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诊断手段,误诊、漏诊率较高.我院1990~2000年间临床诊断的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95,误诊31,占326%.现就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 标签: 诊断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误诊
  • 简介:目的提高对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IE的临床表现形式与治疗的关系。结果发热为常见及起始症状,贫血、脾大、心脏杂音及杂音改变,消瘦厌食、出汗、周围动脉栓塞。血培养阳性率61.54%,经胸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61.54%。结论①心脏结构异常是IE的主要基础病因;②先天性心脏病、退行性心脏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病变者为发生IE的高危人群;③超声心动图对IE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临床分析 治疗
  • 简介:糖尿病为世界性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由于糖尿病患者有发生冠心病的广泛基础,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显然高于非糖尿病者,而糖尿病发生心肌梗死时,症状不典型及无痛者占多数。因此及时的发现与防治心肌梗死,对糖尿病的生存至关重要。1资料与方法按WHO标准确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23,其中男11,女11,年龄47~78岁,病程1~22年,均合并心肌梗死。所有病例均有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HbAIC)、血脂分析、肝肾功能、心电图、心脏彩超Doppler等

  • 标签: 糖尿病 心肌梗塞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建桥街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便制定相应防治措施.方法:对武汉市建桥街社区所有居民进行健康调查,建立健康档案,将其中482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按社区卫生服务要求和调查情况制定综合防治措施,三年后观察疗效.结果:三年后高血压患者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降低(P<0.05),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明显上升(P<0.01).结论: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行之有效,应大力推广.

  • 标签: 社区综合防治 效果分析 高血压病 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高血压患者 综合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糜烂与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关系。为了预防和治疗宫颈糜烂提供依据。方法对1250宫颈糜烂患者进行uu的检测和阴道其他病原体的检测,发现宫颈糜烂与uu感染和其他病原体感染有密切的关系。结果1250宫颈糜烂患者检出uu阳性872检出率69.76%,感染uu的872宫颈糜烂病例中伴其他阴道病原体感染检出777,占89.1%与uu阴性组发生率71.85%比较,两者有显著差异(P<0.001)、872uu阳性病例中805呈急性宫颈炎表现,占92.31%与uu阴性组的7.95%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结论宫颈糜烂与uu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uu是生殖道感染较为常见的病原体,临床对急性宫颈炎表现及合并阴道炎、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应考虑到uu感染,一旦发现感染,应及时治疗。

  • 标签: 宫颈糜烂 解脲支原体 关系
  • 简介:目的探讨冠脉内支架术的临床效果及小C臂X光机的可行性.方法对1998年5月~2001年6月间在小C臂X光机下60冠脉内支架植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定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结果60患者植入83个支架:DeNovo支架植入48个,Suboptimal11个,Restenosis2个,Bailout2个.成功81个:前降支45处病变植入40个支架,右冠脉29处病变植入27个支架,左回旋支16处病变16个支架;支架植入的成功率98.9%.本组无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严重出血并发症.随访1~36个月,5再发心绞痛冠脉造影证实,2原支架植入处再狭窄,另3无再狭窄,系多到血管病变,其中1发生心源性猝死.结论冠脉内支架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低;有效抗凝抗血小板及调脂治疗,是冠脉内支架治疗效果的重要内容;冠脉内支架术在小C臂X光机下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小C臂X光机 治疗 冠心病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临床分析
  • 简介:心律失常是冠心病(CHD)好发的并发症,也是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为了解24h早搏发生的规律,将本院1998~2000年近3年107确诊冠心病的动态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并报告如下。

  • 标签: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早搏 分布
  • 简介:目的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和体会。方法对143产后发生500ml以上出血的产妇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发现共有115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约占出血总人数的80%。结果为了减少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同时使子宫收缩、血压和心率等数值保持在较为稳定的状态,需要在分娩前做好预防措施,并在产后加强护理。结论通过适当的护理工作,配合使用恰当的药物,另外,做好产后监测、急救等医护工作,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 标签: 产后出血 宫缩乏力 诊断 护理
  • 简介:慢性硬膜下血肿多发于老年人,临床上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并不少见,我科自1997年1月至2003年1月对收治的70高山区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现对其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进行如下报道:汉

  • 标签: 高血压 慢性硬膜下血肿 临床资料 诊断
  • 简介: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LQTS)系指原因未明的以Q—T间期延长、先天性耳聋(或无耳聋)、室性心律失常、反复发作性晕厥和偶有猝死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它是一种少见疾病,人群发病率约为1/30万,伴耳聋型的患病率约为1.6/100万-6/100万,在耳聋儿童中本征发病率约0.25%-1.00%。本征多见于青少年,女性为男性的2倍。

  • 标签: 先天性耳聋 延长综合征 反复发作性晕厥 室性心律失常 原因未明 少见疾病
  • 简介:目的对86儿童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进行心肌酶谱和常规心电图检测,结果心酶谱异常69,阳性率80.02%,尤以CK、CK-MB升高显著。CK>1000U/L有17;重症肠炎、败血症、有机磷中毒各21溺水、10有机氟中毒(其中2CK高达19855U/L和17500U/L、CK-MB高达257U/L和175U/L)。心电图检测65,异常55,阳性率84.61%(其中各种心律失常占69%,ST-T改变占31%),4严重心律失常,败血症、重症肺炎各1,均合并高血钾,2有机氟中毒。这4的CK都>1000~U/L。结论MODS儿童其心脏损害是严重的,CK、CK-MB同时升高对心肌损害具有特异性,心酶谱和心电图可作为预测心脏损害及其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 标签: 儿童 多脏器功能障碍 心脏损害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并分析治疗方式。方法选取128老年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结果该组患者所患基础心脏病中比例最高的三种是占25.78%的冠心痛,占19.53%的高心痛,和占17.97%的肺心病。在并存疾病中,15.6%并存1种。引发疾病的因素非常的多,其中肺部感染和呼吸道感染是最主要的因素,占46.09%。临床症状中出现比例最多的就是双下肢水肿,占82.03%。心电图检查发现,所有患者中存在异常的占88.28%,且有75%存在2种以上的异常。有9患者发生洋地黄中毒现象,共出现5死亡。结论老年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由多种因素引发,没有典型的体征、症状,容易出现误诊、药物不良反应等,因此要给予针对性的控制和治疗。

  • 标签: 老年 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持续严重心动过缓(心率<45次/min)的治疗,国内外均主张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近10年,我院安装起搏器治疗持续严重心动过缓12,药物治疗24,经临床观察并随访治疗效果,现报导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男21,女15,年龄最大75岁,最小19岁,平均60岁。窦性心动过缓23,交接性心动过缓8,室性心动过缓5,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19,均经食管电生理证实,三度房

  • 标签: 心动过缓 持续性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1-7)[(Ang(1-7)]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ACS患者134,同时选取健康人群30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血浆AngⅡ、Ang(1-7)水平及血清肌钙蛋白I(cTnI)水平。比较ACS各分型组间上述指标差异,评价AngⅡ、Ang(1-7)对于ACS患者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上述指标与ACS的相关性。结果AngⅡ、Ang(1-7)与cTnI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及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AngⅡ、Ang(1-7)与cTnI呈正相关(P〈0.01),AngⅡ、Ang(1-7)及cTnI对于ACS患者心肌梗死均具有诊断价值(P〈0.01),cTnI尤为显著,进一步绘制ROC曲线提示AngⅡ、Ang(1-7)及cTnI诊断界值分别为:51.23pg/ml、42pg/ml及0.3ng/ml(P〈0.01),AngⅡ、Ang(1-7)对于ACS患者心肌梗死的诊断效能优于cTnI(P〈0.05),而AngⅡ与Ang(1-7)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型ACS患者AngⅡ、Ang(1-7)及AngⅡ/Ang(1-7)比值有统计学意义,AngⅡ、Ang(1-7)对于ACS患者病情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管紧张素类 肌钙蛋白I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常规体表静息心电图Tv1(Tv2)>Tv5(Tv6)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10住院行冠脉造影的患者,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两组均多次记录常规十二导心电图,比较Tv1(Tv2)>Tv5(Tv6)综合征在两组间检出率的差异,并与心电图ST段压低指标相比,分析Tv1(Tv2)>Tv5(Tv6)综合征诊断冠心病的价值.结果Tv1(Tv2)>Tv5(Tv6)综合征的检出率在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有显著差异.Tv1(Tv2)>Tv5(Tv6)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70.3%、特异度为66.6%,与ST段压低相比敏感性较高,但后者特异度高于Tv1(Tv2)>Tv5(Tv6).结论Tv1(Tv2)>Tv5(Tv6)综合征对诊断冠心病有一定价值,但特异性不高,应结合临床及其他心电图指标综合进行判断.

  • 标签: 冠脉造影 冠心病 心电图 Tv1(Tv2)〉Tv5(Tv6)综合征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与血清胆红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脑梗死青年患者124为观察组和同期年龄低于45岁的非脑梗死健康查体者124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血糖、血脂、血清胆红素、血尿酸、血肌酐等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分析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青年脑梗死发病率与血清间接胆红素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为(8.46±2.67)μmol/L,低于对照组的(12.98±3.41)μmol/L,而观察组血脂和血糖水平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有间接胆红素、血脂、空腹血糖、脑卒中家族史以及BMI〉24。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有间接胆红素、脑卒中家族史以及BMI〉24。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结果显示,青年脑梗死发病率与血清间接胆红素呈显著负相关(r=-0.87,P〈0.01)。结论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有低间接胆红素、脑卒中家族史以及BMI〉24,青年脑梗死发病率与血清间接胆红素负相关,血清间接胆红素较低的青年需警惕脑梗死的发生,血清胆红素可能作为青年脑梗死的独立预测指标之一。

  • 标签: 青年 脑梗死 血清胆红素
  • 简介:患者在医院看病后拿着医生的处方迟迟不去配药,这种现象并不少见。但对于心脑血管病支架手术后的患者来说,这样做却有致命危险,哪怕仅仅推迟配药一天!

  • 标签: 术后患者 支架 抗凝剂 心脑血管病 手术后 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