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林业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属于薄弱行业,其生产力基本上仍处于较原始的手工操作。造成林业经济落后的原因源远流长,与几十年来的管理模式和体制有很大关系,但归根到底是思想制约着林业经济的发展。因此,解放思想再讨论的学习热潮,就是针对那些束缚和阻碍改革发展的落后思想、观念的一次“洗脑”活动。七坡林场在改革开放的商海里左冲右突,似乎至今仍未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子。只有把职工的思想统一起来,抓住机遇,寻找到一个突破口,才能实现林场的跨越式发展。阻碍发展的思想根源1.胆子不够大。林场老的管理模式沿用了几十年。改革开放后也放胆上了几个项目,但几乎都以失败告终,有的甚至成了包袱。有了前面的教训,许多人开始担心害怕,加
简介:虽然不能一概否认全球化(可能)带来的一些环境惠益,但并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与其所造成的损失成正比.无论使用定量或定性的方式,现行可用的指标都表明,印度从整体上日益走向一种生态不可持续的发展,无数的民众面临着日趋严重的环境危机.对此,根本性的应对方案或出路在于向一种“激进的生态民主”的转型:在这个社会中,每个公民都有权利和充分的机会参与到关系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决策中,而所有决策建立在生态永续和人人平等这两大原则的基础之上.无疑,这种激进生态民主需要在治理结构与方式上发生巨大的转变,必将会遭遇到既存政治和企业权力的抵制.但许多迹象显示,这一转变在印度的未来几十年里是有可能发生的.
简介:通过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走出了一条水土保持产业化开发的新路,截至2005年底,丰村小流域完成营造水土保持林156.9hm^2(含补植127.5hm^2),保土耕作45.4hm^2,封禁治理1027.6hm^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34km^2,治理程度达83.44%,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1678t/km^2.a降低到500t/km^2.a,小流域水保措施蓄水能力71.07万m^2/a,拦泥沙能力达3.55万t/a,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草覆盖率达81.04%。主要做法是:成立机构、落实专人专管,因地制宜、精心规划,制定措施,全面开展综合治理。
简介:风水蚀复合区是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一部分。区域的东面与南面毗邻水蚀地貌形态,东南界为沙漠化土地发生、发展的东南界;区域的西面与北面与风蚀地貌形态接壤,西北界为旱作农业的西北界。复合区包括74个县(旗),面积42.77万km^2,总人口2400万(2004年)。主要生态问题为:沙漠化持续发展,沙尘暴频发;土地退化严重,承载力急剧下降;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复合区水土流失的主要特点表现为风水蚀在时间上交错,空间上叠加。受侵蚀营力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制约,水土流失类型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2000年水土流失面积26万1517.35km^2,占全区土地面积的61.14%;复合区每年流失土壤11.97亿t,其中水力侵蚀量5.55亿t,风力侵蚀量6.42亿t。近20多年来,复合区大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有所减少,侵蚀强度有所降低。随着国家加大生态建设的力度,预计在未来的十到几十年,复合区的水土流失态势将呈现逐步逆转的趋势,但局部的水土流失状况依然很严峻。风水蚀复合区水土流失治理要以预防为主、保护领先为原则,生物措施、农业技术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综合治理,把国家的生态需求与农户的经济需求相结合,依法协调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注重科学研究,提高科技含量。根据风水蚀复合区现状,提出了一些治理工程项目,主要包括复合区黄河粗泥沙综合治理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将大大减少进入黄河的粗泥沙量,风水蚀复合区水土流失状况可以得到改善。
简介:<正>最近,我同有关部门的同志到陕西省的榆林地区和延安市,就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问题作了一些调查,感到他们的经验、做法很好,效果显著,颇受启发。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带。过去这里生态环境恶劣,风沙危害极其严重,大片农田、牧场和村庄被流沙侵蚀,建国初期林草覆盖率仅为1.8%。由于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极为缓慢,群众生活困难。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榆林地区在国家的支持下,坚持不懈地开展固沙治沙,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到1996年底,沙区造林保存面积达1460万亩,林草覆盖率达到38.9%,沙漠腹地营造万亩以上的成片林165块,建成总长1500公里的4条大型防风
简介:2010年我国肉类总产量7779.25万t、牛奶总产量3575.62万t、禽蛋总产量2762.74万t,分别是1980年的6.58、31.34及10.77倍;人均肉类总产量59.11kg、牛奶26.67kg、禽蛋20.60kg,分别是1980年人均总产量的4.84、23.07及7.93倍;畜牧业总产值20825.7亿元,占我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0%。2009年我国生猪、蛋鸡和奶牛规模养殖比例分别为61%、79%和42%,畜牧业正由传统的农户散养向集约化饲养转变,即由过去的分散经营、饲养头数少、主要分布在农区转变为现在的集中经营、饲养头数多、分布在城市郊区或新城区,并涌现出温氏、罗牛山、新五丰、雏鹰农牧、河南牧源、新希望、中粮、雨润、双汇、六和等优秀的大型畜牧集团公司。与传统的农户散养不同,集约化养殖畜禽粪便产生量大,而且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大中型养殖场80%分布在人口集中、水系发达的大城市周边和东部沿海地区,大量而集中的畜禽粪便未经妥善处理就直接排入环境,对水体、农田和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并危及畜禽和人体健康。同时,畜牧业温室效应也已成为新的焦点,200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畜牧业长长的阴影-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案》指出,若将畜牧业饲料生产用地及养殖场土地占用引起的土地用途变化考虑在内,全球畜牧业所排放CO2、N2O、CH4和NH3分别占人类活动排放总量的9%、65%、37%和64%,按CO2当量计算,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占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8%,畜牧业已成为造成气候变化的最大威胁。在此背景下,集约化的畜禽养殖企业能否解决好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保问题,既关乎企业的生存,又关系到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大型畜禽养殖企业武汉银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例,解析其粪污治理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历程,评估其综合效益,并对该模式予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