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日本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剧,民俗学面临着研究对象消失的危机和如何应对变化进行学科自身调整的迷惑。柳田国男离世后,人们对柳田思想在继承的同时开始进行反思和重新解读。对于柳田确立的"日常态-非日常态"的分析概念,波平惠美子于1972年首先提出了第三元素的"污秽.晦气"(KEGARE)概念,之后引发了和樱井德太郎之间的"波平.樱井之争"。论文将围绕20世纪70、80年代日本民俗学界出现的这场"日常态-能量枯竭态-非日常态"的学术争论,对该民俗学研究的基本课题作出客观全面的梳理,考察其在民俗学史上的定位和意义所在。
简介:本文明确了"社区""群体"和"个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15条)的三重奏常常被简化为"社区"的这一现状并试图矫正。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可以使用首字母缩略词"CGIs",或者强调群体和网络的重要性,甚至调用"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工具。但如果这种简化情况不能避免,则可以利用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没有定义"社区"这一点,用"遗产社区"(欧洲委员会2005年《文化遗产社会价值框架公约》第2条)的概念替代"社区"——尤其是在引入了人与组织的网络这一观念的佛兰德政策变体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式的流动性和灵活性。
简介:本文利用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法度量了2002—2012年中国及不同类型省份中旅行社业(狭义旅游业)的国内完全增加值系数和完全就业系数,旨在分析旅行社业对经济带动效应的时间变化和地域特征。结果表明,考察期间内旅行社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保持稳定,但最终需求对国内增加值的诱发程度有所降低,行业自身投入产出率的下降和国际旅游比例的提高成为主要原因;旅行社业最终需求对基本旅游消费的诱发作用下降,对非基本旅游消费的诱发作用上升,旅游消费结构正在优化;旅行社业对地区经济带动作用的差异与地区旅游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其对景区相对丰富的东部省份的经济增加值带动作用较大,对景区相对丰富的中西部省份的就业带动作用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