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应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对其症状改善的效果。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对象共计70例,均为本院接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的时间区间为2019年2月起到2023年4月止,在此区间内,筛选急性脑梗死发病4.5 h内符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适应症且无禁忌症的患者纳入实验组中,急性脑梗死发病超4.5小时但仍在6小时内符合尿激酶静脉溶栓适应症且无禁忌症的患者纳入参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实施不同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参照组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针对二者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展开比较。结果:针对二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为实验组97.14%明显较参照组71.43%更高(p<0.05);针对二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为实验组5.72%明显较参照组17.14%更低,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应用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应用介入治疗以及静脉溶栓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70例,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当中,各35例,参照组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实验组接受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比较患者的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评分,P>0.05;治疗后,实验组神经功能评分比参照组低(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效果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介入治疗方法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水平,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在揭阳市揭东区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AIS患者,其中50例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流程(对照组),另50例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救治效率、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显著缩短了救治时间,并减少了神经功能缺损。观察组在预检分诊、采集标本、CT检查及入院至溶栓各环节耗时均少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神经功能改善更为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对于服务态度、护理效果、护理安全及护理流程效率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于AIS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中,不仅能有效提升救治效率,还能显著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及并发症风险,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泮托拉唑联合枸橼酸铋钾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 2015 年 2 月 -2016 年 2 月来我院就诊的 206 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阿莫西林 + 泮托拉唑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加用枸橼酸铋钾治疗,结束治疗后,对患者的治疗结果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加以观察 。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 77.67% ,观察组为 93.20% 。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P < 0.05.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内有 16 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观察组患者 4 例出现胃肠道反应,经调整剂量后,恢复正常,未对治疗造成显著影响。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来看,对照组为 15.53% ,观察组为 3.88% 。组价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P < 0.05. 结论: 对于胃溃疡者,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对患者使用泮托拉唑联合枸橼酸铋钾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满意效果。可快速缩小溃疡面积,不良反应少,疗效好,价格经济,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 目的: 更进一步对在胃食管返流疾病中应用雷贝拉唑联合胃降逆胶囊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 方法: 择取过去一年( 2015.7-2016.7 )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180 例胃食管返流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以及对每位胃食管返流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所有人员均分至单一药物治疗的对照组与雷贝拉唑联合胃降逆胶囊治疗的观察组,评价二者不同临床效果。 结果: 无论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还是 24h PH 改善情况方面, 观察 组的临床效果均明显优于单一用药 的对照 组, P < 0.05 ,统计学意义明显。 结论: 对于胃食管返流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胃降逆胶囊结合疗法见效快、临床效果佳,应予重视推广。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甘氨双唑钠联合放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纳入甘氨双唑钠联合放射治疗对比单纯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Stat14.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随机对照试验,总计668例受试对象,其中335例患者接受甘氨双唑钠联合放射疗法治疗,333例患者接受单纯放射治疗。试验组治疗结束时非小细胞肺癌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67,95%CI(1.81,3.94),P<0.05];同时总缓解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26,95%CI(2.18,4.87),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2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氨双唑钠联合放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优于单纯放射治疗。但由于纳入样本总量较少,还需高质量、高样本量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明甘氨双唑钠联合放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 将旋覆代赭汤与雷贝拉唑联合应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通过调查分析,探究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影响价值。方法 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在我院择120例已确诊为痰湿内阻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时间取2019.1月-2020.1月期间,以自由抽签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参照组,通过对两组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案,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中医症候评分,引用统计学予以计算分析并做总结性报告。结果 在采取不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优,采取的治疗方案其有效率显高,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较参照组中医症候评分,实验组仍具有优势,疗效与评分差异性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将旋覆代赭汤与雷贝拉唑联合应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其疗效确切且二药联合安全性较高,在有效改善患者反酸、胸痛等临床症状的同时,对其脾胃等脏器官无毒副作用,一定程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了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此疗法安全可靠,提倡推广,建议临床予以采纳并广泛应用。
简介:目的考察溶媒种类对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与联用其他药物时的稳定性影响。方法将40mg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与100mL的注射用水、0.9%的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和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应用HPLC法分别于0、0.5、1、2、4、6、12、24h测定混合液中埃索美拉唑的含量,定时测定溶液的pH值并观察溶液的颜色/澄明度变化。选用配伍后稳定性最佳的溶媒100mL配制埃索美拉唑溶液,分别加入10mL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生长抑素、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复方氨基酸射液、甘露醇注射液、注射用果糖二磷酸钠、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观察0、0.5、1、2、4、6、12、24h溶液的颜色/澄明度变化。结果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4h后药物浓度、pH值、颜色/澄明度均无明显变化,而溶于注射用水、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和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后,药物浓度、pH值和颜色/澄明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埃索美拉唑与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配伍后24h溶液颜色/澄明度无明显变化;与复方氨基酸和甘露醇注射液配伍后6h溶液颜色改变;与生长抑素、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注射用果糖二磷酸钠和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溶液颜色/澄明度均即刻改变。结论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以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媒时溶液的药物浓度、pH值和颜色/澄明度较稳定;埃索美拉唑与生长抑素、复方氨基酸、甘露醇配伍时溶液颜色/澄明度易发生变化,临床使用时应注意;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注射用果糖二磷酸钠、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临床上应禁用。
简介:目的建立兔血浆中DL111-IT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方法血浆样品和内标格列本脲经氯仿提取后,选用DiamonsilODS-C18柱(150mm×4.6mm,5μm),乙腈-0.025mol·L-1磷酸氢二铵缓冲溶液(磷酸调pH5.0)(60:40,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荧光检测(λex=250nm,λem=332nm).结果DL111-IT在浓度1.00~20.00n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96,n=5.高(20.00ng·mL-1)、中(10.00ng·mL-1)、低(1.00ng·mL-1)3个质控样本平均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5.3%±1.3%,84.9%±2.7%,85.8%±1.8%,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9.5%±0.4%,102.1%±1.8%,101.3%±2.4%;日内(n=5)和日间(n=5)RSD分别低于3.0%和7.0%.血浆样品检测限为0.3ng·mL-1(S/N=3),定量限为1ng·mL-1(S/N=10,RSD<7.0%).结论本法准确、灵敏、操作简便,为DL111-IT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简介:糖尿消膏是一种复合草药制剂,其对链唑霉素诱发糖尿病患鼠的抗糖尿作用在本研究申进行了测定。为进行疗效研究。受试者分别按100、200和500mg/kg/5ml剂量服用链唑霉素4周,然后口服糖尿消膏每日一次服用21天。随胰腺重量的改变,对患鼠的体重和血、尿糖水平的变化加以监测。之后,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胰腺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生成细胞的改变进行观察。其结果与服用格列本脲5mg/kg组的结果加以比较。研究发现,伴有胰岛破坏和消失的链唑霉素诱发糖尿病患鼠的体重和血、尿糖水平明显下降(P〈0.01orP〈0.05)。此外,胰高血糖素明显增加,胰岛素生成细胞明显减少(P〈0.01)。然而,这些变化在糖尿消膏组中有很明显的剂量依赖,100mg/kg的剂量比格列本脲5mg/kg有更好的疗效。基于以上结果,可以认为糖尿消膏对于链唑霉素诱发的糖尿病控制血、尿糖变化、控制体重及胰腺的组织病理学变化都有很好的作用。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泊沙康唑的血药浓度,为临床监测泊沙康唑血药浓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进行测定。流动相使用甲醇-0.1%甲酸水溶液进行分步梯度洗脱,流速0.3mL·min-1;血样经乙腈沉淀蛋白、离心后直接进样测定,以罗红霉素为内标;检测器为TSQVantage型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质谱条件: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干燥气(N2)温度400℃,电喷雾电压为4000V,扫描方式为选择反应监测(SRM)。结果该方法专属性好,运行时间为6min,泊沙康唑在2~1000ng·mL-1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能准确灵敏地测定泊沙康唑的血药浓度。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值均在±15%以内,室温、冰冻、冻融实验证明泊沙康唑稳定性较好。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灵敏准确,可用于临床泊沙康唑的血药浓度检测及其药效学、药动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