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选取于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和临床护理。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路径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达到87.2%,对照组的满意度为 51.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满意度为2.6%。远远低于对照组的35.9%。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 7.7%、25.6%。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临床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使护理更具时效性,提高了护理质量。患者能够更轻松地掌握健康教育内容,对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掌握更透彻。极大地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 良性卵巢肿瘤患者 围手术期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放射性肺炎治疗中应用综合性护理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本院近两年收治的胸部肿瘤患者中选择90名自愿参与本次实验的患者,为确保实验结果的真实性,本次实验分组的标准以患者自愿为主,只要一组人数达到45名,则剩余人数主动归于另一组。在本次实验过程中,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接受综合性护理内容,而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常规性护理内容,统计两组患者实验过后的数据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相比较而言,研究组患者在综合性护理的干预下,其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过程和效果也十分满意;而对照组在常规性护理下,其整体治疗效果与研究组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两组之间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胸部肿瘤 放射治疗 放射性肺炎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这一经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也会增加家庭经济负担以及社会医疗压力,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来说,经住院治疗后患者通常需要居家继续服药治疗,口服化疗药物期间,患者存在一定隐患,一方面是化疗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另一方面则是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如患者产生严重负面情绪,也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此针对居家口服化疗药物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应该要加强患者的安全管理,本文旨在综述患者的安全管理研究进展,为居家患者用药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恶性肿瘤 居家用药 口服化疗药物 安全管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介入治疗盆腔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62例盆腔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淋巴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超声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总有效率80.6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介入治疗盆腔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超声介入治疗 恶性肿瘤 盆腔淋巴囊肿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管理对肿瘤晚期安宁疗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21年8月到2022年10月,选取62例肿瘤晚期患者为对象,通过单双数法分组,单数31例是对照组,双数31例是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疼痛管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优于对照组,可见组别差异(P<0.05)。护理后进行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评分大,可见组别差异(P<0.05)。结论:肿瘤晚期患者实施安宁护理与疼痛管理,可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肿瘤晚期 常规护理 疼痛护理 安宁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甲状腺肿瘤的治疗中,采用腔镜微创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选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9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依据交替分组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开发性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腔镜微创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有效率比较,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低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17.78%,P<0.05。结论:腔镜微创术治疗甲状腺肿瘤与开发性手术可得到类似的治疗效果,但腔镜微创术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值得借鉴。

  • 标签: 腔镜微创术 甲状腺肿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间收治的肿瘤患者中,随机抽选6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循证护理,两组各30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精神健康、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肿瘤 癌性 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目标性护理降低肿瘤化疗患者静脉炎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肿瘤化疗患者62例(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随机分为目标性护理的观察组(31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1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低,知识掌握水平评分高,P<0.05。结论:对肿瘤化疗患者开展目标性护理,能减低静脉炎发生率,提高知识掌握水平,值得借鉴。

  • 标签: 目标性护理 肿瘤化疗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肿瘤内科病人心理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2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45例肿瘤内科患者并分为两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结果:经过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更加稳定。经过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高(p<0.05)。结论:对肿瘤内科患者采用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干预 肿瘤内科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可行性。方法:样本共计2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行心理干预,常规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将两组样本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进行比对。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与常规组数据直观对比差异较为显著,经计算后为P<0.05。结论:心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实施具备较高的护理可行性,对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提升化疗配合度,临床使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心理干预 神经外科 恶性肿瘤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药物应用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对策。方法:以2021年6月至2023年7月作为实验时间参考标准,纳入本次实验的护理人员来自放疗科及心内科,并在各科室取25例护理人员进行组间数据对比,心内科护理人员为对照组,放疗科室人员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人员脱发、皮肤损害以及神经症状、消化道症状等发生率、防护意识评分。结果:对照组护理人员脱发、皮肤损害以及神经症状、消化道症状等发生率均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防护意识评分与对照组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基于肿瘤药物对护理人员形成的职业危害,为防护工作提供方向,并保障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 标签: 肿瘤药物应用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在现代医学领域,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放射科影像诊断技术,已成为肿瘤筛查和诊断的重要工具。这些技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帮助医生观察体内组织的微小变化,从而在肿瘤尚未引起明显症状时就能发现其存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放射科影像诊断在肿瘤早期发现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准确性和敏感性也在不断提高。基于此,以下对放射科影像诊断在肿瘤早期发现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放射科影像诊断 肿瘤早期发现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护理期间对健康教育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于肿瘤科中随机选取72例研究对象,均为头颈部肿瘤患者,需在我院行放疗治疗;研究开始前,医护人员已征得患者、家属同意,愿意参与实验;同时,将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6例,分别在护理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据统计数据看,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路径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护理中可进一步提升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同时还可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放疗护理 健康教育路径 健康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内科护理中高标准的护理模式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23年1月-2023年12月,选择肿瘤内科10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化护理,n=50例)、观察组(高质量护理,n=50例)。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内科患者实施高质量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常规化护理 高质量护理 肿瘤内科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隧道式PICC导管在肿瘤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100例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别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PICC置管,实验组患者实施隧道式PICC置管,研究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操作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在操作成功率上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局部渗血、导管堵塞、导管脱落、静脉炎和疼痛这些并发症发生率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导管对肿瘤患者静脉治疗中应用可有效提高操作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PICC导管 肿瘤患者 静脉治疗 操作成功率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贫血管理中的效果,并对其成本效益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为经济、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根据是否接受护理干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成本等指标,来评估护理干预的效果和成本效益。结果:经过一定周期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贫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虽然护理干预增加了一定的护理成本,但由于减少了输血等医疗措施的使用,总体上降低了治疗总成本。此外,护理干预还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进一步促进了治疗效果的提升。结论: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贫血管理中具有显著效果,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治疗总成本。因此,从效果和成本效益两方面考虑,护理干预值得在肿瘤患者贫血管理中广泛推广和应用。同时,建议医疗机构进一步优化护理流程,降低护理成本,以更好地服务于肿瘤患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 标签: 肿瘤患者 贫血管理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微生物标志物是指在人体血液、组织或分泌物中可以检测到的微生物成分,它们在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消化系统肿瘤中,微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在呼吸系统肿瘤中,它们可能揭示与慢性炎症相关的肿瘤风险;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微生物标志物可能与感染相关肿瘤的发生有关;在其他系统肿瘤中,微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

  • 标签: 微生物标志物,肿瘤诊断,肿瘤微环境,循环微生物DNA,肿瘤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