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此,结合《和千的认识》教学情景浅谈这两点在教学中的实施和运用。

  • 标签: 小学数学 千和千克的认识 教学思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数学的理解不仅要从数学本质的角度来理解,而且要从个人数学活动的实践中去理解。”这句话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为了解决它们,我们必须在生活中应用数学思想,所以我们必须学习数学。本文主要研究如何从学生的实际教学中更有效地学习《千》这个单元。

  • 标签: 认知水平 操作 双基教育
  • 简介:进人2004年春季,阜南富民良种猪场的54头母猪不分大小均表现阴户红肿,如棉花桃状(农村俗称肿丘子),乳房也表现肿胀;发情表现不明显,返情数量增加;流产现象屡屡发生,先后有2l头母猪流产,占能繁母猪的38.9%。流产时间多在配种后的30天,流产前后无任何症状。死胎和木乃伊现象严重,1-6月份17头母猪分娩先后产仔232头,

  • 标签: 母猪流产 玉米赤霉烯酮 防治办法 危害 流产现象 良种猪场
  • 简介:目的建立基于TaqMan探针技术的皮炎外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对皮炎外瓶ITS区域基因组序列(GenBank:JN675373.1)进行分析,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优化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以临床标本中分离的皮炎外瓶为阳性菌株,及其他种类真菌和细菌作为阴性对照菌株,从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方面对该方法检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该研究设计的引物和探针能扩增皮炎外瓶特异性序列.临床分离得到的皮炎外瓶在反应中有明显扩增曲线,而甄氏外瓶、棘状外瓶、烟曲霉、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马内菲青霉等20株菌在CT值≤38范围内均未有扩增;利用基因重组构建的标准品完成了标准曲线的绘制,在1.0×103~1.0×107拷贝数(Cp)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1.000),最低可检出量为10Cp/μL.结论成功建立了荧光定量PCR检测皮炎外瓶方法,该法特异度强、敏感度高、重复性好,将有助于临床皮炎外瓶感染的早期诊断和针对性治疗.

  • 标签: 皮炎外瓶霉 核糖体基因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采用滤纸片法对云南地区分离并鉴定到的15株木进行2株病原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3株植物病原真菌(小麦全蚀、番茄早疫、稻疫)抗菌活性筛选。获得可抑制5种病原菌(广谱)的木7株。抑菌圈直径范围在0.7~2.8cm。其中哈茨木8917提取物对3株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最强,哈茨木10176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最强,哈茨木10174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最强。同时,将15株供试木与3株病原真菌进行对峙培养,结果显示:对番茄早疫菌抑制率最高的是新康氏木8722和深绿木8956,对小麦全蚀菌抑制率最高的是新康氏木8722和康氏木8701,深绿木8686对稻疫菌的抑制率最高。哈茨木在滤纸片法活性筛选中相对其他木抑菌活性较好,但在对峙培养活性筛选中其抑菌活性最弱。

  • 标签: 木霉菌 活性筛选 滤纸片法 对峙培养
  • 简介:患者,男,80岁。主因足趾间及周围皮肤黑斑渐扩大伴瘙痒、脱屑3年余就诊。患病足趾部在50年前有枪伤及农作物杆刺伤史。皮肤科检查:双足第2、3、4趾背及趾间可见浸渍性黑斑,表面脱屑(图1,a-c)。皮屑KOH直接镜检可见着色性节分

  • 标签: 浅部真菌感染 节分生孢子 着色性 周围皮肤 表皮角化 黑斑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口鼻式急性吸入染毒方法,对霜威原药的急性毒性特征以及剂量和反应之间的关系,进而研究急性吸入毒性分级。方法:使用HRH-MNE3026口鼻式动式吸入设备可发生供试品气溶胶的最高稳定浓度为2.2mg/L,将2.2mg/L作为起始浓度,使用20只SD大鼠,雌雄各半,持续4小时染毒,在染毒期间,将纯净水作为吸收液,通过撞击吸收法,采集供试品气溶胶,将其作为检验样品,然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供试品吸收液的浓度,使用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采样测定供试品气溶胶的质量中值空气动力学直径以及几何标准差,通过对染毒设备中的温度、相对湿度、氧气以及二氧化碳的浓度进行持续性检测,临床观察染毒期间和染毒后14d的大鼠情况,称量染毒之前、染毒当天以及染毒后的第一天、第三天、第七天、第十四天的体重,在观察期结束之后,解剖所有大鼠。结果:经过测定,染毒供试品的平均浓度为(1.97±0.09)mg/L,质量中值空气动力学直径在0.28μm-0.30μm之间,几何标准差在1.31-1.85之间,染毒设备中的平均温度为(24.03±0.45)℃,相对湿度为(40.56±1.15)%,氧气的浓度为(21.6±0.2)%,二氧化碳的浓度为(0.020±0.004)%,以上结果对于染毒系统的要求和所参照的指导原则均相符。在试验期间,20只大鼠没有死亡或者处于濒死状态,也没有发现大鼠出现呼吸障碍等异常情况,染毒之后,所有的大鼠的活跃度明显降低,并伴随用力呼吸、呼吸音异常、鼻周、眼周、口角出现红色的分泌物,在观察期结束之前,所有大鼠开始恢复正常。试验期间,在染毒3天时,大鼠的体重出现连续性降低,但是,在染毒第7天时,体重开始逐渐增加。通过解剖大鼠,也没有发现有肉眼可见的病变情况。结论:霜威原药对于大鼠急性吸入毒性试验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要大于1.97mg/L,根据标准,可以将霜威原药的急性毒性危害类别划到第四类别。

  • 标签: 霜霉威原药 大鼠 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危害类别
  • 简介:丁吡吗啉(pyrimorph)是一种结构新颖的杀菌剂,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其对致病疫Phytophthorainfestans的菌丝生长、孢子囊产生、休止孢萌发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分别为0.066、0.059和0.550μg/mL,但对游动孢子释放的抑制作用较弱,其EC50值为9.78μg/mL。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表明,经丁吡吗啉处理后的菌丝分枝相对较少,分枝间距拉长,但对菌丝直径无影响;从致病疫对番茄叶片的侵染过程来看,丁吡吗啉浓度为100μg/mL时,处理24h后在叶片表面只能看到少量休止孢萌发,96h后未产生孢子囊。丁吡吗啉在1μg/mL和10μg/mL时对菌丝体细胞膜的电导率无影响,但当浓度为50μg/mL时其电导率值明显上升;初步测定结果表明,在100μg/mL浓度下,其对致病疫霉菌丝体的蛋白质合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其菌丝体内的DNA合成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丁吡吗啉 致病疫霉 生物活性 作用机制
  • 简介:从毛竹林土壤中分离得到9株木霉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评估了9株木霉菌对4种柑橘产后病害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并利用ITS及rpb2基因序列分析鉴定木霉菌株。结果发现:(1)9株木对柑橘青霉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对峙培养7d的抑制率均达到100%;9株木对其它3种柑橘产后病害的抑制率不同,其中菌株T2对柑橘黑腐病抑菌效果最好,抑制率达8584%;菌株T3和T8对柑橘酸腐病菌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100%;菌株T3、T5和T6对柑橘绿霉病菌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80%。(2)共鉴定木霉菌3种,其中哈茨木(Trichodermaharzianum)6株(T1、T3、T5、T7、T8和T9),为优势种;绿木(Trichodermaviride)2株(T2和T4);绿色木(Trichodermavirens)1株(T6)。

  • 标签: 生物防治 木霉菌 拮抗 柑橘采后病害
  • 简介:摘要:小麦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作物,约有1/3的人口是主食,是世界上最大的谷物。密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我的小麦可以根据播种季节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主要分布在高寒地区和高海拔地区。冬小麦主要分布在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沿海地区。根据小麦的春性和光敏性,冬小麦可分为冬麦、半冬麦和春麦。冬小麦主要种植在黄淮麦区,包括河北、山东、河南等地。该地区气候干燥,冬季雨水少,该地区主要种植玉米(小米、高粱)+小麦。而且长江中下游冬小麦区雨量丰富,适合水稻生长。该地区种植水稻+小麦,即水稻和小麦。近年来,水稻栽培技术逐渐从人工移植转向机械移植或直播。水稻育苗时间越来越长,田间生长季节越来越长。此外,随着晚熟水稻品种北移技术的推广,收获期越来越晚,稻麦茬矛盾越来越突出,小麦晚播现象越来越普遍、严重。晚播往往导致小麦越冬前发芽晚、出芽不均匀、分蘖少、穗缺、缺房、产量低、品质差等生产问题。由于栽培技术的改进,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培育和推广晚播小麦的早期品种。

  • 标签: 康氏木霉 小麦种子 黄瓜种子 促生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应用动脉溶、动静脉联合溶、机械取三种不同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3组,A组应用动脉溶、B组应用动静脉联合溶、C组应用机械取治疗,对比3组患者的溶效果。结果相比于A组与B组,C组在TIMI血流变化、急性血管再闭塞、病变狭窄程度的治疗效果更佳,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于动脉溶和动静脉联合溶治疗效果而言,急性脑梗死应用机械取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动脉溶栓 动静脉联合溶栓 机械取栓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奥美拉、雷贝拉以及泮托拉用于胃溃疡穿孔术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胃溃疡的患者90例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将本组患者分为三组,即治疗组1、治疗组2和治疗组3,各有病例30例,治疗组1采用奥美拉治疗,治疗组2采用雷贝拉治疗,治疗组3采用泮托拉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1、2、3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93.33%和90.00%。各组组间统计学分析差异并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3对于腹胀的缓解效果显著优于其他两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对于嗳气的缓解效果明显较其他两组好,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组1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具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奥美拉、雷贝拉以及泮托拉对于胃溃疡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相比之下,奥美拉用于本病治疗产生的副作用较少,安全性相对较高,可作为胃溃疡临床药物治疗的首选。

  • 标签: 胃溃疡 奥美拉唑 雷贝拉唑 泮托拉唑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奥美拉、泮托拉、兰索拉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随机、平均分成3组的方式,分别命名为A组、B组和C组。A组患者采用奥美拉治疗,B组患者采用泮托拉治疗,C组患者采用兰索拉治疗。结果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第一疗程及第二疗程症状改善率高于B组和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于B组和C组患者。结论奥美拉治疗胃溃疡见效快、安全性高、疗效显著,该种治疗方法可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奥美拉唑 泮托拉唑 兰索拉唑 胃溃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奥美拉,兰索拉和泮托拉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150例胃炎胃溃疡患者,随机分组。A组服用奥美拉,B组服用兰索拉,C组服用泮托拉。比较不同组别疗效、不良反应差异。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高于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C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的疗效与安全性高于兰索拉、泮托拉,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奥美拉唑 兰索拉唑 泮托拉唑 胃炎胃溃疡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胃炎胃溃疡患者采取奥美拉、兰索拉和泮托拉的效果。 方法:加入到此次研究的患者为本院在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胃炎胃溃疡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分别为治疗A组(20例,奥美拉),治疗B组(20例,兰索拉),治疗C组(20例,泮托拉)。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三组症状改善情况对比分析,可见三组腹痛缓解、厌食改善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治疗A组嗳气、反酸症状改善相比较其他两组较好(P<0.05),治疗C组腹胀改善情况相比较其他两组较好(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分析,可见治疗A组相比较其他两组较低(P<0.05)。结论:在胃炎胃溃疡患者治疗中采取奥美拉、兰索拉和泮托拉的都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奥美拉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较低。

  • 标签: 奥美拉唑 兰索拉唑 泮托拉唑 症状改善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胃炎胃溃疡治疗中不同药物治疗效果。方法:135例胃炎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予以奥美拉、兰索拉、泮托拉治疗。对比三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乙组腹痛缓解率高于甲组、丙组(P<0.05);乙组、丙组溃疡愈合率高于甲组(P<0.05)。甲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乙组、丙组(P<0.05),丙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乙组(P<0.05)。结论:于胃炎胃溃疡治疗中,奥美拉、兰索拉及泮托拉均具有各自的优势,其中,奥美拉用药安全性较高,兰索拉能明显改善腹痛及溃疡状况,泮托拉可促进溃疡消退,且耐药性较佳。

  • 标签: 疗效 胃炎胃溃疡 泮托拉唑 兰索拉唑 奥美拉唑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胃溃疡患者接受治疗,分别应用奥美拉、泮托拉、兰索拉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9月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3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分为A组(奥美拉)、B组(泮托拉)、C组(兰索拉),各31例。比较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奥美拉 胃溃疡 泮托拉唑 治疗效果 兰索拉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