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作者简介朱桂英(1976-),女,湖南长沙人,大专,护师,主要从事神经外科的临床工作。摘要目的探讨颅咽管瘤全切除术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行颅咽管瘤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患者的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和相应的护理情况进行总结。结果在选取的90例行颅咽管瘤全切除术患者中,术后发生尿崩症17例,水、电解质紊乱9例,中枢性高热11例,癫痫3例、消化道出血6例、意识障碍4例,所有患者在经过对症护理护理和相应治疗之后并发症情况基本得到好转,水、电解质紊乱,癫痫、中枢性高热、消化道出血、意识障碍患者得到完全纠正,15例并发尿崩症患者痊愈,2例在出院后两周恢复。结论颅咽管瘤全切除术后通过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以及规范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尿崩症,水、电解质紊乱,体温失调等并发症,降低颅咽管瘤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用传统K锉与ProTaper预备后牙根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需行根管治疗的磨牙和前磨牙70颗,共计185个根管,试验组用机用镍钛器械ProTaper冠向下法预备根管,对照组用K锉、逐步后退技术预备根管,两组均用侧方加压法进行根管充填,根据治疗前后的X线片对比根管治疗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无根管偏移、台阶形成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有台阶形成,根管偏移的发生明显多于试验组(P<0.01);试验组操作时间短,且少有术后疼痛的发生。结论ProTaper预备后牙根管较传统K锉快速、安全,效果好,是临床上预备后牙根管的有效方法,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急危重症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在临床护理中常见并发症预防的重要性。方法选取在我院2009-2012年ICU行深静脉置管患者450例,加强对患者进行穿刺前的心理护理、穿刺置管时的配合、置管后护理(导管的固定、维持导管通畅、预防空气栓塞、预防穿刺处感染、连接装置护理等方面)。结果在450例患者中,置管时间最长108d,最短5d。导管脱落25例;导管阻塞38例;置管后局部感染4例;无一例静脉血栓形成;拔管后伤口愈合好,导管管尖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加强并规范对ICU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预防护理,能有效延长中心静脉管道置管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音乐护理对早产儿PICC置管中疼痛缓解的作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2年3月至今收治的进行PICC置管的16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体重和胎龄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PICC穿刺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在PICC穿刺前10分钟开始播放舒缓的胎教音乐,音乐播放40分钟,通过观察早产儿的心率、经皮氧饱和度及早产儿疼痛行为评分,并采用SPSS16软件中的独立t检验。结果音乐护理干预前后对照组和实验组记录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有显著性的的差异。结论在NICU内实施音乐护理,可以缓解早产儿PICC置管中的疼痛,对早产儿疾病的恢复和生长发育有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总结其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102例经股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常见并发症的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102例股静脉置管使用时间为7-34天,透析时的血流量为120-250ml/min。其中有24例(23.53%)患者出现穿刺部位出血,13例(12.75%)患者出现血流不畅或血栓形成,2例(1.96%)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结论股静脉置管是血液透析患者较理想的临时性血管通路;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导管血栓形成和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合理的护理对策能减少并发症,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简介:目的探讨书面健康教育对降低尿道下裂术后留置导尿管患儿导尿管脱落及尿路感染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我院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的109例患儿为实验组,应用尿道下裂患儿留置导尿健康教育告知书进行健康教育;回顾性调查2010年8月1日至2011年5月31Et我院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的107例患儿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1年后评价两组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未发生导尿管脱落,发生尿路感染1例(O.92%)。对照组发生导尿管脱落6例(5.61%)、尿路感染8例(7.4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尿道下裂患儿留置导尿管健康教育告知书能降低患儿在留置导尿期间尿路感染的发生,避免导尿管脱落。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注入尿激酶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方法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闭式引流并注入尿激酶10万U+生理盐水20ml,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20ml。2组患者均给予3HERZ/9HR方案抗结核治疗。结果治疗组引流量增多,胸膜肥厚粘连发生率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膜炎,改善胸膜粘连、肥厚及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