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总结颈枕区融合术的并发症,探索其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2003年1月颈枕区融合318例忠者,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43例。298例获得随访,随访1年6个月~18年,平均6年8个月。单纯融合组分别应用枕骨骨瓣翻转、自体髂骨融合。融合内固定组依据疾病类型选择适当的融合方法,以及恰当的内固定器械。结果:单纯融合级45例,并发症11例,发生率24.4%,融合内固定组273例,并发症32例,发生率为11.7%,差异显著(X^2=5.16,P<0.05)。融合内固定组Cervifix利Axis螺钉方向不佳分别占固定侧块螺钉的0.73%和4.08%,差开显著(X^2=9.35,P<0.01)。神经根损伤分别为0.49%和3.40%,差异显著(X^2=8.67,P<0.01)。螺钉退出分别为0.24%和3.06%,差异显著(X^2=9.70,P<0.01)。椎动脉损伤分别为0.24%和1.70%,差异显著(X^2=4.30,P<0.051。结论:颈枕区融合术可发生多种并发症,恰当的处理预后良好。熟悉解剖、掌握技巧是减少并发症的前提,正确内固定系统的选择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非离断式前入路胰腺上区淋巴结清扫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期间,先后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和浙江省肿瘤医院腹部肿瘤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1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经胃镜及活检均证实为胃腺癌;其中男24例,女17例;中位年龄57.7(35.0~82.0)岁;中位体质指数22.6(17.5~29.6)kg/m2。均在胃癌根治术中采用十二指肠非离断式前入路进行胰腺上区淋巴结清扫。结果全组41例患者均成功实施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无中转开腹。全组手术时间(174.4±28.3)min;完成胰腺上区淋巴结清扫时间(38.5±8.8)min,术中出血量(94.4±51.3)ml。淋巴结清扫数目(38.5±7.7)枚,其中胰腺上区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6.9±4.6)枚。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5.4±2.0)d,术后住院时间(10.2±2.2)d。术后均未出现大出血、吻合口漏、腹腔感染和胃瘫等相关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采用十二指肠非离断式前入路进行胰腺上区淋巴结清扫,安全可行。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清扫效果、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3-2021.3月期间收治的11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及对照组59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组接受胸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淋巴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生活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淋巴结清扫情况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与对照组相当(P>0.05);经治疗后发现,两组生活质量均有改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胸腔镜手术不仅可以收获理想的治疗成效,还能够帮助患者术后更快的恢复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侧颈淋巴结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复发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9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PTC CLN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CLNM数目临界值,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侧颈淋巴结复发的高危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侧颈淋巴结的复发风险。结果245例患者中,侧颈淋巴结复发32例,因甲状腺癌死亡4例。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长径、腺外侵犯和CLNM数目>3枚均是影响患者侧颈淋巴结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侧颈淋巴结复发是无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预测侧颈淋巴结复发的列线图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90。结论基于侧颈淋巴结复发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有助于早期发现侧颈淋巴结复发的高危患者,指导临床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侧颈淋巴结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复发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9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PTC CLN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CLNM数目临界值,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侧颈淋巴结复发的高危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侧颈淋巴结的复发风险。结果245例患者中,侧颈淋巴结复发32例,因甲状腺癌死亡4例。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长径、腺外侵犯和CLNM数目>3枚均是影响患者侧颈淋巴结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侧颈淋巴结复发是无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预测侧颈淋巴结复发的列线图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90。结论基于侧颈淋巴结复发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有助于早期发现侧颈淋巴结复发的高危患者,指导临床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颈淋巴结结核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将48例多发淋巴结结核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予全身抗结核治疗,实验组予异烟肼+利福平冻干粉针(维夫欣,重庆华邦制药)+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破溃者彻底清除坏死物后,填充浸泡利福平注射液药液纱条。刘照组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口服治疗,实验组25例;对照组23例.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2.0%.对照组64.2%。实验组8例破溃淋巴结均治愈。结论利福平冻干粉针抗结核同时配合局部淋巴结治疗,能取得满意疗效。
简介:摘要局部进展期胃癌规范化淋巴结清扫(D2)范围是胃癌外科治疗最重要的质控指标。超出标准淋巴结清扫范围是否能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仍存争议。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不属于D2淋巴结清扫范围,但是对伴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病例,新辅助化疗后采取D2+手术可以使患者获得较好的远期生存。肠系膜上静脉旁淋巴结(No.14v)被认为是区域淋巴结,No.14v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接受D2+淋巴结清扫,其预后明显优于仅接受D2根治术的患者。No.14v不包括在D2淋巴结清扫范围内,但是对临床诊断No.6淋巴结转移的病例,推荐采取D2+淋巴结清扫。脾门淋巴结(No.10)也不属于D2淋巴结清扫范围,当肿瘤浸润胃大弯侧,可以采取D2+脾切除或No.10淋巴结清扫。胰头后组淋巴结(No.13)同样不属于D2范围,但是远端胃癌侵犯十二指肠时,其转移率明显增高,也建议采取D2+淋巴结清扫。清扫肝总动脉后方淋巴结(No.8p),可以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但是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在围手术期治疗和微创时代,建议对cT3~4N1M0病例采取腹腔镜D2淋巴结清扫,对cT3~4N2~4M0期病例采取SOX新辅助化疗+D2手术+术后SOX辅助化疗模式。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手术团队的经验,采取开放或腹腔镜D2+手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癌手术颈部V区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9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外科和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例行经胸经口联合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和中央区及颈侧区淋巴结清扫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资料。两例均为女性患者。术前甲状腺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均经细针穿刺病理确诊,术前完善彩超、CT及喉镜等检查。结果两例手术均在腔镜下顺利完成,例1颈部V区检出1枚淋巴结,未见转移淋巴结。例2颈部V区检出7枚淋巴结,两例术后均未出现肩部功能障碍。结论两例腔镜甲状腺癌手术颈部V区淋巴结清扫是安全并可行的,后续需增加病例数量后进一步分析,并逐渐推广此术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lymph node posterior to right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LN-prRLN)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手术清扫LN-prRLN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同一治疗组收治的140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LN-prRLN区清扫,观察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N-prRLN转移的高危因素,同时收集另外171例未行LN-prRLN区清扫(对照组)病例资料作为对照,对比右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淋巴结总数,分析LN-prRLN区淋巴结转移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140例中,右颈淋巴结转移率为64.3%(90/140),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63.6%(89/140),LN-prRLN区域淋巴结转移率17.9%(25/140)。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1 cm、肿瘤多发、包膜侵犯、临床淋巴结分期cN1、Ⅵ-1区及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与LN-prRLN转移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包膜侵犯(OR=4.599,P=0.037)及颈侧区淋巴结转移(OR=3.505,P=0.036)是LN-prRLN转移的危险因素。对照组的右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总数(10.9±6.1 vs 5.3±3.6)枚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63.6% vs 45.4%)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患者右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高且LN-prRLN区淋巴结转移占比大,应常规清扫LN-prRLN来保证清扫的完整性与彻底性,最大程度降低术后因残余淋巴结复发转移而行二次手术的可能。当肿瘤>1 cm、肿瘤多发、包膜有侵犯、临床淋巴结分期cN1、Ⅵ-1区及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时,更应当重视LN-prRLN的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