腔,游离于右心室内,瘤体长径超过瘤颈直径4倍。(2)IVMSA大小:瘤颈直径为1.95~18.95(8.36±3.84)mm,瘤体长径范围为2.39~20.70(9.67±3.77)mm。(3)IVMSA膨出方向:49例患者IVMSA膨向右室流入道,1例膨向右室流出道。(4)IVMSA瘤壁:1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患者术后合并之IVMSA瘤壁破裂,其余49例未见瘤壁破裂迹象。(5)IVMSA瘤腔:50例患者均未见IVMSA瘤腔内血栓形成。结论IVMSA形态上以多叶状最多见,大小不一,多数膨向右室流入道,极少数可出现瘤壁破裂,瘤腔内血栓形成较为罕见。冠状动脉CTA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对IVMSA的影像形态进行综合观察,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基于18F-FDG PET/CT图像的影像组学融合特征结合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机器学习模型在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状态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21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2(46,60)岁;HER2阳性95例,HER2阴性115例],采用Python 3.7.1软件从HER2阳性组及HER2阴性组分别随机抽取70%作为训练集[147例,其中HER2阳性67例,年龄52(46,60)岁;HER2阴性80例,年龄55(45,62)岁],30%作为测试集[63例,其中HER2阳性28例,年龄54(43,65)岁;HER2阴性35例,年龄52(45,61)岁]。在CT和PET图像上进行肿瘤分割后,分别提取CT、PET影像组学特征,经后处理获得PET/CT融合特征(包括PET/CT拼接特征和PET/CT平均特征)。建立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和XGBoost机器学习模型,输入经特征筛选后保留的特征,用于预测乳腺癌原发灶中HER2的表达状态,并用ROC曲线对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评估。采用Delong检验分析不同模型及组学特征的预测效能,并绘制预测效能最高的机器学习模型的校准曲线。结果与SVM模型比较,XGBoost模型在输入CT特征、PET特征、PET/CT拼接特征和PET/CT平均特征时均有更佳的预测效能(z值:2.26~3.54, P值:0.016~0.040)。在XGBoost机器学习模型中,PET/CT平均特征预测乳腺癌HER2表达状态的ROC AUC为0.83(95% CI:0.73~0.93),优于CT特征[0.75(95% CI:0.63~0.88);z=3.57,P=0.027]、PET特征[0.73(95% CI:0.60~0.86);z=2.64,P=0.034]及PET/CT拼接特征[0.74(95% CI:0.60~0.87);z=2.49,P=0.037]。结论基于PET/CT影像组学融合特征建立的XGBoost机器学习模型有望用于乳腺癌患者HER2表达状态的预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医院消化内科肝硬化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20年12月于黄冈市红安中医院收治的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记录按照患者预后好转程度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临床指标的差异,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39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79.9%)、腹痛(76.3%)和腹胀(70.5%)。75例感染患者的腹水培养阳性病原菌86株,依次分别为大肠埃希菌、溶血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屎肠球菌。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年龄、白蛋白(ALB)、血Na+、总胆红素(TBIL)水平、ChildPugh分级、合并高血压、合并肝性脑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和肝肾综合征相比预后良好组显著更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LB、血Na+、Child-Pugh分级、合并高血压、合并肝性脑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和肝肾综合征是影响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以发热、腹痛和腹胀等经典临床表现为主,感染预后较差,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众多,临床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敏性疾病患儿感染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的临床特征。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22年4月25日至6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43例过敏性疾病患儿为过敏性疾病组,同期确诊的114例无基础疾病的患儿为无基础疾病对照组(简称无基础疾病组),16例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患儿为有基础疾病对照组(简称其他基础疾病组)。收集并分析各组患儿的临床表现特点、实验室检查、住院时间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等资料,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43例过敏性疾病组患儿中男28例、女15例,就诊年龄为4.4(2.1,8.2)岁,其中轻型32例、普通型11例。过敏性疾病包括特应性皮炎或湿疹20例(46.5%)、鼻炎14例(32.6%)、食物过敏8例(18.6%)、哮喘7例(16.3%)、过敏性结膜炎4例(9.3%)、药物过敏2例(4.7%)。114例无基础疾病组患儿中男57例、女57例,就诊年龄为2.8(1.2,5.6)岁,其中轻型93例、普通型21例。16例其他基础疾病组患儿中男9例、女7例,就诊年龄为3.0(2.6,10.8)岁,其中轻型13例、普通型3例。过敏性疾病组患儿的咽痛、呕吐发生比例均高于无基础疾病组[10例(23.3%)比9例(7.9%)、14例(32.6%)比11例(9.6%),χ2=6.93、12.24,均P<0.05],淋巴细胞计数低于无基础疾病组[1.1(0.7,1.7)×109比1.6(1.1,2.7)×109/L,H=-28.00,P=0.005]。3组患儿在就诊年龄、性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分型、新型冠状病毒PCR的循环阈值、住院时间及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转阴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过敏性疾病患儿感染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临床特征多为咽痛和呕吐,过敏性疾病几乎不影响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程。
简介:摘要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就诊的10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1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1例,年龄(57±8)岁,其中暴发性1型糖尿病7例,急性1型糖尿病3例。10例中肺癌5例,食管癌2例,胃癌、肾细胞癌、鼻咽癌各1例。10例患者所使用的药物均为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抑制剂,其中派姆单抗5例,信迪利单抗3例,替雷珠单抗1例,特瑞普利单抗1例。其中8例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起病,1例以糖尿病酮症起病,1例起病时无酮症;9例胰岛相关抗体阴性,另1例阳性。10例均获得成功救治,且依赖胰岛素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导致1型糖尿病,包括暴发性1型糖尿病,多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起病,需要早期识别,积极胰岛素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孤立性桥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并分析END的预测因素。方法随访研究。收集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磁共振成像(MRI)证实为急性桥脑梗死患者,分为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END组)和早期神经功能未恶化组(NEND组),比较患者一般资料及影像学特征,并在卒中后1个月、3个月利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量表)随访评估患者神经功能。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孤立性桥脑梗死后END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比较采用Z检验,判断END的最佳预测因素。结果共纳入急性孤立性桥脑梗死患者113例,男72例,女41例,年龄(62±11)岁,其中END组40例,NEND组73例,急性孤立性桥脑梗死END的发生率为35.4%(40/113)。END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15±1.88)分]、梗死灶面积[(2.15±0.39)mm2]大于NEND组[(4.10±1.63)分、(1.61±0.46)mm2](P=0.002、P<0.001)。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OR=1.393,95%CI:1.017~1.909,P=0.039)、梗死灶面积(OR=11.539,95%CI:3.574~37.255,P<0.001)是END的相关因素,比较两者ROC曲线下面积,梗死灶面积(曲线下面积为0.787,灵敏度0.750,特异度0.545)预测END的价值和入院时NIHSS评分(曲线下面积为0.688,灵敏度0.700,特异度0.589)预测END的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结论急性孤立性桥脑梗死END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较高、梗死灶面积较大,且两者对孤立性桥脑梗死后END具有预测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女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并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02年6月至2021年8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诊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依据性别进行分组。收集患者不同时期的临床及主动脉影像学资料,记录住院期间和出院后30 d内及1、5年全因死亡(按死亡时间分为院内死亡、院外死亡,其中院内死亡包括术前死亡、术中死亡和术后死亡;按死亡原因分为主动脉原性死亡、心原性死亡及其他原性死亡)、卒中、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等的发生情况。30 d内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包括新发截瘫、腔内修复术后综合征及主动脉原性死亡;远期(出院后1年及以上)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包括主动脉原性死亡、再发主动脉夹层、主动脉覆膜支架内漏及远端溃疡事件。对比不同性别组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差异。在不同性别组中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临床因素与30 d内全因死亡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 094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年龄(53.9±12.1)岁,其中男性861例(78.7%),女性233例(21.3%)。(1)临床特征: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者发病年龄较大、≥60岁患者的比例高,背痛症状、贫血、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的比例及总胆固醇水平均较高;而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应用钙离子拮抗剂的比例,肌酸激酶及白细胞计数水平均更低(P均<0.05);而主动脉夹层撕裂特征和临床分期、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血压等合并症的比例,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预后:与男性相比,女性发病30 d内全因死亡率[6.9%(16/233)比3.8%(33/861),P=0.047]、院内死亡率[5.6%(13/233)比2.7%(23/861),P=0.027]、术前死亡率[3.9%(9/233)比1.5 %(13/861),P=0.023]及主动脉原性死亡率[6.0%(14/233)比3.1%(27/861),P=0.041]均更高;1年及5年随访结果显示,两组间死亡、脑血管病及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预后因素: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组中体重指数>24 kg/m2(HR=1.087,95%CI 1.029~1.149,P=0.013)、高血压(HR=1.094,95%CI 1.047~1.143,P=0.040)、贫血(HR=2.987,95%CI 1.054~8.468,P=0.032)及肌钙蛋白T>0.05 μg/L(HR=5.818,95%CI 1.611~21.018,P=0.003)与30 d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相关。结论女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特征具有特殊性,发病年龄大,贫血和合并背痛比例及总胆固醇水平等更高。女性患者1个月内死亡风险较男性患者更高,体重指数、高血压、贫血及肌钙蛋白T可能与其相关,但两者远期预后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