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足踝部骨折患者通过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8年12月到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足踝部骨折患者,共计80例,按照双盲法对患者随机分组,设定其中40例接受金属螺钉内固定术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其余40例接受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足部功能恢复情况,研究组好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足踝部骨折患者通过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加理想,不仅可以促进患者的足部功能更好的恢复,还可以有效斌面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问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脐部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中选取60例,通过随机动态分组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传统剖腹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脐部单孔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探究其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可以看出,在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脐部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可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鼻内镜下采取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8例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情况。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术后在3d左右将术腔填塞物抽出并没有发现活动性出血,并没有发现严重并发症,平均10d左右均痊愈出院。术后经过5-19个月随访,并未发现有复发病例。结论鼻内镜下进行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慢性咽炎治疗中实施咽部微波理疗配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在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区间,将于我院治疗慢性咽炎的患者102例纳入研究对象,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及观察组患者各51例,其中常规组患者实施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咽部微波理疗配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治疗病程及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症状缓解用时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病程在7天内的患者比例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患(P<0.05)。结论咽部微波理疗配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方法,在慢性咽炎中的应用,缩短了症状患者时间,减少了治疗疗程的延长,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简介:鼾症在儿童较常见,其主要原因是淋巴体质所致的腺样体肥大和腺样体与腭扁桃体肥大并存。我院从1998年5月至1999年9月在门诊对68例4~12岁儿童进行了可弯性纤维电鼻咽镜检查,作为决定是否手术治疗和手术方法选择的指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68例中男33例,女35例,年龄4~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腹股沟管浅环部微创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18例,年龄10月~4岁,平均2.9岁。结果手术过程均顺利,手术时间10~25min,平均17min,术后3~5d出院。218例中无1例复发,无切口感染、精索扭转及睾丸萎缩等并发症,切口瘢痕较小,美容效果好。结论本术式较传统术式切口小,操作简单,造成的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适宜在临床上推广开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普通外科治疗中影响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80例外科患者,对这些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其中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分离出来,并分析导致其切口发生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在我院收治的980例外科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有31例,占总人数的3.16%。其中出现Ⅰ类切口感染的患者有3例,出现Ⅱ类和Ⅲ类切口感染的患者有28例。分析其发生感染的原因可知,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患者的肥胖程度、性别、年龄、切口类型、手术时间以及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等。结论在对外科患者进行治疗时,患者自身的因素和外界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其发生切口感染。医护人员在完成治疗的同时要加强对危险因素的监测和控制,以保证治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