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因实施放射性治疗导致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接受肺癌放射性治疗的患者66例,按照随机抽取单双号的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33例。对比组患者实施常规抗感染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实施抗感染药物治疗与清肺百合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从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概率、患者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临床影像生理评分(CRP)及身体机能状态量表(KPS)来看,研究组都优于对比组患者,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采取中西医药物与放疗相结合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肺癌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同时预防白细胞降低,从而提高放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炎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入我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90例胸部肿瘤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炎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整体化护理服务组用整体化护理服务。比较效果。结果整体化护理服务组满意程度、不良的情绪指标、生存质量、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炎好转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呼吸衰竭等继发性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相比对照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胸部肿瘤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炎患者实施整体化护理服务效果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引发的放射性肺炎与护理措施。方法将医院2010年10月~2015年2月收治行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时发生放射性肺炎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引发的放射性肺炎临床症状表现以发热、胸闷、喘息、周身乏力、咳嗽咳痰等为主,患者因疾病作用多存在一定程度的负面情绪;对该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病情的有效控制,提高患者满意度,效果优于只行常规护理的患者(P<0.05)。结论针对放射性肺炎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可加快患者肺功能恢复,提升患者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三甲综合医院X线放射检查中陪检者穿戴防护用品的情况,为降低陪检者的受照剂量提供技术依据和解决方案。方法于2019年11月,选择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某三甲综合医院放射科放射检查(X线和CT检查)过程中在检查机房内陪护的陪检者6 535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被提醒及指导分为未被提醒组(A组)2 126人次,被提醒穿戴组(B组)2 181人次,被提醒并指导穿戴组(C组)2 228人次,对防护用品穿戴情况(是否穿戴、穿戴是否完整)和不穿戴原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A、B、C组陪检者防护用品的穿戴率分别为35.00%(744/2 126)、85.19%(1 858/2 181)、91.02%(2 028/2 228);完整穿戴率分别为15.00%(319/2 126)、54.79%(1 195/2 181)、88.00% (1 960/2 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969.06,P<0.01)。急诊、门诊、住院患者陪检者放射防护用品不规范穿戴的分别占47.39%(1 450/3 060)、28.63%(876/3 060)、23.99%(734/3 060)。拒绝穿戴防护用品的陪检者523人次,原因主要为担心患者病情情绪激动(33.8%,177/523)、病人病情紧急来不及穿戴(32.5%,170/523)。结论放射工作人员的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陪检者放射防护用品正确穿戴率,可减少陪检人群放射照射量。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放射性肺炎治疗中应用综合性护理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本院近两年收治的胸部肿瘤患者中选择90名自愿参与本次实验的患者,为确保实验结果的真实性,本次实验分组的标准以患者自愿为主,只要一组人数达到45名,则剩余人数主动归于另一组。在本次实验过程中,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接受综合性护理内容,而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常规性护理内容,统计两组患者实验过后的数据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相比较而言,研究组患者在综合性护理的干预下,其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过程和效果也十分满意;而对照组在常规性护理下,其整体治疗效果与研究组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两组之间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精度提升临床中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例腹部肿瘤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主要患有胃癌、肝癌、胰腺癌等,均符合入组标准,并接受图像引导放射治疗,使用锥形束CT计算放射治疗的误差情况。结果:在进行精确度检查的观察中,左右方向(x)、头脚方向(y)和前后方向(z)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差情况,其中前后方向(z)的误差较大,头脚方向(y)次之,左右方向(x)误差最小。结论:通过在提升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精度临床中应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的应用价值,可对临床疗效的提升提供重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