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在亚砷酸钠(NaAsO2)致人正常肝细胞(L-02细胞)氧化损伤过程中的作用,为砷致肝损伤的氧化损伤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L-02细胞,分别以0(对照)、25、50、75、100、125、150 μmol/L NaAsO2处理细胞24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根据细胞存活率计算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以IC50的0、1/8、1/4、1/2倍剂量NaAsO2处理L-02细胞进行分组实验。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L-02细胞中和细胞核内Nrf2信号通路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氧化酶-1(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25、50、75、100、125、150 μmol/L NaAsO2组的L-02细胞存活率[(69.53 ± 0.06)%、(41.33 ± 0.08)%、(23.65 ± 0.04)%、(26.51 ± 0.04)%、(31.63 ± 0.01)%、(26.24 ± 0.02)%]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0 ± 0.00)%,P均< 0.05];细胞存活率的IC50为40 μmol/L,分组实验的NaAsO2剂量分别采用0(对照)、5、10、20 μmol/L。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5、10、20 μmol/L NaAsO2组L-02细胞中Nrf2、HO-1及L-02细胞核内HO-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均< 0.05);10、20 μmol/L NaAsO2组L-02细胞中GPx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均< 0.05),L-02细胞核内Nrf2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均< 0.05);5 μmol/L NaAsO2组L-02细胞核内NQO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 < 0.05)。结论NaAsO2对L-02细胞中Nrf2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有影响,其致L-02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Nrf2信号通路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卡马西平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易感基因类型。方法收集1例由卡马西平诱发的TEN患者临床资料,抽外周血提取DNA,应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卡马西平易感基因位点HLA-A*31:01(rs1633021)、HLA-B*58:01(rs3095318)、HLA-B*15:02(rs3909184)和HLA-B*15:02(rs2844682)。结果患者女,40岁,汉族,因口周红斑水疱7 d,泛发全身4 d就诊。患者出现皮损前曾应用卡马西平1个月。基因检测显示,HLA-B*15:02阴性,HLA-A*31:01阳性。结论本例中国汉族卡马西平致TEN患者HLA-A*31:01阳性。
简介:摘要:目的 掌握今年来开州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卫生部门和水利部门制定相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要求采集和检测水样,按照GB/T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进行水质评价。结果 2016年—2019年共检测水样1344件,总合格1043件,总合格率77.60%。各年合格率为73.21%、77.38%、78.27%、81.55%,枯水期合格率(83.78%)高于丰水期合格率(71.43%),饮水主要污染指标是微生物指标和消毒指标。结论 开州区饮用水水质合格率逐年上升,但微生物指标及消毒剂指标合格率较低,仍存在饮水安全隐患,存在着引发传染病的风险,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治理。
简介:摘要目的预测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刺突蛋白的抗原表位,分析刺突蛋白的变异规律。方法从基因库(GenBank)和全球共享禽流感数据倡议组织数据库下载2019-nCoV的基因序列(截至2020年3月4日)。应用ClustalW、MEGA 7.0、免疫表位数据库等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刺突蛋白潜在的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表位,分析比较刺突蛋白的变异在表位区与非表位区的特点。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刺突蛋白有130个潜在表位,包括25个线性B淋巴细胞表位、18个非线性B淋巴细胞表位、71个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Ⅰ类限制性T淋巴细胞表位和16个HLA Ⅱ类限制性T淋巴细胞表位。S404-426肽段有较高的抗原性,且在中国的人群覆盖率达73.4%。与1月31日之前的2019-nCoV刺突蛋白相比,其在1月31日之后的变异频率在非表位区(15.4%比21.7%)和表位区(6.2%比8.7%)都有所增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2019-nCoV刺突蛋白有多个抗原表位,为2019-nCoV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刺突蛋白的变异有增加趋势,需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7至2019年秦皇岛市沿海各浴场海蜇蜇伤的分布情况及构成特点,为海蜇蜇伤的防控、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与分析2017至2019年暑期(7月至8月)秦皇岛市沿海各浴场海蜇蜇伤者的年龄、性别、蜇伤时间、受伤部位、首发症状、蜇伤时在海中游玩时间等资料。结果秦皇岛市沿海各浴场2017、2018、2019年海蜇蛰伤人数逐年递减,3年分别为1 890、492、171例;其中浅水湾沿线和东山浴场蜇伤人数较多〔2017年分别占60.90%、35.08%,2018年分别占24.39%、64.23%,2019年分别占16.96%、16.42%〕。每年海蜇蛰伤者的性别、年龄分布无明显变化〔2017年男性占57.99%,中位年龄13(8,31)岁;2018年男性占63.21%,中位年龄25(8,29)岁;2019年男性占59.65%,中位年龄12(7,31)岁〕。蜇伤部位主要为下肢(下肢受伤的比例:2018年为46.54%,2019年为45.61%),其次为上肢(上臂、肘、前臂)、躯干等;首发症状以疼痛居多(2018年为89.43%,2019年为38.29%),其次为皮疹(2018年为64.43%,2019年为59.43%)、麻木、水泡等。蜇伤事件主要发生在13:00~17:59(2018年、2019年该时间段蜇伤事件占比分别为68.09%、52.63%)。结论秦皇岛市沿海浴场海蜇蛰伤主要分布在浅水湾沿线和东山浴场,应重点加强该海域的管理,同时加大科普宣传和医疗救护,以预防高峰时段及相关浴场的海蜇蜇伤事件。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杭州市2017—2019年登革热流行特征及疫情处置情况,比较输入和本地疫情差异,为制定登革热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7—2019年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比较输入病例与本地病例的流行特征、登革病毒分型、核心区布雷图指数及成蚊叮咬指数及持续时间。结果2017—2019年共报告登革热输入病例213例,本地病例1 210例;输入病例以30~<40岁及20~<30岁的人群为主,分别占34.74%和26.76%,本地病例以≥60岁及50~<60岁人群为主,分别占21.07%和17.85%。各月份均有输入病例报告,本地病例高峰在8—10月。输入病例4种登革病毒血清型别均有检出,本地病例2017年主要为Ⅱ型病毒株,2018、2019年均为Ⅰ型病毒株。输入病例分离株包括Ⅰ、Ⅱ、Ⅲ和Ⅳ型,分别占55.28%、29.19%、12.42%和3.11%。应急处置后,核心区3 d的布雷图指数和叮咬指数达标率分别为62.77%和76.96%,8 d的达标率分别为77.46%和83.64%;输入病例核心区持续时间较本地病例核心区短(χ2=55.473,P<0.05)。结论杭州市登革热输入与本地病例高危人群不完全重合,本地核心区响应和适应机制不够及时。今后应持续加强输入病例检测,加强对本地病例核心区蚊媒的控制。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9年云南省曲靖地区手足口病(HFMD)病原学特征。方法采集曲靖地区2019年HFMD患儿的粪便样本,从粪便悬液中直接提取病毒RNA,先用MD91/OL68-1引物扩增肠道病毒(EV)VP4区基因并测序,序列在GenBank确定病毒型别,用各型病毒的相关引物扩增病毒VP1区全序并测序,通过肠道病毒在线定型工具(Enterovirus Genotyping Tool Version 0.1)进行病毒型别初步鉴定,之后计算与原型株的核苷酸相似性并进行基因进化树分析定型。结果470份样本中共检测到62株EV毒株,总阳性检出率为13.19%,其中EV-A组病毒42株(8.94%),EV-B组病毒9株(1.91%),EV-C组病毒11株(2.34%),全为脊灰病毒1型疫苗株(Sabin株),未检测到肠道病毒71型(EV-A71)和EV-D组病毒。检出率较高的病毒依次为柯萨奇病毒A10型(CV-A10,4.47%,21株)、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2.55%,12株)、脊髓灰质炎病毒1型疫苗株(2.34%,11株)和CV-A6(1.70%,8株)。结论2019年云南省曲靖地区儿童HFMD病例的主要病原是CV-A10、CV-A16和CV-A6,未检出EV-A71。与往年国内其他省份相比,曲靖地区2019年HFMD病原体已经发生改变,今后要加强对CV-A10、CV-A16和CV-A6等病原的实验室监测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国6~15岁儿童的超重和肥胖2009至2019年的变化。方法回顾2009年“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年至2010年)、2017年“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年至2019年)两个全国多中心儿童流行病学调查数据,选取两次流调中地域、性别、年龄均匹配的北京和天津(北部地区)、浙江(东部地区)、广西(南部地区)4省、市、自治区共14 597对6~15岁儿童为研究对象,以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相关数据为参考标准判定超重与肥胖,利用最小均方算法计算体质指数标准差比值,通过t检验、χ²检验等分析其超重率和肥胖率在10年前后的变化。结果两次流调中14 597对儿童中男7 721对、女6 876对,年龄(10.7±2.5)岁。体质指数标准差比值(BMISDS)在10年前后分别为0.39±1.24和0.36±1.31、总体肥胖率分别为11.9%(1 733名)和12.4%(1 813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总体超重率由17.1%(2 496名)升至19.1%(2 781名)(χ²=18.657,P<0.01),年平均增长速度为0.20%。东部地区BMISDS从0.10±1.07增长至0.19±1.22(t=-4.095,P<0.01),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增长3.8%(202名)和3.1%(169名)(均P<0.01);10年前后北部地区BMISDS和肥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超重率由20.5%(1 233名)增长至22.8%(1 365名)(χ²=7.431,P<0.01);南部地区BMISDS从0.30±1.19显著下降至0.09±1.25(t=1.426,P<0.01),肥胖率从9.8%(315名)降至7.9%(256名)(χ²=6.46,P<0.05),超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男孩在近10年间肥胖率由16.4%(1 265名)增长至18.2%(1 407名)(χ²=8.997,P<0.01),超重率由18.0%(1 393名)增长至20.5%(1 579名)(χ²=14.26,P<0.01),整体超重+肥胖率由34.4%(2 658名)增长至38.7%(2 986名)(χ²=29.859,P<0.01),8~11岁年龄段的体重问题尤为显著(均P<0.01)。女孩肥胖率由6.8%(468名)降至5.9%(406名)(χ²=4.546,P<0.05),超重率由16.0%(1 103名)增长到17.5%(1 202名)(χ²=5.006,P<0.05),整体超重+肥胖率由22.8%(1 571名)增长至23.4%(1 608名)(χ²=0.53,P>0.05)。结论2009至2019年中国儿童及青少年肥胖率增长速度减缓,但超重率仍呈上升趋势,整体超重+肥胖人群基数继续扩大,尤其是肥胖中、高风险地区,围青春期男孩的体重问题尤为突出。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肥胖流行现状差异显著且存在各自特点,需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防控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9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NNDRS)乙型肝炎(乙肝)报告情况和质量。方法下载2019年全国200个乙肝监测试点NNDRS报告的乙肝个案调查表和附卡,计算附卡有效填写率;根据附卡信息,按照乙肝诊断标准(WS 299-2008)对报告乙肝进行复核,用Kappa检验评价报告与复核分类的一致性;分析导致分类不一致的原因。结果2019年NNDRS中200个乙肝监测点共报告乙肝64 686例,急性、慢性和未分类乙肝分别为5.8%、92.4%和1.8%。报告乙肝总发病率为56.7/10万,其中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为3.3/10万,慢性乙肝报告发病率为52.4/10万。报告病例平均年龄为47(47±15)岁,64.4%为男性。ALT平均水平为214.2(214.2±1 253.4)U/L。报告病例中50.6%(32 722)为农、林、牧、渔和水利业生产人员。东、中、西部地区报告乙肝发病人数的比例分别为42.5%(27 501)、22.1%(14 315)和35.4%(22 870)。报告乙肝复核分类总一致率为58.8%,Kappa=0.15;对于能够明确乙肝分类的39 271例急性和慢性乙肝,复核分类总一致率为96.9%,Kappa=0.73。病例分类不一致的原因中附卡信息缺失占94.5%(24 267/25 681)。结论监测地区乙肝分类诊断能力提高,但NNDRS中乙肝病例报告卡附卡有效填写率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