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窝沟封闭前局部使用酸性磷酸氟(APF)窝沟侧壁氟含量影响。方法收集第三恒磨牙共918颗,随机侧为对照组、侧同名牙为酸性磷酸氟处理组。(1)对照组:酸蚀60s,窝沟封闭;(2)处理组:酸性磷酸氟溶液处理4min后,酸蚀60s,窝沟封闭。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窝沟侧壁进行点检测,所得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酸性磷酸氟处理组窝沟侧壁氟含量为(0.50±0.09)%,明显高于对照组含量(0.24±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70,P=0.002)。结论窝沟封闭前局部使用酸性磷酸氟溶液,可提高窝沟侧壁氟含量。

  • 标签: 坑缝封闭物 电子探针微区分析
  • 简介:目的本研究通过临床评估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传统固定矫治器患者牙周指数变化,比较两种矫治器牙周健康影响,判断隐形矫治器是否更有利于口腔卫生牙周健康维护.方法临床选取40名成人患者,分为隐形矫治组(Ⅰ组)固定矫治组(F组),通过测量在其矫治前及佩戴后1、3、6月中菌斑指数(PlaqueIndex,PLI)、牙龈指数(Gingiva-Index,GI)及龈沟出血指数(SulcusBleedingIndex,SBI)等牙周指数变化,对比两种矫治器牙周健康影响.结果隐形矫治组PLI治疗中明显低于固定矫治组,但GI及SBI除第月有差异外,后期无明显差别.佩戴矫治器后两组各项指数均高于矫治前.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定程度上仍有碍口腔卫生维护,但优于传统固定矫治器,矫治过程中短期内仍会对牙周组织健康造成影响,与传统固定矫治器并无明显差别。

  • 标签: 固定矫治器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牙周指数 口腔卫生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粘接剂氧化锆全瓷冠粘接强度及边缘微渗漏影响。方法:选取90颗离体前磨牙,随机分为四组,根据粘接剂不同,分别为A组(KerrOptibondVersa+MaxcemElite组)、B组(3MRelyX~(TM)Unicem组)、C组(玻璃离子水门汀CX组)、D组(KerrMaxcemElite组)。制作氧化锆全瓷冠后分别应用不同粘接剂其进行粘接,先后进行冷热循环实验及亚甲蓝染色,沿牙体长轴切开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冠边缘染料微渗漏情况,并进行分级评估;制作氧化锆与牙本质粘接试件,各组剪切强度进行测试,并比较分析。结果:A组、B组、D组间冠边缘微渗漏等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与A、B、D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剪切强度方面,除B组与D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全瓷冠粘接来说,树脂类粘接剂粘接性能优于玻璃离子类粘接剂,预先应用处理剂更有利于提高全瓷冠粘接强度,且能够减少冠边缘微渗漏发生。

  • 标签: 粘接剂 氧化锆 剪切强度 微渗漏
  • 简介:目的:明确牙本质非胶原蛋白(dentinnon—collagenousproteins,dNCPs)人牙髓干细胞(humandentalpulpstemcells,hDPSCs)增殖及矿化能力影响。方法:通过细胞活性噻唑蓝(MTT)比色法、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茜素红钙化结节染色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定量分析钙离子浓度,检测10¨g/mLdNCPshDPSCs增殖矿化能力影响。结果:dNCPs分别诱导1、3、5、7、9d,人牙髓干细胞增殖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诱导3、5、7d时,人牙髓干细胞ALP活性明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诱导2周后,茜素红染色显示10μg/mLdNCPs组出现较大钙化结节,定量分析显示,其形成钙化结节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10μ∥mLdNCPs可明显促进人牙髓干细胞矿化能力,其增殖活性影响则不明显。

  • 标签: 牙本质非胶原蛋白 人牙髓干细胞 增殖 矿化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冷热循环次数两种复合树脂黏结后抗剪切强度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因牙周疾病拔除恒磨牙60颗,根据单纯随机原则分为两组。Solitaire2组(30颗牙)以Solitaire2复合树脂黏结;FiltekP60组(30颗牙)以FiltekP60复合树脂黏结。每颗牙利用颊、舌、近中、远中4面,相应牙面的冠中1/3平整处,制作直径2mm,高3mm圆柱体,每组有40面的试件,共240试件。两组牙齿再均分为3组,分别经0次、100次500次冷热循环(5℃55℃)后,测定各组样本抗剪切力,计算抗剪切强度。并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受检试件断面的断裂类型。结果两种品牌复合树脂冷热循环0次100次抗剪切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热循环500次时,FiltekP60树脂黏结抗剪切强度大于Solitaire2树脂(P〈0.05)。各组树脂黏结断裂模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热循环处理使复合树脂材抖抗剪切强度降低。冷热循环500次时,Solitaire2复合树脂黏结抗剪切强度比FihekP60复合树脂下降明显.

  • 标签: Solitaire2复合树脂 Filtek P60复合树脂 冷热循环 抗剪切强度
  • 简介: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人根尖牙乳头干细胞(stemcellsfromapicalpapilla,SCAPs)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activatorfornuclearfactor—κBligand,RANKL)、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表达影响。方法:通过酶消化法分离培养SCAPs,SCAPs分别于对照组(普通培养基+10μmol/L无水乙醇)含0.1μmol/L17β-雌二醇培养基培养3d7d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RANKL、OPGmRNA蛋白表达。结果:17β-雌二醇刺激3d7d组,OPGmRNA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RANKLmRNA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结论:1713雌二醇可能通过调节RANKL/OPG系统,参与调节SCAPs成牙/骨及破牙/骨活性。

  • 标签: 17Β-雌二醇 人根尖牙乳头干细胞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保护素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表面粗化处理(砂纸打磨及喷砂)及Ivoclean唾液浸泡后氧化锆粘接性能影响。方法:52氧化锆瓷块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选用不同方法瓷块表面进行粗化处理:120#水砂纸打磨粗化及喷砂粗化处理。处理后,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态,X射线荧光光谱仪陶瓷表面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每组试样浸泡于人工唾液后,75%乙醇消毒清洁表面,根据是否配合Ivoclean分为两亚组;每组试样与自粘接树脂水门汀RelyXU200树脂水门汀粘接后,万能试验机测试剪切粘接强度,界面破坏模式进行观察,并结果进行2×2析因方差统计学分析。结果:四组剪切粘接强度分别为:19.75±2.05MPa(砂纸打磨+无Ivoclean)、27.46±2.02MPa(砂纸打磨+Ivoclean)、23.62±2.80MPa(喷砂+无Ivoclean)29.81±2.61MPa(喷砂+Ivoclean)。析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喷砂处理配合使用Ivoclean,所获得剪切粘接强度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相同消毒处理条件下,喷砂粗化组效果均优于砂纸打磨粗化组(F=11.906,P〈0.05);相同粗化条件下,乙醇消毒表面后配合Ivoclean使用可明显提升氧化锆剪切粘接强度(F=84.191,P〈0.05);表面粗化处理及清洁方式间无交互效应(F=1.005,P〈0.05)。结论:表面粗化处理方式及表面清洁方式均是提高唾液浸泡后氧化锆与树脂水门汀间剪切粘接强度相关影响因素,两者间无交互效应,喷砂处理配合使用Ivoclean可显著提升唾液浸泡后氧化锆粘接性能。

  • 标签: 粘接性能 氧化锆 粘接剂 表面处理 清洁方式
  • 简介:目的:利用即刻负载有限元模型,研究种植体不同螺纹螺距因素初期稳定性影响。方法:利用Pro/E软件、Hypermesh软件及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四类种植体即刻负载三维有限元模型,比较3种螺纹螺距(0.8mm、1.6mm、2.4mm)分别垂直水平加载时,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影响。结果:不同螺纹螺距种植体来说,垂直加载水平加载时0.8mm螺距螺纹种植体微动最小,2.4mm螺距螺纹种植体微动最大。结论:螺纹螺距垂直相对位移有影响水平相对位移影响不大。随着螺距增加,种植体对抗垂直向载荷抵抗力减弱。水平加载时,螺纹螺距颈部微动影响不明显。

  • 标签: 种植 螺纹型牙种植体 即刻负载 三维有限元 微动 初期稳定性
  • 简介:用种植体修复上颌前部单个牙缺失具有挑战。在种植体植入过程中,手术软、硬组织造成创伤会影响日后美观效果。临床医生选用手术技巧应是既不损害骨结合,又能避免影响美观并发症,诸如临床冠增长或牙间乳头破坏等。本研究前瞻性地观察了单个牙种植体术中,使用2种不同翻瓣手术设计(即包括牙间乳头可移动宽瓣保护牙间乳头窄瓣)邻面牙槽嵴骨吸收情况。使用窄瓣术后邻面牙槽嵴骨吸收明显少于使用宽瓣者,这差别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 标签: 翻瓣 设计 单个牙种植体 牙槽嵴骨 吸收
  • 简介: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抑制剂SB431542体外人牙龈间充质干细胞(hGMSCs)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影响。方法:组织块法原代培养hGMSCs,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标志物,然后给予不同浓度(0、0.1、1、10μmol/L)SB435142处理,CCK-8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增殖活性及凋亡比例;成骨培养基分组诱导培养21d后,进行茜素红染色,检测成骨分化;hGMSCs给予1μmol/LSB431542处理,采用Westernblot检测成骨诱导过程中成骨相关蛋白表达及TGF-β信号通路信号分子变化。结果:原代培养hGMSCs高表达CD105、CD90CD73,而阴性表达CD14、CD34、CD19、CD45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浓度SB431542并不引起hGMSCs凋亡率明显改变(P>0.05)。而10μmol/LSB431542作用于hGMSCs第7天时,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降低(P<0.05)。1μmol/LSB431542能显著增加hGMSCs矿化结节形成(P<0.05),且成骨诱导11d后,Runt相关转录因子2、碱性磷酸酶及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P<0.05)。成骨诱导30、60min时,SB431542处理组TGF-β信号通路下游Smad3信号分子磷酸化水平明显被抑制(P<0.05)。结论:SB431542可能通过抑制成骨分化过程中Smad3磷酸化水平来诱导hGMSCs体外成骨。

  • 标签: 人牙龈间充质干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 SB431542 成骨分化
  • 简介: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umbilicalcordde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hUCMSCs)体外长期传代扩增后形态表型、增殖及分化特性变化。方法:分别以双酶消化及组织块法分离培养hUCMSCs;细胞传至18代(P18),观察细胞形态、生长曲线、克隆形成、细胞周期、干细胞表型、多向分化能力变化,全面评测连续传代hUCMSCs生物学特性影响。结果:双酶消化结合组织块法可高效分离获得大量hUCMSCs,细胞稳定传代并保持间充质干细胞特性;早期细胞多呈长梭形或纺锤形,至P18时呈多角不定型且细胞体积变大,胞浆增加明显。传代至P18后,hUCMSCs群体倍增时间增加至60h以上,绝大多数细胞处于G0/G1期,且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unit-fibroblast,CFU-F)形成降低,克隆集落减小。hUCMSCs可表达且不因持续传代丢失间充质干细胞标记,但仅早期传代细胞表达多能干细胞标记Oct-4及SSEA-4。特异性染色及相关基因表达检测提示P18hUCMSCs成脂肪、成软骨及成骨诱导分化能力较早期传代细胞减弱。结论:hUCMSCs是具备高增殖活性多向分化特性间充质干细胞群,体外长期传代扩增hUCMSCs呈现复制衰老趋势,但不会丢失干性,可稳定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特异性表面标记并保持分化活性。

  • 标签: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体外传代 增殖 分化
  • 简介:目的:利用计算机生成下颌中切牙三维实体模型三维有限元模型,生物力学角度分析瓷贴面复合体粘接层受力情况,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Micro-CT获得牙体原始数据导入Mimics10.01软件,利用topo算法Ansa软件生成下颌中切牙三维实体模型三维有限元模型;用有限元法分析瓷贴面复合体不同厚度粘接层,不同载荷条件下应力分布规律,使用ABAQUS/Standard求解器计算模型求解,并进行应力分析.结果:获得较为精准下颌中切牙三维实体模型三维有限元模型;应力云图可见:垂直载荷下,VonMises应力主要集中于舌面远中1/3处粘接层切端中1/3处;斜向载荷下,VonMises应力主要集中唇面切端远中1/3处舌面颈部远中1/3处;VonMises应力值斜向加载均大于垂直向加载;不同载荷条件下粘结层厚度均为100um时VonMises应力值最小.结论:下颌中切牙瓷贴面修复应重点注意粘接层切端边缘处理,并引导下颌牙齿延牙体长轴受力;树脂粘接层厚度为100um附近时更有利于瓷贴面的粘接效果.

  • 标签: 下颌中切牙 瓷贴面 有限元分析 应力分布
  • 简介:目的研究再植时牙根尚未发育完全牙齿对正畸所致咬合变化反应,以及这些再植牙牙槽骨发育影响。研究方法脱位4下切牙脱位1小时内再植,再植后7月开始上颌前方牵引治疗以改善覆盖,之后应用Begg技术不拔牙矫治恒牙列错He畸形。结果再植后14年4月复查,发现再植牙齿保持着良好咬合功能,未发生骨粘连。活髓再植牙牙根植入后继续发育,牙周组织骨硬板也得以继续形成。结论再植牙成活并获得稳定咬合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

  • 标签: 骨性Ⅲ类错He 年轻下颌恒切牙脱位 牙再植 预后 牙槽骨发育
  • 简介:目的利用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loss,AL)评估危险因素慢性牙周炎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并被诊断为慢性牙周炎459例患者,应用危险因素评估软件其危险因素情况进行评估分级,共分为5组(Riskl。Risk5组),危险因素严重程度从Risk1Risk5组依次递增。所有患者进行牙周检查牙周基础治疗,检查指标为所有天然牙近中颊、颊正中、远中颊舌正中4位点PDAL。治疗后3月、第1年、第2年、第3年时复诊,检查牙周指标,与基线比较并评价牙周炎症进展情况。结果治疗后不同时牙周指标与基线相比得知,3月时炎症明显改善(P〈0.05)。牙周炎症危险因素影响下逐渐恶化,并在治疗后第3年时这种影响比较明显(P〈0.05)。治疗后第3年比较各组PDAL发现,RisklRisk2组与其他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sk5组与其他4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因此危险因素严重程度分为低、中、高3风险等级。结论(1)本研究中危险因素评估软件能够准确、快速患者各个危险因素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患者危险因素风险等级,帮助医生做出正确预后判断,并帮助患者更好认清危险因素影响。(2)危险因素牙周炎症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预测牙周炎症预后,其牙周炎症影响治疗后第3年就表现出来,应引起医生患者重视。

  • 标签: 危险因素 慢性牙周炎 Florida探针 预后
  • 简介:口腔鳞状细胞癌是-种特殊以局部侵袭颈淋巴结转移为特点上皮性恶性肿瘤,晚期常有较大范围缺血甚至坏死,使肿瘤组织同时酸性化缺氧。缺氧导致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factor,HIF)高表达,它是肿瘤危害危险决定因素之-。HIF-1是细胞缺氧应答关键调控因子,缺氧环境下,羟基化被抑制,HIF-1α、β亚基结合成异二聚体,形成稳定HIF-1-DNA,HIF-1α被激活。活化HIF-1是包括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及其受体VEGFR在内很多基因转录调控因子,调控它们转录活性。VEGF肿瘤中表达,既是血管通透因子,也是肿瘤血管淋巴管生成关键调控因子。HIF-1α/VEGF信号通路调控着肿瘤血管生成以及细胞增殖、代谢、抗凋亡移行生理通路。已有研究表明,缺氧口腔癌进展(增殖转移)、药物抵抗预后方面起主要作用,本文阐述了HIF—1α/VEGF信号通路基本生理特征,分析了HIF-1α、VEGF口腔癌中表达效应及与其相关分子作用,并评价了它们作为治疗靶点预后判断生物标记可行临床意义。

  • 标签: 口腔鳞状细胞癌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生成因子 缺氧 靶向治疗
  • 简介:活动矫正器治疗错合60例临床分析邢柱顺牙列拥挤、前牙反、牙弓前突是正畸临床常遇到错,作者用活动矫正器对较简单错进行治疗,受到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资料方法.资料:60例错中女性38例男性22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21岁,平均年龄...

  • 标签: 活动矫正器 临床分析 错合 安氏Ⅱ类 安氏Ⅰ类 口外力
  • 简介:目的探讨Ezrin蛋白、诱导型氧化氮合酶(iNOS)黏液表皮样癌(MEC)中表达以及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高分化MEC、24例低分化MEC,以及正常唾液腺组织中Ezrin蛋白、iNOS蛋白表达,结合临床资料进行Ezrin蛋白、iNOS蛋白表达与MEC转移相关分析。结果Ezrin蛋白、iNOS正常唾液腺组织、高分化MEC及低分化MEC中表达均依次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zrin蛋白iNOS两者之间表达也有相关(P〈0.01);Ezrin蛋白与iNOS表达分别与MEC肿瘤转移有相关(P〈0.05)。结论Ezrin蛋白iNOS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均与MEC转移高度相关。

  • 标签: 黏液表皮样癌 EZRIN蛋白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 简介:本系列文章部分主要探讨后牙间接粘结修复最新理论技术以及有关这方面的最佳科学研究长期临床证据。本文提出治疗理念基于以下几个基本思想:①使用粘结材料垫底/衬洞[“双重粘结”技术(DB).“最优化窝洞设计”(CDO)]:必要时使用②龈下颈部边缘即刻重建[龈壁提升(CMR)]:随后进行③印模制取.以尽量保留牙体组织.简化临床操作.最后使用高填料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进行粘结[粘结层固化可控化(CAC)]。并简要介绍修复体就位辅助技术.如声波/超声波震动(或)粘结材料加热技术。文中介绍临床步骤有助牙医解决嵌体/高嵌体牙色修复中诸多临床问题,包括牙体预备、隔湿、取印模粘结等每关键步骤。此种临床步骤既适用于全瓷修复材料.也适用于复合树脂.从理化性能操作方面来看.目前尚未有任何种材料被证实可以胜任任何临床情形修复。虽然嵌体/高嵌体粘结修复并不是完美的牙釉质牙本质结构复制品,但就目前来讲,我们还是这种间接修复方式视为种生物替代修复,主要归因于该修复体均质材料性质。

  • 标签: 粘结修复 临床证据 替代治疗 高嵌体 循证理念 生物
  • 简介: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是评价经过阳极氧化、循环预矿化、加热处理钛膜(APHTM)生物活性,采用组织学分析显微CT扫描(Micro-CT)比较APHTM未处理钛膜(NTTM)引导骨再生能力。材料与方法:制备APHTM样品并浸泡于模拟体液中2天,然后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接着用X射线能谱分析钙磷酸盐沉淀情况。体内实验中,大鼠颅骨构造临界尺寸缺损(直径8mm).用APHTM或NTTM覆盖处理(每组n=14)。2周4周后活检进行组织学检查(n=3)。骨荧光标记物第3周(茜素红)第5周(钙黄绿素)分别注射入每组三只大鼠,第7周进行组织学分析,第8周进行Micro-CT扫描(n=5)。结果:APHTM具有较高生物活性.于模拟体液浸泡2天后.APHTM表面特征性地遍布致密纳米片状晶体、钙磷浓度增加。2周4周,APHTM组显示新生骨紧密贴附于膜上.而NTTM样品组新生骨之间形成结缔组织间隔。荧光分析中也发现了同样规律。Micro-CT分析显示.APHTM组较NTTM组骨量低,但骨矿化密度更高(P〈005)。结论:结果表明,用APH处理钛膜可促进膜与新成骨之间紧密贴合,从而提高骨再生结构稳定性。还需要进步体内体外实验验证该结论。

  • 标签: 引导骨再生 骨缺损模型 钛膜 Micro-CT扫描 大鼠 表面改性
  • 简介:目的研究安氏Ⅱ^1类人群肌位牙位运动过程中动态咬合接触情况,探讨牙尖交错位稳定性、肌位牙位(平衡)及其相关牙胎形态因素。方法60名未经过正畸治疗安氏Ⅱ^1类受试者进行检查,采用T-ScanⅡ咬合分析系统记录并分析其肌位牙位运动过程中动态骀接触情况,模型上分析牙殆形态,利用SPSS12.0数据进行分析。结果①牙尖交错位上骀力中心点与中线垂直距离、左右侧殆力差值及骀接触点数目在三次重复测量中均无显著差异;②肌位牙位不调与否两组间在上下牙弓后段宽度上存在差异;③两组间Spee曲线深度、Spee曲线流畅、磨牙近远中向指数等垂直向及矢状向指标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氏Ⅱ。类人群具有牙尖交错位稳定性;肌位牙位与牙弓后段宽度协调性有关,而与该人群垂直向及矢状向牙殆形态异常无关。

  • 标签: 接触 T-ScanⅡ肌接触位 牙尖接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