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得出降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设定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发生率目标值,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将33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患儿,查找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未及时就诊的原因,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发病的原因分析,针对性的拟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实施品管圈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发生率从2.6%降低到0.98%,圈员对综合能力的自我评价也明显高于活动前。【结论】:圈员掌握了品管圈手法;发现和解决临床工作中的问题;能有效地发现影响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因素,并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得出最佳干预方案,有效降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发生率,提高全员主动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儿科留置针72小时留置率中的作用。方法 由辅导员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品管圈运作的系统培训,按照自愿原则自由组圈,小组成员通过评分选定“提高儿科留置针72小时留置率”为本期活动主题,在活动开展前对医院患儿及家属留置针相关问题开展调查、讨论、分析原因,拟定实施对策,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效果。结果 品管圈活动前后,患儿及家属对留置针相关问题由原来的65.5%提高至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对留置针的安全留置文化认知,有利于留置针安全穿刺,长时间留置,保证患儿安全,也提高了护士静脉穿刺的能力、解决沟通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简介: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讨论持续护理质量改善项目对降低日间手术病房床位爽约率的干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3年3月10日至2023年3月25日至我院日间手术进行预约的手术患者100例为对照组,选取2023年3月26日至2023年4月15日至我院日间手术进行预约的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组,对照组(日间病房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持续护理质量改善项目管理)。结果:在改善前,对照组患者的爽约率高达15%,经过持续护理质量改善后,研究组患者的爽约率仅为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P < 0.05,此外,经过持续护理质量改善项目后,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8.00%),组间比较P<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善项目有助于降低日间手术病房床位爽约率,并且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进一步减少了不良事件发生率。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将提高中心静脉导管维护规范率作为持续质量改进项目,规范护理人员对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操作规范性,让中心静脉导管管理日臻完善,从而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健康结局。 方法 将我科2023.03-2023.12内120例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我科静疗小组设计的查检表,对2023.03-2023.06期间60例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维护现状进行查检,并设为对照组;通过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2023.09-2023.12期间再对60例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维护状况进行查检,并将此设为研究组,比较改进前后中心静脉导管维护规范率。 结果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中心静脉导管维护规范率明显提高,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相比于改进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有助于提高中心静脉导管维护规范率,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减少脑梗死病人住院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00例脑梗死病人,将其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两个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而观察组给予个性化的治疗。重点评价治疗前后 NIHSS评分、 Barthel指数及运动机能改变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总总有效率94.00%,明显提高了78.00%;术后第2、四周,实验组 NIHSS评分、 Barthel指数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病人的复诊率也显著下降。目的探讨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法,对脑梗死病人进行个性化护理,改善其生活质量,减少其再次住院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门诊就诊的130例患者,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比较两组的预检分诊的准确率、患者满意度以及预检分诊、就诊等候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有更高的预检分诊的准确率和患者满意度,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有更短的预检分诊时间、就诊等候时间,P<0.05。结论:门诊预检分诊通过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就诊准确率,减少预检分诊和整体的就诊等候时间,进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