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危型HPV检测及TCT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于我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进行宫颈癌筛查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检查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n=62)与研究组(n=62)。参照组采取高危型HPV检测,研究组采取高危型HPV检测及TCT检查。比较参照组与金标准诊断结果、研究组与金标准诊断结果、参照组与研究组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参照组诊断阳性是31例、阴性是31例、金标准诊断阳性是43例、阳性是19例。研究组诊断阳性是43例、阴性是19例、金标准诊断阳性是45例、阳性是17例。研究组诊断的灵敏性、准确性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参照组诊断的特异性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危型HPV检测与TCT检查联合诊断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取得一定临床价值,此诊断方案的准确性较高,可以为该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冠心病筛查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至关重要。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以其高分辨率、低侵入性和快速成像能力,在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该技术能够精确识别冠状动脉狭窄和斑块形成,同时通过钙化评分评估患者冠心病风险。然而,CT成像也面临辐射剂量管理、患者接受度和成本等挑战。通过采用低剂量扫描、优化扫描参数和加强患者沟通,可以有效应对这些挑战。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医疗专业人员技能的提升,CT成像在冠心病筛查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有望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女健康体检在采取超声筛查漏诊误诊的影响因素。方法:2023年1月~2023年12月,纳入我院体检部3000例行超声诊断发现有胸部肿块的女性,其中有病理结果的共计291例,超声诊断良性为151例,恶性91例,漏诊误诊共计49例,对超声良恶性误诊征象进行分析,并讨论影响因素。结果:恶性误诊为良性和良性误诊为恶性的边缘、微钙化结果有差异,P<0.05。晕环、病灶数目、纵横比无差异,P>0.05。通过对漏诊误诊影响因素分析来看,患者机体差异、病变因素占比最高,分别为30.61%、32.65%,其次机器和影像分析也影响诊断结果。结论:该研究通过对该院健康体检中对乳腺疾病的漏诊情况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归纳,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减少失误,现报告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宫颈癌与乳腺癌筛查工作中落实社区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时间段接受宫颈癌与乳腺癌筛查的200例受检者临床资料,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分组,其中对照组100例均行基础健康指导,观察组100例则行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后,对比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的程度,对比两组教育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疾病知晓率为96.0%(96/100),对照组为80.0(80/100),其中前者明显高于后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教育满意度为98.0%(8/100),对照组为91.0(91/100),其中前者明显高于后者,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干预的实施,可以显著加深女性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同时有利于提升女性对筛查工作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宫颈癌筛查中TCT与HPV检查联合应用的实际效果是否得到改善。方法 在2019年~2023年在我院进行宫颈筛查的2400名女性患者。所有患者都进行了TCT检查。同时,接受病理检查。将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比较单独用TCT检查与联用两种检查方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实际效果。结果 对比观察可见,在2400名患者中,应用TCT单独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与联合应用两种检测方法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CT检测方法单独应用在宫颈癌筛查过程中的实际效果相比于联合应用的检测方法,阳性检出率这一关键指标的检出率相对较低,联合检测法的应用效果更高。应当在宫颈癌筛查中优先考虑应用联合检测法。在参与筛查的人员结构特征方面显示出需要集中筛查的女性年龄段35~64岁,但由于基层育龄妇女流动性较大,积极参与筛查的女性以40~60岁的在家人群为主,筛查频率为3年1次。需要在后续的筛查工作中优先考虑联合检测方法,并且积极加强宫颈癌筛查的宣传教育工作,提升女性人群自主筛查率。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华州区教职工甲状腺癌筛查结果,通过对相关数据的详细分析,向大众科普甲状腺疾病相关知识,包括患病情况、年龄与性别差异、复查依从性等方面,并强调甲状腺疾病防治的重要性及方法。通过提高大众对甲状腺疾病的认知,为预防和干预甲状腺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尿微量白蛋白定性检测在社区糖尿病肾病早期筛查中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时间范围2023.4-2024.4月,患者的数量为90例,依据患者空腹血糖结果分成甲组、乙组、丙组,甲组患者血糖控制良好;乙组患者血糖控制一般;丙组患者血糖控制不良,每组患者数量均为30例,开展尿微量白蛋白定性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所有患者行尿微量白蛋白定性检测后,甲组患者的阳性率为10.00%;乙组的阳性率为26.67%;丙组的阳性率为46.67%,组间差异存在,p<0.05,说明尿微量白蛋白与空腹血糖控制水平呈现正相关的状态,在检查空腹血糖的同时开展尿微量白蛋白定性检测,可以提诊断准确性。结论:在社区开展尿微量白蛋白定性检测,可以提升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有利为患者提供早期干预和治疗,值得提倡。
简介:【摘要】目的 对智能化超声技术在妇产科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进行研究探索。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1月到2024年6月进行妇科疾病筛查的患者1538例。年龄16到65岁,平均年龄(48.56±5.78)。随机分为两组分为对照组769例和观察组769例,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符合妇产科疾病筛查的纳入标准。对照组采用传统超声检查方法进行妇产科疾病筛查,观察组采用智能化超声技术进行妇产科疾病筛查。结果 在总例数1538例中,共检出阳性病例841例。观察组检出阳性病例445例,阳性检出率为57.8%;对照组检出阳性病例396例,阳性检出率为51.4%。观察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数据,验证了智能化超声技术在妇产科疾病筛查中的优越性。该技术不仅提高了阳性检出率和诊断一致性,还缩短了操作时间,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智能化超声技术,以进一步提高妇产科疾病的筛查效率和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妇产超声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及精准诊断策略。方法 对我院 2023年 2 月至2024年 4 月期间接收的 500 例产前超声检查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胎儿心脏结构及血流情况,总结诊断结果和诊断策略。结果 共筛查出 10 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分别为永存左上腔 4 例、永存动脉干并永存左上腔及单脐动脉 1 例、法洛四联症(法四)1 例、室间隔缺损 2 例、右位主动脉弓 2 例。结论 妇产超声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筛查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和多切面观察,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磁共振成像(MRI)作为一种无创、无辐射的医学影像技术,在肿瘤筛查中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人工智能的磁共振图像分析在肿瘤筛查中的应用,通过对比分析AI辅助下的MRI与常规MRI在肿瘤检测方面的准确性,评估AI技术在肿瘤筛查中的潜力。方法:1. 数据收集:收集包含肿瘤病灶及正常组织的标准化的磁共振图像数据集,确保数据质量和多样性。2. 模型训练: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对MRI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同时,构建一个包含已知肿瘤位置和类型的标注数据集,用于模型的训练和验证。3. 性能评估:通过与病理学结果或临床医生的诊断进行对比,评估AI模型在肿瘤检测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等指标。4. 统计分析:使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以确定AI技术在肿瘤筛查中的显著优势。结果:经过一系列实验和评估,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 AI辅助下的MRI系统在肿瘤检测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与常规MRI相比,AI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定位肿瘤并区分良恶性病变。2. 在某些特定类型的肿瘤中,如乳腺癌和脑胶质瘤,AI技术的表现尤为突出。这表明AI技术对于特定类型肿瘤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3. AI模型在处理大量MRI图像时展现出高效性和准确性。这有助于提高肿瘤筛查的效率,降低医疗成本。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磁共振图像分析在肿瘤筛查中的应用潜力。AI技术能够提高肿瘤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为肿瘤筛查提供了一种新的辅助工具。然而,目前AI技术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不同类型肿瘤的识别能力有待提高。未来研究应进一步优化AI模型,提高其在肿瘤筛查中的整体性能,并探索更多潜在的应用场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妇科体检中开展早期宫颈癌筛查的意义。方法:选取2024年4月-2024年11月期间进行妇科体检的1000例年龄在20-60岁之间的女性,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妇科检查方法,实验组采用联合多种筛查技术。观察两组宫颈癌的检出率、早期宫颈癌(I-II期)检出率以及因宫颈癌死亡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宫颈癌检出率、早期宫颈癌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因宫颈癌死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体检中开展早期宫颈癌筛查可显著提高宫颈癌及早期宫颈癌的检出率,降低因宫颈癌导致的死亡风险,对于宫颈癌的早期防治、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