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 广西玉林537000)
胃肠镜检查是发现和诊断消化道疾病最常用、最可靠的方法之一。因胃肠镜检查器械需要经口腔或肛门进入人体内,所以,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恐惧,以及肉体上的痛苦及不适感。现如今,随着舒适化医疗概念的提出,对胃肠镜检查的舒适需求也日益增加。于是,无痛胃肠镜检查应运而生。
那究竟什么是无痛胃肠镜检查?它适用于什么样的人群?做之前需要什么准备?又有什么风险?下面的文章,让我们来聊一聊吧。
首先,无痛胃肠镜检查是指由专业麻醉医生使用镇静药物和(或)麻醉性镇痛药及相关技术等,消除或减轻患者在胃肠镜检查或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主观痛苦和不适感,尤其是消除患者对检查的恐惧焦虑感,提高患者对胃肠镜检查的接受程度。毕竟,在看到一根又长又粗的胃镜管子即将经过口腔插进胃里,大部分患者对此都难免会有紧张、焦虑和恐惧的心理,导致在检查过程中发生咳嗽、恶心呕吐、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甚至进一步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跳骤停等严重并发症。还有部分患者因不能耐受和配合最终无法进行胃肠镜检查,从而使内镜医师无法明确诊断和治疗相关消化道疾病。而结肠镜检查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疾病的诊疗中,肠镜经肛门进入至回盲瓣结束,操作时间一般较胃镜长,刺激较强,尤其肠管注气及被牵拉可引起恶心、疼痛,甚至肠袢或肠痉挛等,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部分患者因此恐惧结肠镜检查而延误病情。无痛胃肠镜的目的就是消除或减轻患者的这些焦虑和不适,提高患者对于内镜操作的耐受性和满意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在胃肠镜检查操作过程中发生损伤和意外的风险,为消化内镜医师提供最佳的诊疗条件。
那么,无痛胃肠镜检查适用于什么样的人群呢?
麻醉和很多事情一样,也是讲究你情我愿的,不能强买强卖,所以,无痛胃肠镜检查适用于所有因诊疗需要并愿意接受无痛胃肠镜麻醉,对消化内镜诊疗心存顾虑或恐惧感、高度敏感而不能自控的,以及需要操作时间较长、操作复杂的胃肠内镜诊疗操作技术,在经过专业麻醉医生评估后,一般身体情况良好,且没有麻醉禁忌症的患者。
对于本身合并有诸多其它疾病的患者,如因为病情诊断治疗确实需要,如病情处于稳定状态的,也可酌情在麻醉医生密切监测下实施。当然,这种情况的麻醉风险肯定会比平常人高。所以,需要医生和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权衡利弊后才能决定。
说了适应症,下面说说禁忌证。首先,就是有常规胃肠镜操作禁忌证或拒绝麻醉的患者。第二,美国麻醉医生麻醉协会麻醉评级为ASA 评Ⅴ级的患者。再者,患者有未得到适当控制的可能威胁生命的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肺部)疾病,比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心力衰竭以及急性呼吸道感染(目前有咳嗽、咳痰的)、哮喘发作期、活动性大咯血等,以及肝功能障碍(Child-Pugh 评级C级以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伴休克、严重贫血、胃肠道梗阻伴有胃内容物潴留,因为,这一类病人如果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生呕吐、误吸,进而导致窒息的风险更高。其次,如果患者无陪同人员或监护人者,以及有已知的麻醉药物过敏及其他严重麻醉风险者,也不建议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
另外,还有一些相对的禁忌证,也不能草率的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比如:有明确困难气道的患者如张口障碍、颈颏颌部活动受限、类风湿脊柱炎、颞颌关节炎等患者;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者(如脑卒中、偏瘫、惊厥、癫痫等);有药物滥用史(特别是正在吸毒的患者、滥用安眠药的患者)、年龄过高或过小(药物个体化差异明显,麻醉镇静药耐受程度低)、病态肥胖以及确诊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容易在使用麻醉镇静药物后出现严重呼吸道梗阻)等患者。以上这些情况属于相对的禁忌证,须在麻醉医生做出评估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评估后如能进行的,必须在麻醉科医师管理下实施麻醉,禁忌在非麻醉科医师管理下实施镇静麻醉,避免出现危及生命的医疗风险。
那么,做无痛胃肠镜检查之前需要什么准备呢?
在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前,需要在找麻醉科医师需要充分的麻醉前评估。具体包括下列内容:
1.麻醉前评估 主要包括患者既往的病史、进行简单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如心电图、胸部X光片),重点判别:①患者是否存在困难气道、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肥胖及其程度、哮喘和未禁食等可能导致无痛胃肠镜检查期间发生严重呼吸系统事件的情况;②是否存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未控制的高血压、严重心律失常和明显心力衰竭等可能导致无痛胃肠镜检查期间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的情况;③是否有胃肠道潴留、活动性出血、反流或梗阻等可能导致反流误吸的情况。
2.麻醉医生还会向你和你的家属或监护人告知具体的麻醉的操作方案,还会解释麻醉的目的和风险,取得你和你的家属或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在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前,一般患者应在检查禁食至少6h,术前禁饮(包括牛奶、含糖饮料以及清水)至少2h。在准备做检查前,可按需服用小于50 ml的黏膜清洁剂。如果患者存在胃排空功能障碍或胃潴留这种情况的,还应适当延长禁食和禁饮时间,必要时需要气管内插管以保护气道,避免检查中反流误吸。
做肠镜检查前的准备则有:肠道准备(推荐饮食准备和口服泻药两种联合)和肠道清洁(服用肠道清洁剂)。具体如下:
1、肠道准备中饮食准备包括提选择低纤维饮食、流质饮食、少渣饮食或是禁食,具体需要根据患者整体身体状况,是否有合并症,个人偏好,安全性和耐受性等,选择个性化的肠道准备措施。
2、饮食调整的时间一般选择在肠道检查前不超过24h,以保证清肠充分。
3、目前国内外一线泻剂是PEG电解质散(即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具有对肠道的分泌和吸收影响少,较少引起水电解质紊乱的优点,服用上推荐分次剂量方案,有:3L分两次剂量方案和2L单次剂量方案。
4、硫酸镁、磷酸钠盐及甘露醇等药物也有助于肠道检查前清洁肠道,但要充分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如肾功能不全不推荐磷酸钠盐。如清肠不充分而致肠镜检查失败可予以补救,推荐于当日或次日再行肠镜,结合上一次失败经验,可采取灌肠或者口服泻药等方式。直至排除无渣清水样便,则为理想清肠效果,不影响肠镜检查。
在准备进行无痛胃镜检查之前,护士一般还会让你口服一支胃镜润滑胶浆,用于消除胃内影响观察的泡沫,同时也有轻微的口咽部表面麻醉作用。在进行操作前麻醉医生、胃肠镜医师及护士会再次询问核实你的身份信息和将要进行的检查操作,避免出现差错。
进入胃肠镜室后,医护人员会根据你是做胃镜,还是肠镜检查引导你摆放好体位,并连接监护设备,鼻氧管吸氧。最后,麻醉医生根据个体化用药原则,以及胃肠镜的诊疗操作对麻醉深度的需求,通过静脉通道边观察边注入麻醉药物,直至达到合适的麻醉深度后,再由胃肠镜医师进行检查。
最后,我们说说麻醉医生在检查中会对患者做怎样的监护,以及对风险防范措施有哪些。
1.心电图监护 麻醉医生会密切监测心率和心律的变化和异常,因为,消化内镜操作无论是否采取麻醉均可能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因此应加强监测,维持良好的心肌氧供与氧耗。并及时处理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相关问题。
2.呼吸监测 麻醉医生还会密切监测患者呼吸频率与呼吸幅度,并注意有无气道梗阻。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变慢变浅,则提示麻醉较深;呼吸变快变深,提示麻醉较浅。如出现反常呼吸,往往提示有气道梗阻,最常见原因是舌后坠,其次是喉痉挛。这时麻醉医生会托起患者下颌解除因舌后坠引起的气道梗阻,必要时会放置口咽或鼻咽通气管,以维持患者气道通畅及氧气供应。
3.血压监测 一般监测患者的无创动脉血压监测即可,间隔3-5 min测量一次。如果是特殊患者(比如合并严重心肺疾病,且检查治疗操作时间较长者)可能还需做有创动脉压监测,即时动态观察血压,避免血压大幅度波动,如若血压降低则及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干预,同时,及时调整麻醉深度。
4.脉搏氧饱和度监测 医生在实施麻醉前即应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并持续至患者完全清醒后。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脉搏氧饱和度主要代表肺的换气功能,但其反映低通气早期不敏感;脉搏氧饱和度下降提示通气功能已明显下降。因此需要严密观察患者呼吸状态。
5.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 医生会利用经鼻和(或)经口导管或经气管导管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并显示其图形的动态变化。该方法能在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前发现低通气状态,从而能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
6.反流与误吸观察 因为麻醉能使胃肠道蠕动减弱,加上某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可能需要大量注气和注水,使胃肠道张力下降。如果患者伴有胃食管交界处解剖缺陷、口咽或胃内大量出血或幽门梗阻等均可增加反流与误吸风险。无论固体或液体误吸入呼吸道均可造成呼吸道梗阻、气道痉挛、吸入性肺不张和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后果。因此医生会采取措施来减少胃内容物和提高胃液 pH值,降低胃内压使其低于食管下端扩约肌阻力以及保护气道等。
做完无痛胃肠镜检查后即可转入麻醉恢复室继续观察。麻醉恢复室会配备专业的麻醉科护士,协助麻醉科医师负责病情监护与记录以及处理相关并发症,直至患者完全清醒。如有消化道少量持续出血,应延长观察时间,直至出血停止,消化内镜医师与麻醉科医师共同评估后方可离院。恢复完全清醒离院前医生或护士会告知患者饮食、活动、用药和随访时间等注意事项,并嘱咐当日不可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并给予文字指导,提供紧急情况联系电话。
以上这些就是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的相关知识,希望能让你对物体胃肠镜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消除疑惑和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