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高渗盐水用于外固定支架钉道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钉道160处)。对照组钉道局部采用75%乙醇外滴钉道消毒每天2次;观察组采用3%高渗盐水外滴钉道消毒每天2次,连续4周后观察钉道情况,如有红肿渗液及时行渗液细菌培养。如细菌培养阳性则记录为钉道感染,如仅有红肿渗液,细菌培养阴性则记录为钉道反应。结果对照组2例发生4处针道感染(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一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6例6处出现钉道反应。观察组有1例1处发生钉道感染{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3例4处出现钉道反应。两组钉道感染、钉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5%乙醇和3%高渗盐水对钉道感染防治均有效,但3%高渗盐水疗效优于75%乙醇。骨科外固定支架术后使用高渗盐水护理钉道不仅能预防感染,还对钉道无菌性炎症有显著治疗作用,能减少出血,减轻创口红肿,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骨干骨折多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对比分析。方法我院分别采用三种不同内固定手术治疗锁骨干骨折患者84例,其中克氏针固定手术治疗组24例,重建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组30例,锁骨锁定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组30例。对三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三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病人治疗后Edward对锁骨骨折愈合的评价指标克氏针固定组优良率为79.17%,重建钢板固定组优良率为100%,锁骨锁定钢板固定组优良率为100%。克氏针固定组与重建钢板固定组、锁骨锁定钢板固定组治疗后骨折愈合的评价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建钢板固定组与锁骨锁定钢板固定组治疗后骨折愈合的评价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重建钢板及锁骨锁定钢板治疗锁骨锁骨干骨折,固定确切、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该研究主要针对我院腰椎内固定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在复苏室常见的问题及对应策略。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全麻下行腰椎内固定手术的患者2134例,记录并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体重、年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及术后复试室出现血流动力学紊乱、躁动、心律异常、术后低体温、低血糖、恶心呕吐、低氧血症等事件的例数,并统计其发生的比率。结果经SPSS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血流动力学紊乱的患者,主要包括低血压(收缩压低于80mmHg)患者共527例(24.7%)、高血压(收缩压大于140mmHg或舒张压大于90mmHg)共647例(30.3%);术后心律异常患者包括心动过缓347例(16.3%)、心动过速323例(15.1%)、房早78例(3.7%)、房颤47例(2.2%)、室早33例(1.5%),复苏期疼痛313例(14.7%);复苏期躁动279例(13.1%);复苏期低体温217例(10.1%);复苏期血糖异常139例(6.5%);复苏期恶心呕吐317例(14.9%);复苏期低氧血症109例(5.1%)。此外腰椎内固术后还应特别注意引流量和下肢运动情况的动态观察。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遇到了5例(0.23%)患者术后出现引流管阻塞,直接在手术室内行二次手术,其中有9例(0.42%)患者下肢肌力减弱,但是经过术后康复治疗均恢复正常。结论麻醉恢复室能够在早期发现患者术后的生命体征的异常,提高了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并能够早期发现麻醉或者手术的并发症,对于保证全麻患者的术后安全,提高患者的医疗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式固定用于小儿浅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3月于我院门诊行浅静脉留置针97例患儿临床资料,依据固定方式的不同,分设成研究组(54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方式固定,穿刺成功后贴上透明贴膜,研究组行改良固定,穿刺成功后在针柄以及穿刺点与肝素帽皮肤的接触部位垫一块无菌纱,之后贴上透明敷贴,比对两组留置针周围皮肤的炎症程度、留置针留置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留置针周围皮肤的炎症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留置针留置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针管脱落、针管堵塞等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固定方法应用于患儿浅静脉留置针可减轻其皮肤的炎症程度,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并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给予同时期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DHS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骨折愈合时间、愈合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PFNA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明显短于DHS组(P<0.05);PHN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DSH组(P<0.05);PFNA组Harris评分明显优于DHS组(P<0.05)。结论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中心静脉导管(CVC)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2013年在ICU行CVC置管后缝合固定的1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14年在ICU行CVC置管后行无缝线固定的12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率、导管脱管率和平均导管留置时间。结果研究组CRBSI发生率、导管脱出率均低于观察组,而平均导管留置时间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线固定可以减少中心静脉导管CRBSI和导管脱管的发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DHS和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8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接收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完成平均分组,分别是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DHS治疗方案,而研究组患者接受PFNA内固定术治疗方案,对两组手术各项指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过程中,应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其不仅可以加快患者骨折愈合速度,改善患者身体状况,而且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在临床治疗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