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了解2014年青岛市≥15岁成人吸烟、二手烟暴露状况及对烟草危害知识的认知水平。方法采用2014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问卷,抽取青岛市4349名≥15岁非集体居住的常住居民,使用复杂抽样设计方法对吸烟率、二手烟暴露率、烟草危害认知情况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青岛市≥15岁成人现在吸烟率为21.31%,现在每日吸烟率为18.18%;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在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家三类场所的二手烟暴露率分别为42.39%、26.62%、40.53%;暴露率在性别、教育水平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吸烟引起中风、心肌梗塞、肺癌和阴茎勃起障碍四种疾病的总体知晓率仅为21.72%,被动吸烟引起的成人心脏病、成人肺癌和儿童肺部疾病三种疾病的总体知晓率为45.19%。结论青岛市≥15岁成人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均低于2010年和2015年全国水平,但流行现状仍较严重,对烟草烟雾危害知识认识不足,烟草控制面临挑战。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研究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原理和及时进行药物干预所产生的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1)20例,治疗组(2)24例。比较治疗后病情的变化。结论治疗组(1)、治疗组(2)较对照组疗效好转,治疗组(1)和治疗组(2)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组(2)的效果更佳,所以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及时进行干预尤其是多手段干预可延缓或者改善其病情的进展。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改善产妇产时认知行为以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产妇13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孕期及产前指导,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分娩认知行为、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结局。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分娩知识、分娩态度以及产时应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的改善其产时认知能力,对分娩结局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简介:目的了解南京市内科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认知水平及COPD的治疗现状,为今后开展针对性继续教育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6~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南京市部分医院内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COPD的症状与诊断认知水平、轻中重度及稳定期患者的治疗和药物选择情况等,对稳定期COPD患者是否需要治疗的认知状况以及内科医生自身吸烟情况。结果将139个调查对象分为三级医院呼吸专科医生组(70人)和二级及以下医院内科医生组(69人),两组医生在年龄、性别、职称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诊断COPD时两组医生都会询问患者慢性咳嗽和气流受阻情况,但呼吸专科医生会更多了解吸烟史、COPD家族史等。肺功能检查对诊断COPD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调查发现呼吸专科医生对此都有认知,但二级及以下医院只有85.5%的内科医生认知到肺功能各项指标诊断COPD的临床意义,两组都需要进一步了解。而对于轻中重度COPD患者的治疗,两组医生所开处方无统计学差异,但对于祛痰药评价过高,应用频率也较高。两组医生吸烟比例分别为11.4%和17.4%。结论目前南京市呼吸专科医生和二级及以下医院内科医生对于COPD的认知水平均较高,重视稳定期的治疗,两组医生对COPD诊断和治疗认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对COPD的用药及长期防控干预还有一定差距,医生自身仍存在一定比例的吸烟。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流动人口产妇对不同分娩方式(剖宫产和顺产)的认知态度,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认知干预措施。方法整群随机调查2009年12月至2010月5月在宝安区龙华街道分娩的流动人口产妇525例,探讨分析深圳流动人口产妇对实施剖宫产手术的认知倾向。结果在深圳宝安区流动人口产妇中,选择剖宫产的产妇更倾向于认为剖宫产对母亲更安全(χ2=7.12,P=0.028),更倾向于认为剖宫产对胎儿更安全(χ2=19.51,P<0.001)、对胎儿以后发育更健康(χ2=9.03,P=0.011),更倾向于认为剖宫产对产妇生产时心理更放松(χ2=7.12,P=0.028),更倾向于认为剖宫产产程更短(χ2=24.35,P<0.001),也更倾向于认为顺产后会导致阴道松弛,降低今后性生活质量(χ2=8.32,P=0.016);不同生产方式的产妇获取生育知识的途径大致相似,剖宫产产妇更青睐于网络获取生育健康相关信息(χ2=14.32,P<0.001)。结论选择剖宫产的女性更倾向于认为实施剖宫产益处多于顺产,朋友或家人的告知、报刊书籍、电视网络等途径是产妇获取生育健康知识的主要渠道,有关部门应该根据以上结论加强对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宣教,并给予适当的引导。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认知疗法在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护理中的效果,希望能在促进病患疾病医治成效的前提下,为各病院研究有关于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医治的实验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方法 调研人员在进行数据收集的过程当中,主要选择我院在某一阶段进行了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医治的 110例病患进行研究,属于认知疗法组的病患使用认知疗法的方式来进行具体的看护操作,而普通医治组的病患只是使用常规看护模式来进行看护操作,最终通过对两组病患诊治结束之后的疾病疼痛率和焦虑抑郁评分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看护模式对临床成效产生的影响。结果 两组病患在进行看护后,病情的发展都有所改进,且认知疗法组中病患的生活质量的改进程度显著高于普通医治组,该组别病患的疼痛率和焦虑抑郁评分也明显优于普通医治组。结论 对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医治时,使用认知疗法进行辅助看护,有利于缓解病患临床症状的发展,提升病患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夜间延长血液透析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便利法选取对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上海长征医院肾内科行夜间延长血液透析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在血液透析常规护理方式上加用认知行为干预方法,两组在干预前及干预后2个月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干预前后,SAS与SDS评分无明显差别(干预前SAS55.1±8.6,干预后SAS54.7±9.7;干预前SDS61.7±11.6,干预后SDS62.4±12.1,P均>0.05);干预组干预后的SAS与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干预前SAS55.6±10.2,干预后SAS46.2±5.4;干预前SDS61.3±8.2,干预后SDS51.4±10.5,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在干预前SAS与SDS评分结果无统计学差别(P>0.05),而在干预后,干预组的评分则显著下降(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明显缓解夜间延长血液透析患者的负面情绪。
简介:摘要目的有关前列腺癌患者术后认知障碍(POCD)的报道较少,我们将临床上遇见的病例进行分析,回顾相关文献,报道如下。病例报告一名68岁的男性患者,经前列腺穿刺活检证实为前列腺癌,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第3天,出现谵妄,诊断为术后认知障碍,给予镇静、吸氧等综合治疗,患者神志逐渐恢复。讨论加强前列腺癌患者围术期综合治疗,有助于减少POCD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腰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骨科临床自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2例与观察组23例,对照组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认识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观察患者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比例发现,两组术前MMSE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对照组患者术后MMSE量表评分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术后认知障碍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大,应综合考虑患者机体情况,合理选择麻醉方式,以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情况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鸣患者采用认知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以及对其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2月至2015年9月期间,任意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耳鸣患者,依据其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等两个不同组别,各组别病例数均为28例,其中前组别均行认知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后组别均单纯行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且干预组患者两项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同时,护理后干预组患者耳鸣适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统计学意义具有显著性。结论耳鸣患者采用认知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并提高患者耳鸣适应率,应用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