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于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病例选自我科室门诊2013年1月~2015年3月接受孕期检查的HBV携带的132例孕妇,大三阳和小三阳的孕妇于孕24周开始接受HBIG注射治疗,携带者孕妇于孕28周开始接受HBIG注射。结果孕24周与分娩前的乙肝标志物与HBV-DNA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HBIG阻断HBV母婴传播疗效,总有效率为75.71%。而HBIG阻断HBV疗效大三阳孕妇较携带者和小三阳孕妇疗效不佳,存在明显差异。新生儿接受疫苗接种和HBIG注射后12个月,HBsAb(+)率为86.43%,与新生儿出生时HBsAb(+)率75.71%相比,有较大改善。结论对HBV感染的孕妇在孕24周后注射HBIG,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效果明显,新生儿出生后采用HBIG和HBV疫苗联合阻断HBV母婴传播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病毒 母婴传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Hetatitis B Virus,HBV)患者体内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中的Th1、Th2细胞的数量及Th1/Th2细胞的比例的变化,及其与肝炎活动指标、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中Th细胞内IFN-γ和IL-4的表达进行检测。比较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h1、Th2型细胞数量及Th1/Th2细胞的比例的变化。采用Mann-Whitney U 检验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P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Th1细胞 Th2细胞 Th1/Th2细胞的比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疫苗接种在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乙肝表抗阴性患儿接种乙肝疫苗,观察接种30d后的血液检测结果。结果:接种30d后,78例患儿中,高免疫应答41例(52.56%);低免疫应答28例(35.90%);无免疫应答9例(11.54%),三个年龄段患儿的检查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乙肝感染 乙肝疫苗接种 乙肝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为预防乙肝感染接种乙肝疫苗的临床价值。方法:2022年1月开始此次研究,2022年12月结束,参与研究的婴幼儿共38例。通过测定乙肝抗体的滴度、HBsAb应答情况了解乙肝感染控制效果。结果:接种疫苗后1年乙肝抗体滴度水平高于接种2年后(P<0.05);接种1年后HBsAb阳性率高于接种2年后HBsAb阳性率(P<0.05)。结论: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对于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乙肝疫苗接种 乙肝感染 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婴幼儿接种重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评价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按母亲乙肝检测结果将所产婴儿分为阳性组(双阳、单阳)和阴性组,按 0-1-6免疫程序全程接种 10μg重组乙肝疫苗,其中,阳性组在接种首剂乙肝疫苗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 2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在首针接种后 7个月和 12个月分别采集静脉血 2.0mL检测乙肝标志物。 结果:阴性组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未发现感染现象,7月龄、 12月龄 GMC分别为 282.38和 73.72IU/L;阳性组实施母婴阻断后,其中,单阳组感染率为 1.12%, 7月龄、 12月龄 GMC分别为 129.57和 57.77IU/L;双阳组感染率为 5.56%, 7月龄、 12月龄 GMC分别为 40.18和 32.71IU/L;首针疫苗接种后 7个月,阴性组、单阳组、双阳组 HBsAb阳转率分别为 92.98%( 225/242)、 86.52%(77/89)和 72.22%( 26/36);首针疫苗接种后 12个月,阴性组、单阳组、双阳组 HBsAb阳转率分别为 83.54%( 198/237)、 80.49%(66/82)和 77.14%( 27/35)。阳性组母婴阻断保护率为 97.33%,其中双阳组阻断保护率 93.82%,单阳组阻断保护率 98.76%,组间阻断保护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 重组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用具有良好地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乙肝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同月龄和母亲乙肝感染状况有一定关系,在全程接种后的 1~ 2个月后应检测乙肝”,若为无应答现象,应全程再接种乙肝疫苗。

  • 标签: 乙肝疫苗 免疫效果 母婴阻断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HBV-DNA与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乙肝五项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检验科采用FQ-PCR检测HBV-DNA阳性血清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将时间范围规定为2022年3月-2023年10月,在确定本研究对象的主要例数时,将86例作为总例数,利用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乙肝e抗体(HBeAb)乙肝五项,对各项阳性组合患者所占比例及大三阳、小三阳、HBeAg阳性与HBeAb阳性患者HBV-DNA病毒载量分布情况进行判定。结果:大三阳、小三阳的占比分别为37.21%、31.40%,大三阳组与小三阳组HBV-DNA 载量、HBeAg阳性组与HBeAb阳性组HBV-DNA载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与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乙肝五项存在较高的相关性。

  • 标签: 荧光定量PCR HBV-DNA 化学发光酶免疫法 乙肝五项 相关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乙肝后肝硬化抗病毒方案治疗效果。方法 7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采取替诺福韦酯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AS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乙肝 肝硬化 病毒方案 肝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乙肝后肝硬化抗病毒方案治疗效果。方法 7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采取替诺福韦酯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AS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乙肝 肝硬化 病毒方案 肝功能
  • 简介:比较种国产不同核酸提取方法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核酸试剂的检测效能。方法选择经抗病毒治疗且HBVDNA载量在﹤1×10^4IU/ml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36份,采用种国产HBV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平行检测HBVDNA,对阳性血清进行梯度稀释后再检测,从定量线性范围、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等方面比较种试剂的差异。结果在36例临床血清中,14份经科华试剂检测的结果为﹤500IU/ml,而圣湘试剂检测的结果仍﹥1.00×10^3IU/ml;对其中获得检测数据的31份标本进行种试剂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一致性较好(r=0.817,P﹤0.05);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55.6%和9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07,P=0.000);对强阳性血清进行梯度稀释后定量检测显示,种试剂检测水平的平均值与理论水平的线性相关性较好(湖南圣湘r=0.999,上海科华r=0.992),但圣湘所有检测的相对偏差均在±0.3logIU/ml之内,而科华有检测的相对偏差超出了±0.3logIU/ml范围,提示圣湘试剂检测结果更稳定,使用纳米磁珠核酸提取法的检测结果较煮沸法更加准确。结论以纳米磁珠为提取核酸方法不仅具有更广的线性范围,同时可显著提高国产HBVDNA检测试剂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核酸 国产检测试剂盒 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优缺点。方法我院检验科收集的200例患者血液标本(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胶体金法种方法进行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对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1.采用酶联免疫检测结果呈阳性13份,阳性率为6.63%;采用胶体金法检测结果呈阳性14份,阳性率为6.65%。检测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2.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共有4份标本结果不一致,经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复测之后,其结果与酶联免疫法一致,胶体金法检测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0.25%、0.68%.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的敏感性高于胶体金法((P<0.05)。讨论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可靠方法主要包括有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种,临床检测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便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二者均具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胶体金法 乙肝表面抗原 优缺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乙肝、梅毒、艾滋病感染的检测情况,为进一步的预防、治疗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我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80例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乙肝、梅毒及艾滋病等方面的检查,将检查结果与同期住院的180例精神病患者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进行系统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流浪精神病组患者的乙肝、梅毒和艾滋病总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普通住院精神病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流浪人群是乙肝、梅毒及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医院应对新入院的流浪精神病患者进行及时的乙肝、梅毒与艾滋病检查,加强监管、积极控制、预防与治疗。

  • 标签: 住院 流浪精神病患者 乙肝 梅毒 艾滋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肝五项检测中酶联免疫法和金标免疫法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样本为我院检验科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集的125例待检血样,所有样本均采取酶联免疫法和金标免疫法进行检测,对比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数据显示,金标免疫法敏感度明显低于酶联免疫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五项检测中,酶联免疫法检测敏感度明显优于金标免疫法,可快速准确的诊断疾病,利于尽早控制病情,值得运用。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金标免疫法 乙肝检测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凝与非抗凝血标本对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的影响。方法:共纳入500名首次献血浆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液样本,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参照组(250名,非抗凝血液标本)和研究组(250名,枸橼酸钠抗凝剂的抗凝血液样本),均进行ELISA检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比较检测结果。结果: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液样本的HBV A值更高(P<0.05)。组血液样本中有5例检测结果不一致,均为抗凝血样本,初检时出现灰区值或者反应性,说明枸橼酸钠抗凝剂会影响ELISA检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的结果。二次复检5例标本的结果基本一致,假阳性反应消除。结论:ELISA检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时对血液样本进行抗凝血处理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一定的干扰,需经过复检才能定论最终结果,避免漏查情况发生,从而增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抗凝 血标本 酶联免疫法 血清乙肝表面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