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下颌第一磨牙的根管系统形态复杂多样,其牙根数目及形态均可能发生较大变异。本文报道的1例多根管患者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均存在远中中央根管,且右下第一磨牙近中根同时存在低分叉的Ⅴ型根管。患牙治疗过程中,结合锥形束CT影像学、牙科显微镜、超声治疗仪等辅助手段,完成了多根管的根管治疗及患牙冠部修复,术后18个月复查效果良好。
简介:摘要患儿女性,4岁6个月,因发现视物时头向左歪、面部发育不对称2年余就诊于眼科。患者面部发育不对称,左侧面中1/3高度较右侧短小,左耳畸形,较右耳偏小,眼位正,眼球运动未见明显异常,歪头试验阴性,排除上斜肌麻痹。经颌面外科会诊后明确诊断为鳃弓综合征、侧视症。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患者第一跖骨旋转在足外翻(HV)形成与发展、影像学评估以及手术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以“外翻”“跖骨旋转”“外翻矫正手术”“旋转畸形”以及“hallux valgus”“hallux valgus corrective surgery”“rotational deformity”“metatarsal rotation”等为关键词,分别在万方数据、中国知网(CNKI)以及PubMed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共检索到第一跖骨旋转相关文献共396篇,剔除内容不符、质量较低、重复研究的文献,最终纳入38篇文献进行汇总分析、总结讨论。结果解剖学和影像学研究表明,第一跖骨旋转是HV形成的重要因素,第一跖骨旋转与籽骨的真假脱位密切相关,且与HV术后复发相关。目前,已经使用了多种影像学方法从多平面立体评估和测量第一跖骨的旋转,其中负重CT对第一跖骨旋转的多平面评估进一步揭示了第一跖骨旋转与HV的关系,也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针对HV中的旋转、平移畸形进行手术改良,进而降低了HV术后的复发率。结论第一跖骨旋转在HV畸形的形成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且与HV术后复发相关。对HV的进一步理解、标准化的影像学测量以及手术方法的改进是纠正HV多平面畸形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助产汤对初产妇第一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产科行阴道试分娩的出现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延长或者是活跃期停滞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间苯三酚药物干预,观察组产妇给予益气助产汤与间苯三酚联合干预。观察两组产妇最终的分娩方式、各产程用时、宫颈水肿率、新生儿Apgar总评分以及产妇产后的出血量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初产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初产妇分娩第一产程时间以及总产程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观察组宫颈水肿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P<0.05);两组阴道分娩产妇产中、产后2h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阴道分娩新生儿Apgar总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助产汤可以推进初产妇的第一产程,缩短总产程时间,促进自然分娩,减少产后出血量,且用药安全可靠,具有较大的临床运用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牙髓腔内径大小的改变对牙移动及牙周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建立6种不同髓腔内径的下颌第一双尖牙模型进行比较。分别是①髓腔钙化后髓腔;②髓腔大部分钙化,向内缩减0.5mm;③髓腔小部分钙化,向内缩减0.25mm;④正常牙髓腔;⑤髓腔小部分吸收,向外扩展0.25mm;⑥髓腔大部分吸收,向外扩展0.5mm。加载垂直力160N,计算牙周应力分布及牙的位移。结果在牙齿中央窝垂直加载下,从没有髓腔到髓腔逐渐增大,牙周应力分布与牙齿最大初始位移均增大。结论髓腔内径的改变对下颌第一双尖牙牙周应力分布及位移的改变有明显影响,随着髓腔内径的扩大其牙体牙周组织应力及位移均相应增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产妇第一产程使用非药物阵痛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时间段为 2018.10月 ~2019.10月期间,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 15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组,并按照使用非药物镇痛措施的不同时间段分为观察 A组和观察 B组,每组产妇各 75例,观察 A组产妇在潜伏期开始使用非药物镇痛措施,观察 B组产妇在活跃期开始使用非药物镇痛措施;另选取同期的 75例产妇作为本次实验的对照组,不使用非药物镇痛措施;对比三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和分娩疼痛程度。结果:观察 A组自然分娩率为 93.33%,观察 B组自然分娩率为 90.66%,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 81.33%,观察 A组的自然分娩率最高,(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对比三组产妇的分娩疼痛程度,对照组产妇最高、观察 A组产妇最低,(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非药物镇痛方式在分娩期第一产程的应用,最佳使用时间为潜伏期,能够减轻产妇的疼痛程度,提高自然分娩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