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采集位置及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间在医院接受常规生化检验的200名患者为研究样本,分别抽取患者左侧肘部静脉血,右侧肘部静脉血,在血液标本采集后、采集后4h及采集后8h分别开展血糖指标(GLU)检测、谷丙转氨酶(ALT)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检测、胆固醇(TC)检测、钾离子(K+)检测与总胆红素(TB)检测。结果左侧静脉血的检测结果与右侧静脉血在血液标本采集后、血液标本采集后4h及血液标本采集后8h后的检测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左侧肘部静脉血标本与右侧静脉血标本的GLU指标及TB指标会在血液标本放置后4h、放置后8h两个时间节点内成降低趋势(P<0.05)。ALT水平、K+水平及TC水平均会在放置后4h及放置后8h两个时间节点内成上升趋势(P<0.05)。结论血液标本位置不会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放置时间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血液样本中的GLUI指标、TB指标、ALT指标、K+指标与TC指标均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在血液标本采集完成后及时开展生化检验,可以为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一定保障。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方法 按回顾分析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常规模式救治患者30例为对照组,实施急诊护理快速通道患者30例为研究组,观察两组各个环节救治时间(等待救援、入院至确诊、确诊至治疗、绿色通道停留时间)及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等待救援、入院至确诊、确诊至治疗、绿色通道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急救成功、急救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致残率研究组较低。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快速通道,有效缩短救治时间,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急救成功率及满意率。
简介:背景:最近,有一篇报道将单髁聚乙烯胫骨假体垫片的储存时间与假体加速疲劳磨损及迅迷失败联系起来。我们回顾性复习了另一种单髁膝关节置换系统的技术经验,以研究聚乙烯垫片的储存时间与临床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1990至1996年间进行了100例骨水泥固定的单髁膝关节置换手术。聚乙烯垫片的平均储存时间为1.7年。至回顾重温时,4例失访,16例死亡,19例进行了翻修。61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平均存活时间为(8±2)年。结果:以翻修为终点,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若垫片储存时间未超过平均储存时间,假体的6年生存率达96%;但超过平均储存时间时,仅达71%。除2例储存时间低于1年并在3年内翻修的垫片外,其他所有被取出的垫片都有疲劳磨损现象。在4—6年的临床随访中,超过平均储存时间者膝关节评分及功能评分也低。结论:垫片的老化加速了经Y射线消毒的聚乙烯垫片的疲劳磨损,影响了单髁置换的中期效果。聚乙烯垫片的储存时间和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还有待研究。可信水平:治疗研究,Ⅲ=2级(回顾性定群研究)。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简介:摘要 ERRα是关键的能量代谢调控因子,与癌症预后相关。同时,作为分子生物钟及其输出途径的转录调节剂,它又与核心时钟蛋白具有广泛的转录串联。鉴于生物钟对 ERRα基因的表达调控及 ERRα在癌症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生物钟可能通过改变孤儿核受体 ERRα的基因表达模式,导致代谢紊乱,炎症反应等一系列反应,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生发展。进一步研究 ERRα、癌症发生发展和核心时钟基因的功能关系,必将揭示代谢时钟的紊乱对肿瘤生物学过程中与时序相关的关键分子机制和生理表型。
简介:摘要:现代家庭育儿科学化已成为一种趋势,但实际育儿过程中仍存在“以孩子为中心”的传统育儿模式。科学育儿倡导规范婴幼儿作息,帮助婴幼儿在良好的作息习惯中更好的成长。本文通过文献研究、逻辑分析以及长期对婴幼儿的观察等方法,对婴幼儿的作息时间与其身心健康的关系合理分析,总结出科学的婴幼儿作息时间,由此指导家长育儿,使家长尽可能脱离“以孩子为中心”的传统育儿模式,帮助婴幼儿更健康的成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放置时间的血液标本对生化检验的结果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2018年12月期间门诊收取的50例病患为本次血液标本的采集对象,对采集后血液的时间进行记录后,分别在四个时间段1h、3h、6h后,对其生化检验的数据进行分别对比研讨。结果①血糖(GLU)和尿素氮(BUN)水平当伴随着放置的时间不断加长而增加;②总胆红素(TBIL)水平会伴随着放置的时间而减少;③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苷酶(ALT)的水平与放置的时间无关;④钠Na+和钙Ca2+水平当伴随着放置的时间不断加长而增加。结论血液标本会伴随放置的时间增加,而产生变化,该种变化会对生化结果产生影响,故当血液标本采集完毕后,一定尽早,以最快的速度给予检测,才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和可靠性。
简介:目的观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不同输注时间对重症肺炎疗效的影响。方法117例重度肺炎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38例、实验1组40例、实验2组39例。分别选择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常规0.5h静滴、静脉泵2h输注、静脉泵4h输注.疗程5~14d.比较三组实验室数据变化值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1组、实验2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有效率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X^2分别=5.67、4.18,P均〈0.05)。而两实验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O.12,P〉0.05)。三组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4,P〉0.05)。三组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指标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4.04、4.36、8.08,P均〈0.05),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APACHEⅡ评分改善程度、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1.15、0.74、O.70、3.05,P均〉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实验1组、实验2组患者体温、WBC、CRP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q分别=2.27、2.63:2.13、2.85:3.25、3.69,P均〈0.05)。而实验1组、实验2组的体温、WBC、CRP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分别=0.39、0.73、0.47,P均〉0.05)。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输注时间延长后能明显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但输注时间延长至4h与2h比较,临床疗效无明显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地佐辛给药时间对全麻老年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在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这段期间内收治的手术中行全麻的老年患者中选择9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分组法将其分成三组,分别为A组(30例)、B组(30例)、C组(30例),A、B两组均在手术结束前注射地佐辛,但A组在手术结束前20min给药,B组在手术结束前60min给药,C组为对照组,不注射地佐辛;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及在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拔管后10min、拔管后20min的躁动评分。结果A组和B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均长于C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A组患者的苏醒时间长于B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A组和B组患者在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拔管后10min、拔管后20min的躁动评分均低于C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A组和B组患者在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拔管后10min的躁动评分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A组患者在拔管后20min的躁动评分长于B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全麻老年患者手术结束前使用地佐辛可有效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但在手术结束前20min给药的镇静程度过深,会造成麻醉苏醒时间延长,而在手术结束前60min给药更加适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文章探讨了3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情况,患者于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经急诊收治,数字法分组,对照组行基础护理,观察组采取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比两组救治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等候抢救时间(17.67±3.24)min,入院到确诊时间(15.38±3.27)min,确诊至治疗时间(23.15±3.27)min,绿色通道停留时间(53.55±3.28)min,比对照组低,P<0.05;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为93.33%(14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救治中采取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可以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尽可能的降低死亡率,值得在急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体位护理对手术室长时间手术的患者形成压疮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间我院收治的 70 例长时间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1 月间我院收治的 80 例长时间手术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优化术中体位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体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压疮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 2.2% 低于对照组患者的 12. 4%,压疮平均面积为 ( 6.75 ± 2.32) cm2 小于对照组患者的 ( 10. 00 ± 3. 25) cm2 ,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均 P < 0. 05)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评分和满意率分别为 ( 94. 25 ±3. 59) 分和 94. 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 90. 25 ± 5. 87) 分和 88. 8%,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均 P < 0. 05) 。结论 体位护理能够有效预防脑瘤长时间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提高患者的手术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时间与质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急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院前急救时间和质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死亡率、致残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发病原因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从发病到医院时长、致残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院前急救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时间与质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产生致伤和致残的情况,院前的急救工作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来说是及其重要的,患者家属应该掌握基本的急救措施并送患者在最佳时间内接受治疗,在最小程度上减轻急性脑卒中对患者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