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叉病变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借助X线牙片分析选取的上下颌第一、第二恒磨牙患者分叉病变特点及发病机制。结果420例疑似病例中186例被确诊为分叉病变病变率44.3%。在病变牙位中,以下颌第一恒磨牙和上颌第一恒磨牙发病者最高,分别达到39.2%和33.7%,上颌第二恒磨牙发病率最低。分叉病损、牙周组织病变分叉病变的主要诱发因素,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最低,仅为7.3%。结论35岁以上患者是主要病变人群,且随着年龄则增大,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分叉区由于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致其治疗难度大,失牙率高,建议临床加以重视。

  • 标签: 根分叉病变 X线牙片 牙周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叉病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分叉病变患者34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收治的34例经治疗,治愈30例,有效3例,无效1例。结论对于不同程度的分叉病变可选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但作尽可能彻底的牙周基础治疗仍是其前提。

  • 标签: 根分叉病变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术保留重度分叉病変磨牙并采用联合冠桥或联冦、单冠行冠重建修复临床疗效。方法49颗严重分叉病变达Ⅲ、Ⅳ度下颌磨牙,经牙周基础治疗和规范的管治疗,分割近远中两,然后保留双根或单进行联合冠桥或联冠、单冠重建修复。结果1~5年跟踪随访,重建冠不松动,咀嚼功能恢复良好,有效率93.9%。结论分术并冠重建修复,很适合于经其它方法治疗后,牙周袋仍不能消除重度分叉病变的磨牙,是提高磨牙保存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分根术 根分叉病变 修复
  • 简介:分叉病变是指牙周炎的病变波及多牙的分叉区,在该处出现牙周袋、附着丧失和牙槽骨破坏,可发生于任何类型的牙周炎。其中Ⅱ度分叉病变是临床最常见的磨牙根分叉病变,是在多牙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分叉区内已有骨吸收,但尚未与对侧相通。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增加了一定的困难。

  • 标签: 根分叉病变 治疗新进展 附着丧失 牙周袋深度 龈下刮治器 牙槽骨
  • 简介:摘要目的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分叉病变。方法把25毫克消炎痛用灭菌蒸馏水调成稀糊状,把灭菌棉花线条浸入药糊中,制成药线置于搔刮后的分叉病变区,反复治疗数次。结果经5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消炎痛可使分叉粘膜上窦道消失,局部探诊病变范围及病变深度缩小,顽固的叩痛消失。结论消炎痛可抑制引起根尖周炎、牙周炎及牙槽骨吸收的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的释放和合成,并能促进成骨细胞形成新骨,从而可迅速消除根分叉区的炎症形成新的牙槽骨。从而保存了患牙,恢复了咀嚼功能。

  • 标签: 根分叉区病变 消炎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超声引导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5例接受超声引导PCNL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结石直径>2.5cm10例、多发结石10例、感染性结石5例。手术时间为0.5~4h,平均2h。结论超声引导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安全、有效。

  • 标签: 超声波 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下颌磨牙Ⅱ度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2023年1月-2023年10月,择取下颌磨牙Ⅱ度分叉病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经抽签法均等分组,有2组,是对照组(单纯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术治疗,n=35例)、观察组(半导体激光辅助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术治疗,n=35例)。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牙周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颌磨牙Ⅱ度分叉病变采用半导体激光辅助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术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牙周指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龈下刮治 根面平整术 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 半导体激光 治疗有效率 牙周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于Ⅱ°以上分叉病变的患牙,临床上常采取分术,以保存患牙。这些技术大多用于在中青年患者中,而在老年患者这一群体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患有分叉病变并伴有牙体缺损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分后行联冠修复,病例追踪观察4年。

  • 标签: 老年患者 下颌第一磨牙 根分叉病变 分根术 联冠
  • 简介:目的:研究口腔锥形束CT(CBCT)在评价分叉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0例慢性牙周病患者28颗下颌磨牙,对其进行常规临床检查,并用传统曲面断层片与CBC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BCT对所有分叉病变能够准确分度,和传统曲面断层片比较,在评估分叉区域的牙槽骨缺损和颊、舌侧缺损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能够从三维立体评估牙槽骨的形态学上的变化,在分叉病损的早期诊断较传统的曲面断层片更为准确。结论:CBCT在分叉病变的分度诊断方面较传统曲面断层片方法更为准确,同时牙槽骨破坏形态学描述上提供更多的信息。

  • 标签: 锥形束CT 牙周炎 曲面断层 根分叉病变 牙槽骨缺损
  • 简介:摘要对于观察组病人的牙周袋中放置碘仿甲硝唑糊剂,而对照组则是服用牙周宁片,两个组的病人用药时间都为七天。本文通过3%双氧水和甲硝唑冲洗管,用甲醛甲酚加碘仿消毒管,封闭瘘道,以氧化锌、甲硝唑、碘仿按一定比例(211)进行充。结果表明,经碘仿甲硝唑糊剂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症状迅速消除,牙周组织恢复健康。

  • 标签: 牙周炎 根分叉 碘仿
  • 简介:株洲市二医院 412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分叉病变患者予以牙龈切除术 +根向复位瓣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临床治疗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期间 90例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分叉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龈下刮治术 +根面平整术)与综合治疗组(牙龈切除术 +根向复位瓣术),各 45例。比较两组患者牙周相关指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附着水平与角化龈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综合治疗组垂直探诊深度、菌斑指数以及牙龈出血指数均低于常规治疗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为 6.67%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的 2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牙龈切除术 +根向复位瓣术在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分叉病变患者治疗中可显著降低垂直探诊深度、菌斑指数以及牙龈出血指数,控制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Ⅲ度根分叉病变 牙龈切除术 根向复位瓣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分叉病变患者予以牙龈切除术+根向复位瓣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临床治疗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90例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分叉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与综合治疗组(牙龈切除术+根向复位瓣术),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牙周相关指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附着水平与角化龈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垂直探诊深度、菌斑指数以及牙龈出血指数均低于常规治疗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的2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龈切除术+根向复位瓣术在慢性牙周炎合并Ⅲ度分叉病变患者治疗中可显著降低垂直探诊深度、菌斑指数以及牙龈出血指数,控制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Ⅲ度根分叉病变 牙龈切除术 根向复位瓣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左主干分叉病变因解剖部位的特殊性,其血运重建策略一直是临床上争论的焦点。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的进步、药物洗脱支架材料和工艺的改进、腔内影像学的发展、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以及近年来国内外相关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提供的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介入治疗已经成为左主干分叉病变的重要治疗策略之一。为了进一步规范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提高我国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整体水平,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血管临床研究学组、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学学组和介入心脏病学组组织相关专家联合撰写了该指南。该指南包括前言、左主干分叉病变的解剖学特点及危险评分系统、左主干分叉病变血运重建策略选择、介入治疗术后双联抗血小板策略、术后随访及长期管理。该指南的颁布和实施将为规范我国左主干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左主干分叉 介入治疗 指南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指导下应用Dk-Culotte技术治疗左主干分叉病变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1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左主干分叉病变且置入支架治疗的患者,在OCT指导下行DK-Culotte术式,观察术前及术后主支、边支的病变最小管腔直径,最小管腔面积,最小直径狭窄率,血管管腔内斑块性质。结果 应用OCT检测指导支架植入前主支病变血管最小管腔直径1.49±1.10mm,最小管腔面积2.36±5.21mm ,病变长度32.90±16.73mm。边支血管最小管腔直径1.74±1.39mm,最小管腔面积1.56±0.48mm ,病变长度23.20±9.32mm。支架植入后主支病变血管最小管腔直径3.28±0.61mm,最小管腔处面积5.65±1.52mm , 边支血管最小管腔直径2.71±0.46mm,最小管腔处面积4.96±1.55mm 。术前术后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支架重叠处贴壁距离23.76±9.04μm,主支单层贴壁距离6.99±4.03μm,分支单层贴壁距离8.86±6.26μm。术后随访12个月均未发生MACE事件。结论 OCT指导下行DK-Culotte术式是安全、有效的,术中及时发现贴壁不良处进行有效补救措施,简化手术操作及不良预后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冠状动脉左主干 分叉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DK-Culotte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派力奥在下颌磨牙II分叉病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06-2023.12月于我院就诊的下颌磨牙II度分叉病变患者共5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人。实验组常规洁刮治后袋内给予派力奥,对照组给予碘甘油,1周1次,共计4次。比较用药后1周及治疗完成后1个月两组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附着丧失(AL)程度。结果:两组患牙在治疗后1周PD、SBI较前明显好转(P<0.05),1个月后PD、SBI、AL较前明显改善,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总体有效率88.9%高于对照组62.9%。【结论】派力奥可有效辅助治疗下颌磨牙II分叉病变

  • 标签: 派力奥 根分叉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实施 IVUS (血管内超声)介入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 2018.1-2019.1 期间收治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共计 68 例。对其采用不同检测方式,对照组 34 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研究组 34 例行 IVUS , 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测量指标以及随访结果。 结果:研究组的患者主支和分支 MLD 高于对照组, P > 0.05 ;主支和分支 MLA 及 RLD 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支架直径与长度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采取 IVUS 指导介入治疗效果更显著,不仅有利于优化其支架植入,还可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值得推荐应用 。

  • 标签: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造影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指导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00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指导介入治疗,研究组采用血管内超声指导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支架长度、支架直径、参照管腔直径、支架内最小管腔直径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支架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靶病变血运重建、不良心血管事件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100.28±9.27) min短于对照组的(143.45±18.67) min,手术成功率(94.00%)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研究组满意度(94.00%)高于对照组的68.00% (P<0.05)。结论血管内超声指导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效果显著,其有利于优化支架植入方案,减少支架血栓等不良事件,缩短手术时间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更高。

  • 标签: 超声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 分叉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TAP(Tstentingandsmallprotrusion)技术与MMC(modifiedmini-crush)技术处理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163例患者随机分为TAP组和MMC组,对比患者手术操作特征和12个月疗效。结果138例患者完成研究,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和PCI术相关心肌梗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TAP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对比剂用量明显低于MMC组。随访两组患者再狭窄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支架血栓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AP技术在处理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有效性及长期安全性方面不亚于MMC技术,且操作简便,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分叉病变 药物洗脱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