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粘液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分析3例乳腺粘液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形态学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结果3例女性患者年龄43~81岁,中位年龄62岁,临床表现均为无意中发现乳房肿块。镜下大片粘液弥散在间质中,形成粘液湖,粘液湖间有纤细的纤维间隔,粘液中漂浮着小簇癌细胞,癌细胞排列呈腺管状或乳头状,呈圆形、卵圆形,胞浆嗜酸性,核分裂象少见。免疫组化3例ER、E-cadherin均阳性,CK5/6均阴性,2例Syn阳性,1例PR、HER-2、CgA阳性。结论乳腺粘液癌生长缓慢、转移率低、预后较好,及时诊断及治疗仍是保证其疗效及改善预后的关键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危象的发病征象和合理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垂体危象患者临床资料,漏诊及误诊原因及其采取措施。结果13例均有不同程度肾上腺皮质功能、甲状腺功能、性腺功能减退表现,入院时13例发生不同程度的低血压,低血钠、贫血、以及意识障碍;其中体温不升3例,高热5例,低血糖3例;13例垂体危象患者中9例出现误诊,误诊为脑梗塞3例,低血糖休克3例,病毒性脑炎1例,慢性胃炎2例。11例患者经积极抢救,神志清楚、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后长期激素替代治疗;2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垂体危象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捉高各科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尽早治疗,减少误诊率和病死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共手术治疗465例腹股沟疝,有效随访248例,其中出现慢性疼痛者26例。对此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原因。结果248例患者中出现慢性疼痛者26例,总发生率10.5%。男23例,发生率10.4%,女3例,发生率11.1%;年龄20~55岁12例,发生率15.8%,55岁以上8例,发生率4.7%;斜疝19例,发生率10.7%,直疝6例,发生率9.8%,股疝1例,11.1%;原发疝21例,发生率9.3%,复发疝5例,发生率21.7%。张力性修补18例,发生率20.9%,无张力性修补8例,发生率4.9%;髂腹下神经损害型5例,占19.2%,髂腹股沟神经7例,占26.9%,生殖股神经14例,占53.8%。结论腹股沟疝手术后慢性疼痛与性别、疝的类型无关,与年龄、是否复发疝、修补方式有关。神经损害以生殖股神经较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更为多见。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0周岁以上老年患者脊柱手术的主要特点,运用术前身体情况评估、手术方式选择、围手术期处理等方式以提升疗效,降低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间的67例60周岁以上的老年脊柱患者围手术期资料,依据病人的术前病变、身体功能与精神状态,开展可行性评估,选取合理的手术时机与方式,研究老年脊柱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防治工作。结果67例老年脊柱手术患者中出现各类并发症6例,根据病因分别实施有效处理,全部患者均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均顺利度过了围手术期,没有1例死亡。结论术前认真检查患者身体状况,术后强化检测,及时防治各类并发症,积极开展功能锻炼,能够明显降低老年患者脊柱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残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并采用综合干预及预防措施,提高产科质量及救治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3258人中发生产后出血的89例产后出血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资料中,产后出血发生率经产妇明显高于初产妇(P<0.05);有剖宫产术、妊娠并发症、流产史及产程延长者均高于无上述高危因素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原因位于前3位的为宫缩乏力74例(83.14%);产程延长28例(31.46%);胎盘因素19例(21.35%)。出血量500~1000mL者72例(80.89%);1000~2000mL者15例(16.85%),出血量>2000mL发生失血性休克者2例(2.45%)。出血时间均发生在产后2h内。结论剖宫产术、妊娠并发症、流产史及分娩史、产程延长与产后出血有相关性,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对高危因素提高警惕,可以有效防治产后出血。
简介:摘要观察影响心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的因素。方法对本院急诊和院内救治的36例心跳骤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中院内心跳骤停患者32例,经复苏存活10例(27.8%);4例院前心跳骤停患者,复苏存活仅0例(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跳骤停5min内实施心肺复苏18例,存活7例(38.9%);5min后实施心肺复苏14例,存活3例(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分钟之内行电除颤14例,存活8例(57.1%);10min后实施行电除颤10例,存活2例(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尽早进行CPR,尽早电除颤,在救治过程中时间乃是制约成败的关键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8年~2009年我科收治的10例成人麻疹病例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为麻疹的诊治、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10例成人麻疹患者的发病年龄、发病时间、临床特点、并发症及诊治方面进行分析。结果90%的患者发病时间为5月。发病年龄在22~38岁之间。有明确麻疹接触史一例(10%),曾接种麻疹疫苗3例(30%)。发热6例(60%),体温以中等度热和高热多见;咳嗽剧烈;实验室检查血象多正常,心肌酶、肝酶多增高,血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多降低;B超上腹部提示多有脾大、胆囊炎改变;胸片多有支气管炎、肺炎改变。结论成人麻疹好发年龄在青壮年居多,并发症主要是肝损害及呼吸道炎症。因此,对高危人群应加强免疫,并依据流行情况强化免疫。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国家卫生部对处方的调剂有了明确的要求,并要求药师对医师用药进行审核。笔者就门诊处方中常见的几类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了浅显的分析,旨在与大家共同探讨提高,减少用药失误的发生。方法抽查我院门诊2010年1~12月份的处方共13983张,从中遴选出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在抽查的13983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有582张,不合格率为4.16%。主要表现在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加重不良反应、阻碍吸收和降低疗效、处方书写不规范等问题。结论我院门诊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临床医师、药师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胃癌根治术是胃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手术的根治度并不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唯一因素。本文旨在探求胃癌根治术后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开发区医院2008年至2010年收治并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将数据输入SPSS13.0统计软件,通过比较1、3、5年生存率分析各项可能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结果全组病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50%、52.50%、45.0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方式、肿瘤最大径、Bor?rmann分型、联合脏器切除、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度以及临床分期与术后远期生存有关(P<0.05)。而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患者年龄、手术方式、肿瘤侵犯深度以及临床分期是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患者年龄、手术方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范围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强调早诊早治,施行以根治性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是提高胃癌术后生存率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气囊仿生助产手术在产科分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48例初产妇,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4人,观察组产妇采用气囊仿生助产手术,对照组使用其他分娩方式。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以及母婴结局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刨宫产8例,刨宫产率6.4%。与对照组的27.7%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在婴儿评分和产妇出血以及尿潴留发生率对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囊仿生助产能够有效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使母婴具有良好的结局,值得在临床助产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