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5和白细胞介素-7在荨麻疹患者中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确诊为荨麻疹的患者100例,按照临床表现进行分期,急性期患者50例,慢性期患者50例,同时纳入我院体检科检查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受试者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受试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5和白细胞介素-7的表达水平,对患者及受试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5和白细胞介素-7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荨麻疹的急性期患者白细胞介素-7、白细胞介素-25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及慢性期患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介素-7与白细胞介素-25的表达水平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荨麻疹患者白细胞介素-7、白细胞介素-25水平表达增高,且急性期表达水平要高于慢性期,提示两者参与了荨麻疹急性发作的病理过程,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简介:目的探讨云南省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随机抽取云南省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5个乡镇卫生院2007年的部分门诊处方共11177张,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不合理用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云南省基层医疗机构使用抗菌药的处方比例为71.7%;平均每张处方抗菌药种数为1.2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5.1%;抗菌药的使用以静脉滴注为主,占60.9%;抗菌药联用处方百分比为37.8%,三联及以上占15.5%,联用情况较严重且存在不合理联用现象;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使用率排第一位,高达22.9%。结论云南省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应强化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意识,规范门诊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提高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口腔治疗中使用奥硝唑、替硝唑和甲硝唑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开始时间为 2019年 7月,结束时间为 2020年 7月,研究开展期间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冠周炎患者共计 90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本研究使用对比的方法,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分别是 A组、 B组、 C组,每组中有患者 30例,三组患者均接受口腔治疗,但方法不同,分别是奥硝唑治疗、替硝唑治疗、甲硝唑治疗,使用不同治疗方法后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分析,并记录治疗期间产生的数据,主要包括: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数据,同时将三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根据数据分析得知,治疗后1个疗程后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3%)、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3%)相对于 C组( 80.0%)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 2个疗程后 A组、 B组、 C组的治疗效果分别为( 100.0%)、( 100.0%)( 96.67%)相比之下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 A组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67%)、 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0.0%)相对于 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23.33%)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在口腔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奥硝唑、替硝唑和甲硝唑进行治疗,但甲硝唑应用后的起效相对于奥硝唑、替硝唑较慢,且具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在口腔治疗中建议采用奥硝唑、替硝唑进行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小儿龋齿预防保健中实施氟保护剂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特定时段内在我院接受龋齿预防保健的儿童64例,依据预防保健措施的差异将其以一定的比例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磨牙技术,观察组接受氟保护剂氟保护剂,对比预防后儿童龋齿、再矿化发生率和后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龋齿为3.1%,对照组为18.7%,观察组再矿化为25.0%,对照组为3.1%,观察组幼儿龋齿、再矿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恐惧、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对照组为25.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龋齿预防保健中实施氟保护剂效果显著,可明显较少龋齿发生率,提高牙齿再矿化,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讨论无保护助产护理技术对增进初产妇自然分娩的意义并评估其价值。方法:在本实验中,通过运用数据比照的途径,对无保护助产护理技术在增进初产的女性自然分娩中的运用意义进行评估,并对相关护士进行建议。选择于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生产的100名初产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的途径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名患者。对照组使用了传统的医学助产护理路径,而实验组则使用了无保护助产护理的途径,对两组初产妇分娩时阴道血流量和就医时长展开对比分析,推算出无保护助产护理在增进初次生产女性自然分娩中的运用意义。结果:在对初次生产的女性的生产过程进行看护时,采用无保护助产护理途径能够极大减少初次生产的女性在剖腹产时的阴道大出血,缩短其剖腹产后的就医时间长。结论:实验组的阴道血流量远少于对照组,且就医时间远短于对照组,此差别具有统计意义(P
简介:目的分析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特征及视盘参数,探讨其病变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确诊为首次发病的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77例77眼,另外选取同期于我院就诊的健康人69名为对照组。记录其人口学特征、眼科常规检查、眼眶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和血清学检查,应用Optvue光相干断层扫描仪(OCT)行视盘光相干扫描,对其视盘参数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在高血压史、高脂血症、视杯面积、视盘面积、杯/盘面积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史、收缩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视盘面积、杯/盘面积比是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病例组全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各象限神经纤维层水肿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史、收缩压、甘油三酯、TC、FBG、视杯面积、杯/盘面积比是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视盘水肿各象限无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