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世纪初,“帝国主义”是人们进行理论探讨和政治斗争的焦点: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化”又成为各种理论和战略相互冲突的焦点。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新变化。这些变化不仅改变了东西方政治力量的对比,而且对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发展。”(《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6页)只有从历史与理论、现实和未来的结合上.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对社会主义的影响进行科学分析,才能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我们对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简介:<正>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虽然“对资本主义生产极其重要”,可是,自从马克思发现并说明了这一规律之后,人们对它的作用的进一步阐释和研究却很少。唯一的例外是希法亭在《金融资本》中运用这一规律说明了垄断资本的产生。这是对马克思经济学原理的创造性的运用。但是由于他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别是没有看到利润率下降在各个生产部门是不均衡的,因而没能讲清楚利润率下降规律和平均利润率规律在垄断资本形成过程中各自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本文想就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一些探讨。作者的一些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希
简介:改造小农经济是世界各国在转型期共同面对的一个实践难题。英国作为世界上最早确立农业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行国,自耕农的消亡是一个受到多种综合因素作用的经济淘汰和转化过程,除了圈地运动之外,囤购土地、国家立法、对外战争、大工业的冲击、人口结构以及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等因素也都产生过重要影响。英国农业革命的成功得益于土地所有权的重大变革,“圈地运动”的实质是把分散的地块合并起来,并把公有的田地分为彼此完全独立的密集大地产,而以资本主义雇佣制大农场为主要特征的“英国式道路”则是通过资本的集中进行的。当代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是自营农场占主导地位,农业的资本化、企业化经营势必造成大农场排挤小农场的现象,农业资本参与利润率平均化的规律与国家保护农业政策是并行不悖的。
简介:本文主要探讨了身份如何在媒体充斥的晚期资本主义世界中发挥作用,以及应该如何培养抵抗商品化逻辑的身份。文章首先探讨了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与消费社会》以及德勒兹和瓜塔里的《反俄狄浦斯》这两部作品对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之间关系的分析,并指出了两部作品之间的矛盾之处。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拉康及后拉康的精神分析及视觉文化理论进行分析,作者进一步指出,晚期资本主义视觉文化的形成和瓦解速度越来越快,使得个体获得和解除身份的速度也随之加快。最后,文章对三种激进的精神分裂症式的政治行动者进行了评论,并在一般意义上探讨了精神分裂症式的政治行动对于抵抗晚期资本主义逻辑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