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实验研究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对于乙肝病毒血清的检测的效果。方法: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乙肝病毒患者中随机选择200位患者,根据抽样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100例,选用酶联免疫法;实验组100例,采用化学发光法。观察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阳性检出率和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结果:经过两组患者的血清检查结果得出,选用化学发光法的患者的血清阳性检出率高于采用酶联免疫法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化学发光法的灵敏度同样优于参照组的酶联免疫法,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对比,化学发光法血清阳性检出率更高,灵敏度也更强,可提高确诊率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化学发光发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乙肝五项的检测结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做乙肝五项检测的200份血清标本,将所有血清标本分成两份,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HBsAg阳性率、HBsAb阳性率、HBeAg阳性率、HBsAb阳性率、HBeAb阳性率)。结果:化学发光法的HBsAg阳性率、HBsAb阳性率、HBeAg阳性率、HBsAb阳性率、HBeAb阳性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乙肝五项检测中,化学发光法的检测阳性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单足站立屈曲旋转试验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实验组选择自2009年10月-2013年9月依靠外伤史及受伤机制而诊为半月板损伤的113例病人(113个膝),对照组选择97个膝关节无任何症状的愿意行膝关节MRI检查的志愿者(97个膝)。所有的病人都由专人在术前进行关节间隙的压痛试验、麦氏试验、研磨试验及单足站立屈曲旋转试验,并对结果进行记录。所有病例都进行了MRI检查。实验组中MRI有异常的病例同时行关节镜手术。关节镜手术由同一组医生完成。
简介:在“动静结合”思想的指导下,采用“肌肉-骨骼康复疗法”与传统康复疗法相结合,并与单纯手术后常规康复相比较,对两种疗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探索“肌肉-骨骼康复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情况和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检验展开分析讨论。方法对我区1-7岁的儿童采取静脉抽血的方法来进行抽样调查,并以ELISA对儿童血液中的HBsAg进行检测;对HBsAg检测呈阴性的被研究者分别在0月、1月以及6月后进行基因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结果通过对我区的新生儿进行免费的乙肝疫苗接种,在我区的所有儿童中HBsAg携带率有了较为明显的下将,新生儿的及时接种率以及首次接种率分别达到了89.7%、100%,在本研究中,有9名儿童为HBsAg携带,他们的母亲为乙肝病毒的携带者,母亲为大三阳的概率达到了66.7%,乙肝母婴断阻率高达91.5%.通过对本研究的儿童进行全程免疫后,本地区儿童的HBsAg转阳率达到了79.56%。结论通过对我区儿童进行乙肝疫苗计划接种后,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既对新生儿起到了有效地保护,又阻止了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提高了儿童的乙肝免疫能力,降低了7岁以下的儿童中HBsAg携带者的概率。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乙肝患者临床乙肝五项检验结果,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195例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上述乙肝患者乙肝五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进行检验。结果乙肝患者中乙肝五项检查指标显示阳性,其中HBsAg的阳性发生率最高,按照年龄分组,30~49岁之间的人群是乙肝的高发人群,HBeAg和抗HBc检查呈阳性人数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五项是乙肝患者检验的重要标志,检验结果可以作为乙肝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对于乙肝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PreS1抗原及抗体在乙肝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乙肝五项指标检查结果中几种常见模式为样本,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PreS1抗原及抗体。结果9例样本检测PreS1抗原呈阳性,大三阳5例,小三阳2例,45例样本检测PreS1抗体呈阴性,大三阳1例,小三阳12例。乙肝病毒PreS1抗原阳性组和阴性组与HBV-M进行分析,乙肝表面抗原、乙型肝炎E抗原、乙肝核心抗体阳性数和阴性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和乙型肝炎E抗体的阳性数和阴性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病毒PreS1抗原及抗体检查可辅助乙肝两对半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乙肝感染患者。
简介: [摘要 ] 目的 将乙肝五项检验应用在乙肝患者中,分析检验结果和意义。方法 方便选取 2015年 11月— 2017年 10月在该院接受乙肝指标检测的 100例乙肝患者用作该文实验分析资料, 100例乙肝患者都接受乙肝五项检验,研究 100例乙肝患者的检验结果,并分析 100例乙肝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结果 HBsAg检验结果呈现阳性的总检出总计率 17.00%比较于单一 HBsAg检验结果呈现阳性的检出总计率 6.00%,明显更高( χ2=5.944 5, P=0.014 7<0.05)。 30~ 39岁乙肝患者所占百分比 38.00%比较于 50~ 59岁乙肝患者所占百分比 25.00%、 20~ 29岁乙肝患者所占百分比 15.00%、 40~ 49岁乙肝患者所占百分比 15.00%、 20岁以下乙肝患者所占百分比 5.00%、 60岁及以上乙肝患者所占百分比 2.00%,明显更高( χ2=3.916 1、 13.579 8、 13.579 8、 32.261 9、 40.500 0, P=0.047 8、 0.000 2、 0.000 2、 0.000 0、 0.000 0 <0.05)。结论 在乙肝患者中实行乙肝五项检验展示重要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乙肝患者采用乙肝五项检验的应用效果,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乙肝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检测方式对患者乙肝五项标志物进行检测,五项标志物分别为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分析结果,讨论乙肝五项检验结果的临床应用意义。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50例患者的检测结果中,都有不同的阳性指标,而检测结果中阳性率最高的指标为HBsAg,占46(92.00%);其次为抗-HBc,阳性率为42(84.00%)。结论乙肝五项检验是乙肝患者的进行检验的重要标志指标,对乙肝五项检验以及乙肝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能够检出患者的病情,从而为临床医疗人员提供可靠的治疗理论支持,具有较高的检验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将乙肝五项检验应用在乙肝患者中,分析检验结果和意义。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0月在该院接受乙肝指标检测的100例乙肝患者用作该文实验分析资料,100例乙肝患者都接受乙肝五项检验,研究100例乙肝患者的检验结果,并分析100例乙肝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结果HBsAg检验结果呈现阳性的总检出总计率17.00%比较于单一HBsAg检验结果呈现阳性的检出总计率6.00%,明显更高(χ2=5.9445,P=0.0147<0.05)。30~39岁乙肝患者所占百分比38.00%比较于50~59岁乙肝患者所占百分比25.00%、20~29岁乙肝患者所占百分比15.00%、40~49岁乙肝患者所占百分比15.00%、20岁以下乙肝患者所占百分比5.00%、60岁及以上乙肝患者所占百分比2.00%,明显更高(χ2=3.9161、13.5798、13.5798、32.2619、40.5000,P=0.0478、0.0002、0.0002、0.0000、0.0000<0.05)。结论在乙肝患者中实行乙肝五项检验展示重要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乙肝患者临床乙肝五项检验结果,以期为临床研究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乙肝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接受临床乙肝五项检验,主要包括表面抗原检验(HBsAg)、e抗原检验(HBeAg)、抗体检验(抗HBc)、表面抗体检验(抗HBs)、e抗体检验(抗HBe)。对临床乙肝五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BsAg、HBeAg、抗HBc、抗HBs及抗HBe均在男性患者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乙肝感染患者来说,临床中的乙肝五项检验可以作为初检项目,通过各项检查指标性质可以对患者感染程度进行判断,同时还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毒复制情况,另外还可以确定患者抵抗力情况,这五项检验对乙肝患者有重要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与苦参素胶囊的对照,确定虎驹乙肝胶囊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组,虎驹乙肝胶囊为治疗组,苦参素胶囊为对照组,主要观察二组抑制病毒、e抗原及临床症状的缓解等作用,疗程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值得关注的是,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并未发生1例不良反应。结论临床治疗表明虎驹乙肝胶囊治疗低病毒慢性乙肝患者具有很好效果,HBV-DNA转阴率较高、HBeAg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安全、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乙肝患者的家属当中,能够主动接种乙肝疫苗的相关情况以及具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被诊断为乙肝患者的102名家属为研究组对象,再选择相同时间段内102名家中无乙肝患者或者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居民为参照组,对两组实验对象的乙肝疫苗主动接种现状以及具体影响因素加以分析。结果研究组当中主动接种乙肝疫苗的人数明显多于参照组,两组实验对象的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影响因素类型较多,包括实验对象家中有乙肝患者、研究对象文化程度以及乙肝方面知识的知晓率。结论乙肝患者家属主动接种乙肝疫苗的例数要略多于其它对象,其影响因素较多,需要相关的医疗机构等切实掌握实际情况,以便控制乙肝病情。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慢性乙肝患者应用恩替卡韦+乙肝疫苗治疗临床效果。选取在2019年01月~2020年10月研究时间段内,在本中心接受治疗的88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电脑分组,对照组44例患者实施恩替卡韦治疗,实验组44例患者实施恩替卡韦联合乙肝疫苗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干预下,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酶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CⅢ),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表面抗原与抗体滴度变化情况对比。结果:对慢性乙肝患者实施恩替卡韦联合乙肝疫苗治疗干预后,实验组患者透明质酸酶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CⅢ等肝纤维化指标及表面抗原滴度与表面抗体滴度水平,均显著改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实施恩替卡韦联合乙肝疫苗治疗干预后,对慢性乙肝疾病患者的恢复有积极作用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血清学检测与核酸检测两种方法进行血液筛查检测时,有两种策略可以进行选择,一种是血清学实验无反应性的再进行核酸检测,另一种是两种方法同时进行,对这两种策略进行比较,已得到更加符合实验室实际工作情况的检测策略。方法对2011年6月1日~2012年5月31日共60418份标本进行血清学检测的同时,31318份标本采用诺华的单检系统进行平行检测,29100份标本采用罗氏的6混样系统进行平行检测。分析采用不同的检测策略对实验室检测功效的影响。结果罗氏检测的29100份标本,共检测了273架,分拆了56个POOL,单检标本数为336个,分拆的次数占总检测架数的20.5%。诺华检测的31318份标本,分别在318个工作列表进行检测,呈反应性标本共122个,其中在一个工作表中出现2个以上呈反应性标本的次数为13次,每个工作表出现呈反应性标本的概率为34.3%。结论罗氏的混样系统采用平行检测时增加的成本较高,诺华的单检系统增加的成本较少,实验室在进行核酸检测时如果同时考虑成本和效率的问题,就需要制定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