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益气明目汤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患者就诊时间情况,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7)、对照组(n=23)。观察组采用益气明目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和血明目片治疗,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比两组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6.47%,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43.48%,组间对比存在比较意义,P<0.05。两组均没有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通过益气明目汤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治疗中予以应用和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临床疗效O方法将62例tSAH患者按人院顺序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5、7、10、14、21d进行GCS评分,颅骨钻孔放置脑实质型颅内压探头连续监测颅内压14天,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5、7、14、21天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伤侧大脑中动脉(MCV)的收缩峰血流速度(vp),伤后3月进行GOS评分。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JP〈0.05),而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d,治疗组MCVV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脑血管痉挛(MCAVp〉120cm/s)发生率(11/31,35.5%)明显低于对照组(18/31,51.6%,P〈0.05),治疗组预后良好率(83.9%,26/31;GOS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8.1%,18/31;GOS1-3分,P〈0.05)。结论在tSAH患者伤后早期应用尼莫地平可以减少CVS的发生,改善tSAH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激素诱发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概况。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4月入院的10例(14眼)因全身或眼病而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过程中,发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或大泡性视网膜脱离的病例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情况,对患者资料分析,探究治疗方式。结果停用激素后,视网膜在2—10个月内渐复位。其中,浆液性脱离及视网膜下黄白色渗出病例视力恢复良好,达0.5以上;大泡性视网膜脱离最差,在0.1以下。对1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0%。结论对激素诱发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能缓解临床不良反应,让患者尽快恢复。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 院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增殖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 34 例( 40 只眼),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 随访 1~ 6个月,有 22 眼视力≥ 0.1,占 55 %,其余 16 眼视力< 0.1,占 40 %。术后 33 眼视力上升, 6 眼视力无明显变化, 1 眼视力下降; 术后 1周,患者平均眼压达( 19.67±2.28) mmHg,高于术前的( 13.52±2.13) mmHg,差异明显( P< 0.05),术后 3周即基本恢复,平均眼压为( 14.02±2.15) mmHg;术后出现四种并发症, 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22.5 %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有效提高大部分患者的视力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简介:摘要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以视网膜静脉血流受阻、纡曲扩张和视网膜出血、水肿以及新生血管形成为主要特征,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近期研究发现,内皮素(ET)系统中ET-1、ETA受体、ETA信号通路可能通过刺激血管收缩导致视网膜静脉压增高以及诱导TNF-α、IL-6、IL-1β等促炎因子表达等方式参与RVO的发生发展。深入了解ET系统与RVO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可为进一步研究RVO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对74例经CT明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Hunt和Hess分级1为Ⅰ级32例,Ⅱ级20例,Ⅲ级14例,Ⅳ级6例,Ⅴ级2例,出血后6-72h内,经全脑血管造影均证实为动脉瘤破裂出血,对其中36例患者在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下行介入治疗,根据动脉瘤的结构,分别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和弹簧圈、支架结合技术栓塞。术后给予脱水、缓解血管痉挛等治疗。结果行介入治疗的36例患者成功栓塞35例,术后3月ALD评分优良33例,重残1例,死亡2例。不同意行介入治疗的38例患者,术后3月ALD评分优良7例,重残11例,死亡20例。结论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法舒地尔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1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先行常规治疗,对照组29例再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治疗组32例再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两组均以疗效标准判断疗效并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得分。结果治疗组通过盐酸法舒地尔治疗后,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出血痉挛有积极疗效,与对照组相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法舒地尔是一种有效性高的新型抗脑血管痉挛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以综合性护理为研究对象,探究此种模式应用于视网膜脱离患者中的效果,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方法:从我院2020年所收治的患者中选取50例,患者被随机、平均分配到两个小组中——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在常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个小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术后疼痛情况,通过P值、0.05的大小来确定数据的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在划分的三个等级的疼痛情况中,研究组人数均少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 采取综合性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时,视网膜脱离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的恢复情况要优于常规模式,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疼痛得到了有效缓解,此种模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得到推广。
简介:目的分析和总结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在基层医院中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的诊治资料。CT血管造影(CTA)脑血管三维重建发现61例共64枚动脉瘤。43例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瘤30例共33枚。19例行血管内栓塞动脉瘤介入治疗;20例急诊行动脉瘤夹闭术;转院治疗3例。其余19例动脉瘤患者予以保守治疗。结果19例行血管内栓塞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中治愈18例,继发脑血管痉挛、延迟性脑缺血梗死而死亡1例;行动脉瘤夹闭术20例患者中死亡2例。转院治疗3例随访死亡1例。保守治疗19例患者中随访死亡8例。结论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的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选择好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是提高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治愈率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无糖尿病并发症患者(n=32)以及糖尿病视网膜患者(n=32),同样选取32例健康人士,分为参考组(无糖尿病并发症患者)、观察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以及对照组(健康人士),对比三组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和脂质过氧化物(MDA)的水平以及MDA/SOD。结果参考组患者以及观察组脂质过氧化物(MDA)的含量都有所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以及MDA/SOD增强,尤其以观察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应激是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的重要因素,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治疗过程中巩膜扣带手术及玻璃体切割治疗的应用价值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本次实验在2019年8月初开始实施,正式结束时间为2021年2月,实验对象共计70例。随机编号结果的奇偶性为本次实验的分组依据,对照组患者编号为1、3、5...,对照组患者编号为2、4、6...。对照组患者实施巩膜扣带手术,实验组患者实施玻璃体切割治疗,对两组患者即时恢复情况、最终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77.14%及45.71%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即时恢复概率,组间数据相比后者较低,差异较为凸显,(p<0.05);对本次实验进行全面的分析,91.43%及71.43%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最终恢复概率,组间数据相比后者较低,差异较为凸显,(p<0.05)。结论:在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治疗过程中玻璃体切割治疗的效果优于巩膜扣带手术,其在提高患者即时恢复概率及最终恢复概率方面作用较为突出。
简介:[摘要] 目的 对眼科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 在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抽取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68例为此次研究对象。经过患者准许后,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34例, 参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研究组结合常规护理的方法,加上整体护理干预眼科,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后的满意度和血糖水平。结果 ;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后的满意度和血糖水平对比,研究组护理后 ,满意率和护理前后的 2 hPBG、FBG 水平,都要优于参照组。结论 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后,研究组的整体眼科护理干预,对患者各项指标都有很好的改善,对患者恢复视力有很好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06月~2020年04月收治的80例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进行数字奇偶法分组;延续性护理组(40例):采用基础护理+延续性护理方式完成出院后护理;基础护理组(40例):采用基础护理方式完成出院后护理;就组间疼痛评分、满意度(心理干预、疼痛干预、护理态度、护理技术)评分展开对比。结果:护理前,延续性护理组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疼痛评分(6.25±1.25)分同基础护理组疼痛评分(6.29±1.27)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延续性护理组疼痛评分(3.27±1.26)分低于基础护理组疼痛评分(5.11±1.29)分明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