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采用闭环反馈控制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呼吸病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PBL教学中,在学生开放式询问、讨论及PBL自主学习结束后,通过组织医学生小组PPT汇报、书面总结与机制图展示给予闭环反馈。在闭环反馈前后观察师生的教学参与度、授课质量评价、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辨识度、对重点症状特性掌握的维度及对PBL教学工作的满意度,并进行闭环反馈前后的比较。采用GraphPad Prism软件5.01进行分析。结果闭环反馈能提高导师教学参与度自我评价[闭环反馈前后分别为(7.97±0.91)和(8.77±0.64),P<0.001]及学生对导师教学参与度的评价[闭环反馈前后分别为(8.09±0.79)和(8.74±0.45),P<0.001],同时提高学生对导师授课质量的评价[闭环反馈前后分别为(88.61±6.53)和(92.59±5.44),P<0.001]。通过闭环反馈,学生对大纲要求知识点的辨识度明显升高[闭环反馈前后分别为(84.00±21.75)和(90.22±16.18),P=0.017],对PBL教学工作的整体满意度也明显提高[(8.93±0.67)和(9.37±0.64),P<0.001]。结论实践证明闭环反馈控制PBL教学方法对呼吸病学教学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在临床教学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虚拟仿真(VR)技术在医学影像技术检查技术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级-2018级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学生255名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学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27名,对照组128名。对照组采取传统医学影像技术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VR技术教学。比较2组理论知识测评成绩、实践操作考核评分以及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及实践操作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生沟通能力等达标率均高对照组,P<0.05。结论:将VR技术应用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教学中,不但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还可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师生沟通,更容易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iRNA-1-3p(miR-1-3p)对骨肉瘤细胞肌细胞增强因子2A(MEF2A)表达及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山西省肿瘤医院临床确诊的20例骨肉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样本中miR-1-3p表达水平。采用qRT-PCR检测骨肉瘤细胞株U2-OS、SAOS-2、MG63、SW1353及人正常成骨细胞株hFOB1.19中miR-1-3p表达水平,选择miR-1-3p表达水平最低的细胞株进行后续实验。构建过表达miR-1-3p载体(miR-1-3p mimcs),转染miR-1-3p mimcs的细胞为miR-1-3p过表达组,转染空载体(miR-1-3p nc)的细胞为对照组;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变化。采用miRwalk网站工具预测miR-1-3p靶基因,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行验证;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MEF2A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骨肉瘤组织中miR-1-3p表达下调(0.31±0.14比0.62±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P<0.01)。miR-1-3p在骨肉瘤U2-OS细胞中表达最低;与对照组相比,miR-1-3p过表达组细胞U2-OS细胞增殖活性受抑制(48 h吸光度值0.56±0.01比0.77±0.03,t=2.77,P<0.01;72 h吸光度值0.87±0.02比1.40±0.03,t=2.93,P<0.01),细胞周期G1至S期阻滞增加[G1期(38.24±0.55)%比(32.11±0.80)%,t=9.27,P=0.01;S期(61.24±0.90)%比(67.78±0.83)%,t=7.52,P=0.02],细胞早期凋亡率升高[(11.20±0.12)%比(1.50±0.12)%,t=2.91,P<0.05]。miRwalk网站工具预测miR-1-3p靶基因为MEF2A。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miR-1-3p和MEF2A 3'UTR靶向结合,miR-1-3p过表达组U2-OS细胞荧光素酶活性低于对照组(海肾荧光素酶与萤火虫荧光素酶活性比值0.53±0.06比1.00±0.04,t=4.04,P<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miR-1-3p过表达组U2-OS细胞MEF2A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低(蛋白相对表达量0.41±0.14比0.77±0.12,t=3.93,P<0.05)。结论miR-1-3p低表达可能与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改变相关。miR-1-3p可负向调控MEF2A蛋白表达并调控骨肉瘤的发生、发展。
简介:摘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简称生物化学)作为医学生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对其构建知识结构、培养能力素质具有直接的和深远的影响。由于传统的生物化学教学在专业针对性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打造一门符合专业需求和时代发展的创新型生物化学特色课程,是医学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对生物化学课程进行了深度教学改革,2020年率先开设了专门为药学专业个性化定制的生物化学课程,针对专业需求制定教学目标,精准设计教学内容;运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注重思政教育,整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两种相对生物效应模型计算的生物剂量,并与传统临床质子放疗生物剂量相比较。方法使用粒子模拟工具(TOPAS)分别在水箱和两例患者模体(脑部和前列腺)计算物理剂量、剂量平均LET (dose averaged linear energy transfer, LETd)和径迹平均LET (track averaged linear energy transfer,LETt)的全空间分布,并根据两种不同机制相对生物效应模型计算生物剂量DoseLETd和DoseLETt,计算传统临床质子生物剂量(Dose1.1)时取相对生物效应为1.1。在水箱中对比3种生物剂量的差异,在患者模体中为了量化3种方法的差异,根据物理剂量大小选取3个点(D1、D2、D3)的生物剂量相比较。结果水箱中DoseLETd和DoseLETt随水深度变化表现趋势一致,在质子束射程末端均高于Dose1.1。在患者模体中,DoseLETd和DoseLETt最大差异为10.08 cGy,相对差异<5%。DoseLETd和DoseLETt与Dose1.1相比,在脑部肿瘤靶区最大差异分别为71.97和61.91 cGy,相对差异<25%;在前列腺肿瘤靶区内最大差异分别为25.95和19.96 cGy,相对差异<12%;但在靶区外差异很小,脑部和前列腺肿瘤靶区外最大差异分别为5.99和9.92 cGy,相对差异<5%。结论基于LETd和LETt的两种相对生物效应模型计算的生物剂量在水箱和患者模体差异很小,但与传统临床质子放疗生物剂量相比时在高剂量区有很大的差异。
简介:摘要:薯蓣皂苷元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根据薯蓣皂苷元表现出不同的生物活性,以薯蓣皂苷元为起始原料采取酯化、还原等化学反应进行适当结构修饰,得到多种类型的薯蓣皂苷元衍生物,可减少薯蓣皂苷元的毒副作用,增加其抗血栓、抗炎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药理活性,使薯蓣皂苷元在临床的应用更加广泛,为薯蓣皂苷元更进一步的研究及利用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并最大程度降低其毒性,研究人员针对多种类型肿瘤正在研究如何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化进行适应性治疗。随着现代辐照技术(如调强放疗)的引入,结合功能显像技术能够更精准地描绘治疗靶区的性能,为治疗适应创造了多种机会。根据功能性CT、MRI和PET显像结果,在治疗过程中随时调整放疗靶区,或明确原发肿瘤内部的亚区以优化放疗剂量策略。此外,借助解剖或功能显像还能够预测正常组织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如使用CT或PET显像来预测放射性肺炎。PET显像除了聚焦、监测实体肿瘤以辅助放疗,并调整治疗策略外,还能够验证质子束疗法的疗效。本文主要讨论放射肿瘤学中基于影像学的治疗适应的现状及其所面临的挑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教学模式与基于案例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在骨伤科手术学教学中的实践价值。方法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级、2017级中医骨伤学专业方向本科学生45名为教学对象,其中2016级22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学生为对照组,2017级23名采用CBL+MOOC教学模式相结合教学方法的学生为观察组。对照组男生18名、女生4名,年龄(23.0±0.3)岁;观察组男生21名、女生2名,年龄(23.0±0.4)岁。采用理论考试及假骨实践操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的学生理论及操作考试均合格。观察组的理论考试成绩[(89.42±5.75)分]比对照组[(82.80±8.28)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课堂假骨实践操作上成绩[(92.16±3.89)分]明显优于对照组[(80.07±3.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MOOC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骨伤科手术学中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对于实践操作有明显的帮助,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实习与工作中获得更大的进步。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基于ASSURE模型的微课教学法在皮肤病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60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实验组采取基于ASSURE模型的微课教学,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实习结束时分别采用理论考试和病历书写来测评两组实习生的临床能力,并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实习生对基于ASSURE模型的微课教学法的满意度。采用SPSS 6.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①皮肤病学理论考试成绩显示,实验组实习生病历分析题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实习生门诊病历评分显示,实验组实习生所书写的病史、体格检查、处理项及门诊病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实习生更认可这一新的教学方法。结论在皮肤病学实践教学中引入基于ASSURE模型的微课教学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网络资源共享课程教学方式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试验对照方法,于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选择湖南医药学院2017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7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0名学生。在诊断学授课中,试验组采用基于网络资源共享课程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线下传统教学方式。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核结果,采用问卷调查试验组学生对基于网络资源共享课程教学方式应用效果的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期中理论测试成绩[(83.25±5.72)分],优于对照组学生[(78.02±5.39)分];试验组学生期末理论测试成绩[(85.14±7.65)分],优于对照组学生成绩[(77.36±7.45)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5.0%(306/360)的试验组学生认为诊断学网络资源共享课程教学方式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帮助很大。结论基于网络资源共享课程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诊断学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媒体技术联合传统教学在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意义。方法:摘选我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入学200名学生,依据1:1分配原理,将学生划为两组各100名。其中传统组施行传统教学;联合组施行多媒体技术联合传统教学。对比2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传统组学生的对教学方法满意度低于联合组,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学生综合能力考核成绩较联合组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多媒体技术联合传统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影像学理论知识,并有效提升读片能力,从而使得学生影像学综合素养能够显著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