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前盆底肌功能锻炼在产妇产后康复中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的经临床诊断(B超和产前检查)的产妇共100例,将1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内容为在生产前告知产妇需注意的事项,给产妇详细讲解分娩的方式,并介绍生产的医生及护理人员,告知产妇需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有助于产程的顺利进行。观察组采用产前盆底肌功能锻炼,从产前盆底肌功能锻炼小组成立、健康宣教及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干预,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级和顺产发生率。依据法国ANAES颁布的GRRUG(会阴肌肉测试标准)进行盆底肌力的测定,级别越高则盆底肌张力越好。结果观察组的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顺产率为46.00%,观察组的顺产率为90.00%,观察组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V级和≤V级的人数分别为14例和21例,对照组≤IV级和≤V级的人数分别为6例和3例,两组产妇分娩后的盆底肌力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盆底肌功能锻炼后可改善产妇的产程和顺产率,并提高产妇的盆底肌力,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统计焦虑和抑郁评分等数据,探讨在麻醉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术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上的优势。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住院行全麻手术的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收集并分析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术前、术后SAS评分比较,观察组术前53.27±4.73分,对照组术前51.77±6.35分,(t=1.038,P>0.05);观察组术后24h37.47±5.37分,对照组术后24h43.83±5.07分,(t=-4.722,P<0.05)。术前、术后SDS评分比较,观察组术前53.23±5.42分,对照组术前54.53±5.86分,(t=-0.891,P>0.05);观察组术后24h37.43±5.35分,对照组术后24h40.47±4.95分,(t=-2.279,P<0.05)结论麻醉前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11月-2017年11月6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根据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分组。对照组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在6-12h,观察组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在6h以内。比较两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效果;ST段50%回落率、TIMI3级血流率;干预前后患者BNP和CK-MB峰值、肌钙蛋白;心脏彩超疗效。结果观察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T段50%回落率、TIMI3级血流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BNP和CK-MB峰值、肌钙蛋白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BNP和CK-MB峰值、肌钙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脏彩超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越短,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越好,可更好保护BNP和改善心肌灌注,缩小心梗面积,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放疗方案比较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90例我院从2014年6月-2016年6月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全脑放疗40Gy+局部转移灶加量至60Gy治疗,观察组则予以单纯局部转移灶IMRT放疗60Gy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无进展中位生存时间、卡氏评分情况、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分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局部转移病灶IMRT放疗方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4灶)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症状,改善生存质量,且1年生存期无差异,神经毒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癌细胞凋亡指数(AI)、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糖蛋白(PgP)几项指标在乳腺癌患者预后影响的作用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2005年至2010年我院的80例乳腺癌患者石蜡包埋病理标本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的乳腺癌细胞凋亡指数(AI)及PCNA、PgP相关基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乳腺癌细胞凋亡的特征为,染色质在细胞核上,颜色棕黄,部分凋亡细胞核会缩小,核膜处于完整状态。此次研究中有7例没有出现凋亡,73例有不同程度凋亡,凋亡率是91.2%。此次研究中共出现了54例凋亡指数介于0到0.21的病例,其中有4例淋巴结转移;还有26例的凋亡指数介于0.25到0.57,其中有三例属于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率是78.6%。P糖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8.7%。结论肿瘤发病和细胞凋亡、增殖有直接联系,PCNA蛋白表达和组织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紧密,PgP在乳腺癌组织存在表达,该指标和患者生存期有关系,因此可以将AI、PCNA、PgP作为乳腺癌预后诊断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应用及临床预后。方法选择90例2016年2月-2018年1月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常规的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结石性胆囊炎疾病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患者WHOQOL-100评分、炎症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结石性胆囊炎疾病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WHOQOL-100评分、炎症指标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WHOQOL-100评分、炎症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肯定,可有效消除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病人心绞痛发作次数、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我院的1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的对象,以电脑随机法将这16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无缝隙护理,评定标准SAQ评分、预后情况、SF-36生存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SAQ评分与SF-36生存质量评分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预后情况的8.75%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7.5%,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可显著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提高其护理满意度,降低预后,值得我院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内血管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疗效及预后效果。方法以本院在2015年7月-2018年6月间纳入治疗的70例ICVD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35例。A组给予颅内血管介入治疗,B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疗效和预后性。结果A组的Vd(舒张期末期流速)与Vs(收缩期峰流速)均低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卒中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低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有差异(P<0.05)。A组治疗半年后的存活率为94.29%,1年后的存活率为85.71%,B组分别为74.29%和60.00%,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ICVD患者行颅内血管介入治疗可改善其相关症状,避免神经功能严重损伤,且预后性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子宫螺旋动脉血流与早期先兆流产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早期先兆流产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产检的正常早期宫内妊娠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通过腹部超声检查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值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D明显降低,S/D、PI以及RI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S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子宫螺旋动脉血流指数可以有效的反映子宫螺旋动力阻力情况,能够为临床医生准确提供患者子宫血流情况,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妊娠结局以及预测其保胎是否成功提高有效参考价值。
简介:目的:对原发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进行分析,探讨临床指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原发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AnnArbor分期,Ⅰa期为22例(44.90%),Ⅰb期为6例(12.24%),Ⅱa期为14例(28.57%),Ⅱb期为2例(4.08%),Ⅲa期为3例(6.12%),Ⅲb期为1例(2.04%),Ⅳa期为1例(2.04%)。病理类型,B细胞来源40例,占81.63%,T细胞来源9例,占18.37%。全组病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84%、81.63%、73.47%。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显示,B症状、肿瘤数目、首次治疗疗效、国际预后指数(IPI)均为原发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生存期的预后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IPI是原发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原发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较好,IPI是重要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及其动态变化在危重病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收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196例危重患者,按血小板计数分为血小板减少症(TCP)组与非血小板减少症组(非TCP),按有无出血并发症分为出血组与非出血组,按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动态观察所有患者第1、3、5、7、9天血小板的计数变化,对APACHEⅡ评分、出血发生率、病死率,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发生率等进行前瞻性分析,分析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血小板动态变化。结果TCP的发生率为28.06%,TCP组比非TCP组具有更高APACHEⅡ评分,更高的死亡率、出血发生率以及MODS发生率,且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存活组血小板计数在经过入ICU3天短暂下降后第5~9天开始逐渐上升,死亡组血小板计数呈持续下降趋势。死亡组血小板计数在每个观察时相均低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减少及其动态改变能较正确、敏感地反映危重病患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在临床上有较大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