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2型固有淋巴细胞(group 2 innate lymphoid cells, ILC2s)是一种新型固有免疫细胞,ILC2s与T细胞类似,可以分泌Th2型细胞因子,并启动、维持2型免疫反应,因此又被称为介于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间的跨界免疫细胞。近年来随着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的暴发,病原病毒引发的感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医疗卫生领域的难题。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案一直是研究者讨论的热点问题。ILC2s作为先天固有淋巴细胞家族的一员,可以参与2型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并且还能够激活免疫活性,在组织损伤修复以及机体防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病毒攻击人体过程中,ILC2s能够参与免疫反应,在病毒免疫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围绕ILC2s在病毒侵染机体过程所起到的防御性作用进行综述,为阐述ILC2s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本地区育龄妇女孕前、孕早期血清学感染性疾病的感染情况,为做好优生优育工作和预防孕期宫内感染降低出生缺陷,避免不良妊娠结局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12月在本院进行孕前检查的5789例、孕早期检查的7310例育龄妇女的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检测结果,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3099例育龄期妇女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检查总阳性率为13.97%。感染率最高的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是11.82%;其次是梅毒螺旋体(TP),阳性率为1.08%;阳性率最低的是丙型肝炎(HCV),为0.05%。孕早期妇女与孕前妇女各检测项目阳性率相比较,除CMV-IgM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01)外,其余项目阳性率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重视对育龄期妇女的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检测工作,采取积极的干预和治疗措施,保护妇女健康,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究与分析免疫学与传统方法在检验感染性疾病甲肝乙肝上的差异,从而普及免疫学方法在感染性疾病的检测中的应用,以此提高该类疾病的确诊率。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来我院就诊的感染性疾病甲肝乙肝患者200例,其中甲肝90例,乙肝110例,随机选取45例甲肝患者和55例乙肝患者为A组,其余100例为B组,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将两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A组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检验,B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检验。结果A组检出甲乙肝人数比例分别为38%、49%,B组检出甲乙肝人数比例分别为12%、23%,A组检测出甲肝乙肝的人数及比例均比B组检测出甲肝乙肝的人数及比例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免疫学检验感染性疾病甲肝乙肝的检出率高,能够减少漏诊,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18 年 9月 -2019 年 11月收治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 108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 54例。观察组实施微生物检验 ,并选择适宜的抗生素治疗 ;对照组未进行检验 ,仅由医师根据临床经验及患者症状进行抗生素治疗。比较 2组诊断准确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 96.30%高于对照组的 79.6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4.44%高于对照组的 7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应用微生物检验 ,能提高诊断准确率 ,且有助于确定病原菌的敏感抗生素 ,可有效控制感染。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感染性疾病治疗中激素和免疫调节剂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出本科室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64例严重脓毒症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I与试验组II均32例,试验组I运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治疗,试验组II运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试验组I和试验组II患者治疗后的PCT、CRP水平,试验组II比试验组I低,差异均显著(P>0.05);对比试验组I和试验组II患者治疗后的APACHE-II、SOFA评分,试验组II比试验组I低,差异均显著(P>0.05);试验组I患者治疗后死亡17例,死亡率为53.1%;实验组II患者治疗后死亡13例,死亡率为40.6%;实验组II的死亡率比实验组I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感染性疾病治疗中激素和免疫调节剂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值得推行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基层门诊小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12月我院门诊接诊的7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分为感染组及非感染组,对两组病例同时检测血常规及超敏CRP,将血常规中的WBC及PCT与hs-CRP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血常规中的WBC及PCT经统计学处理p>0.005,无统计学差异;而CRP检测数值两组间p<0.005,有统计学差异,表明末梢血CRP检测在基层门诊对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结论hs-CRP是基层医疗机构门诊理想的感染初筛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病例,分析降钙素原(PCT)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细菌感染组(其中22例一般感染,18例重症感染)和30例病毒感染者,使用胶体金测定法进行PCT检测,同时,对30例健康对照者也做PCT水平比较。结果以0.5g/L为阳性阈值,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为92.5%(37/40),病毒感染者PCT阳性率为13.3%(4/30),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一般感染组、重症感染组和对照组PCT水平分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PCT水平检测适用于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和诊断鉴别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中,并且,血清PCT水平检测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和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常规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感染性疾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感染性疾病受检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均开展血常规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比较两组受检者各项检测指标、三种检测方式的感染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受检者的血清Hs-CRP、中性粒细胞数水平以及白细胞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健康体检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受检者采取联合检测能够提高阳性检出率,与单一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血常规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能够明显提高感染性疾病检出率,应用价值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