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胺碘酮对老年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内科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75%VS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SBP、DBP以及HR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SBP、DBP以及HR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血压、心率,值得进行临床的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62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例患者。对照组采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实验组采用布林佐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87%,数据具有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23%也相对优于对照组患者的19.35%,数据比较存着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布林佐胺在青光眼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有助于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提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同时,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建议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文选取某市医院从2015年3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青光眼病人共3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共有56只高眼压症与术后残余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将所选32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是治疗组,另一组是对照组。每组各有16例病人,28只眼。对治疗组病人进行布林佐胺的治疗方法,对对照组进行马来酸噻吗洛尔的治疗方法。并且对比分析两种药品的降眼压的效果,以及对病人造成的不良影响。结果两组病人在用药两周后,眼压都有所下降。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压变化和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心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患者出现了心率抑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医学中通过对布林佐胺药物的使用,可以有效的降低青光眼病人的眼压,而且也不会影响到病人的心率,治疗效果良好,病人也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布林佐胺属于一种理想的治疗青光眼疾病的药物,而且效果显著,安全性强,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应用利多卡因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42%,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2%,显著低于对照组23.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非常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进行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急診应用胺碘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配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结果恢复正常时间、疾病治疗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为(5.21±1.12)d,心电图结果恢复正常时间为(8.21±1.67)d,疾病治疗时间为(11.45±2.01)d,均短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6.47±2.11)d、(11.26±2.36)d、(15.24±2.1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是(76.32±1.02)次/min,低于对照组的(137.54±1.68)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R间期(152.23±1.36)ms及Q-T间期(38.56±1.02)ms均长于对照组(145.65±1.85)、(36.54±1.12)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不仅能提高有效率,还能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结果恢复正常时间以及疾病治疗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对心房颤动患者进行胺碘酮治疗时使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心房颤动患者共86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42例对照组和44例观察组,患者均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综合护理,将两组患者平均复律时间、用药1小时后的心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复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用药1小时后的心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心房颤动患者进行胺碘酮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综合护理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症状,且用药安全,有助于保证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试分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获取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在2015年3月-2017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高血压治疗的老年患者中选择88例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各44例的观察组与参照组,采用单一硝苯地平缓释片(II)对参照组实施治疗,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II)与吲达帕胺缓释片联合治疗方案对观察组实施治疗,将两组的临床疗效实施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DBP、SBP值改善情况远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且两组各指标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II)与吲达帕胺缓释片联合治疗方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优良。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胺碘酮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这段时期收治的120例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的患者利多卡因进行治疗,给予实验组的患者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实验组室性心律失常次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诊断为哮喘的患儿4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儿再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哮喘反复发作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哮喘反复发作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可以减轻患儿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柱凝胶和凝聚胺两种交叉配血方法的临床应用进行观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应用微柱凝胶和凝聚胺两种配血方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2154例交叉配血试验中,微柱凝胶法配血不合32例,主侧(供血者血球+受血者血清)不合2例,次侧(受血者血球+供血者血清)不合30例。将微柱凝胶法配血不合的标本用凝聚胺法再次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主侧不合2例,次侧不合3例。结论微柱凝胶法灵敏度高、结果稳定、便于观察、保存时间长,便于自动化、标准化,但孵育和离心时间长;因其高灵敏度易引起假阳性结果。而凝聚胺法简便快速,但结果不易观察,且影响因素多,易引起假阴性结果。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 7月到 2018年 2月收治的 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例,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按照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经常规治疗方案治疗后患者血压:舒张压( 90.25±2.98) mmHg、收缩压( 139.32±4.93) mmHg、总有效率 64.00%;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经胺碘酮方案治疗后患者血压:舒张压( 72.37±6.18) mmHg、收缩压( 105.45±3.37) mmHg、总有效率 90.0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和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过程中,胺碘酮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患者舒适度高,可广泛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