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恢复期间的医院-家庭延续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经治疗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接受常规院内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相比,接受医院-家庭延续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BPRS评分(19.14±2.82)分<(25.54±3.79)分和HAMD评分(9.85±1.95)分<(14.75±3.15)分和复发率(4.65%<11.62%)相对更低(P<0.05),而治疗依从性(93.02%>81.40%)、日常生活能力(87.75±5.23)分>(75.52±4.28)分和社会功能(85.54±6.04)分>(71.18±5.22)分相对更高(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医院-家庭延续护理,对于患者的治疗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家庭随访和心理护理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入选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均等分配的方法进行分组研究,50例研究组患者实施家庭随访和心理护理干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用药依从性以及疾病复发率等结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用药依从性以及疾病复发率等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呈现显著差异性,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家庭随访与心理护理干预,其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让患者更积极配合医师治疗,显著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的发生,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病人健康教育中实施效果。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按临床护理路径施以健康教育;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采用护士用患者观察表(NOSIE)评定两组因子分以及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测评。结果出院时观察组与对照组NOSIE因子分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要求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最终达到促进康复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试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西药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精神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60例精神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和不良状况发生率,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精神抑郁症可将试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盐酸帕罗汀治疗方式作为首选治疗方案,此治疗方案可提高患者治疗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精神残疾与家庭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采取数字抽签法将这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兴趣小组模式康复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兴趣小组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社交技能训练。两组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康复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精神残疾评分以及家庭关怀度指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精神残疾评分、家庭关怀度指数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精神残疾评分、家庭关怀度指数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精神残疾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更低(P<0.05),其家庭关怀度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期阶段施行社交技能训练,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减轻精神残疾,有效改善患者的家庭关系。
简介:(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上海长宁201103)摘要总结本科室常见纠纷提出如何避免纠纷本科常见纠纷主要为患者对检验结果的质疑患者对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满患者对服务流程不满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避免医疗纠纷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痴呆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每组55例,分别采用奥氮平和利培酮进行治疗。采用PANSS评分来评价两组的疗效,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精神行为症状,采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55%VS92.73%,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不同时间的PANSS总分以及BEHAVE-AD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治疗后2周、4周的PANSS评分均明显的优于利培酮组,治疗后2周的BEHAVE-AD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均可以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但是,奥氮平起效较快,安全性更好,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对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行健康教育临床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前者的护理满意度(97.50%)也比后者(80.00%)高,研究组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为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病人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提高其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精神分裂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展开分组,A组及B组,均为60例,A组展开齐拉西酮治疗,B组展开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A组及B组治疗显效率(1.5%&5.5%)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第2周开始,PANSS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在精神分裂症治疗过程中,疗效相当,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积极意义,但其不良反应存在较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