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选取于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和临床护理。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路径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达到87.2%,对照组的满意度为 51.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满意度为2.6%。远远低于对照组的35.9%。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 7.7%、25.6%。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临床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使护理更具时效性,提高了护理质量。患者能够更轻松地掌握健康教育内容,对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掌握更透彻。极大地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放射性肺炎治疗中应用综合性护理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本院近两年收治的胸部肿瘤患者中选择90名自愿参与本次实验的患者,为确保实验结果的真实性,本次实验分组的标准以患者自愿为主,只要一组人数达到45名,则剩余人数主动归于另一组。在本次实验过程中,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接受综合性护理内容,而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常规性护理内容,统计两组患者实验过后的数据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相比较而言,研究组患者在综合性护理的干预下,其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过程和效果也十分满意;而对照组在常规性护理下,其整体治疗效果与研究组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两组之间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介入治疗盆腔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62例盆腔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淋巴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超声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总有效率80.6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介入治疗盆腔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甲状腺肿瘤的治疗中,采用腔镜微创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选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9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依据交替分组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开发性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腔镜微创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有效率比较,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低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17.78%,P<0.05。结论:腔镜微创术治疗甲状腺肿瘤与开发性手术可得到类似的治疗效果,但腔镜微创术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药物应用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对策。方法:以2021年6月至2023年7月作为实验时间参考标准,纳入本次实验的护理人员来自放疗科及心内科,并在各科室取25例护理人员进行组间数据对比,心内科护理人员为对照组,放疗科室人员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人员脱发、皮肤损害以及神经症状、消化道症状等发生率、防护意识评分。结果:对照组护理人员脱发、皮肤损害以及神经症状、消化道症状等发生率均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防护意识评分与对照组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基于肿瘤药物对护理人员形成的职业危害,为防护工作提供方向,并保障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隧道式PICC导管在肿瘤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100例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别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PICC置管,实验组患者实施隧道式PICC置管,研究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操作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在操作成功率上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局部渗血、导管堵塞、导管脱落、静脉炎和疼痛这些并发症发生率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导管对肿瘤患者静脉治疗中应用可有效提高操作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贫血管理中的效果,并对其成本效益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为经济、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根据是否接受护理干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成本等指标,来评估护理干预的效果和成本效益。结果:经过一定周期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贫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虽然护理干预增加了一定的护理成本,但由于减少了输血等医疗措施的使用,总体上降低了治疗总成本。此外,护理干预还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进一步促进了治疗效果的提升。结论: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贫血管理中具有显著效果,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治疗总成本。因此,从效果和成本效益两方面考虑,护理干预值得在肿瘤患者贫血管理中广泛推广和应用。同时,建议医疗机构进一步优化护理流程,降低护理成本,以更好地服务于肿瘤患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微生物标志物是指在人体血液、组织或分泌物中可以检测到的微生物成分,它们在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消化系统肿瘤中,微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在呼吸系统肿瘤中,它们可能揭示与慢性炎症相关的肿瘤风险;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微生物标志物可能与感染相关肿瘤的发生有关;在其他系统肿瘤中,微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