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又到年终,一位朋友说起抢匪的凶恶行抢模式的变化:“从后脑就是一下子,把人砸倒再抢,连招呼都不打”。

  • 标签: 《与小偷的和谐》 随笔 杂文 杂谈
  • 简介:<正>人的行为,总的来看,分为两类,个别场合又有交叉重合。但全面考虑时,它们之间的差异是可以观察到的。有时,人们几乎毫无预见地行为,不去检查他们所做的及其后果;他们的行为不是经过深思熟虑,而是出于常规、本能、赤裸裸的欲望或者盲目的"直觉"。假定这种行为总是低效率且不成功的——这样做法是错误的。当我们不喜欢这种行为时,便指责它喜怒无常、武断、轻率和马虎。但在其他场合,我们却又赞扬本能或直观的那种奇妙的正确性。我们宁愿接受专家的漫不经心的评价,也不愿接受一个信息不灵的人精心计算所得出

  • 标签: 逻辑方法 逻辑理论 法律规则 司法裁判 三段论 法律后果
  • 简介:不少人担心,缺乏诚信,信用不佳,这种社会状况下开展仲裁,仲裁员的行为和裁决的质量缺乏保障,难以实现仲裁的公平和公正。机构仲裁便于监管和控制,既便于仲裁机构对仲裁员的监控,也便于国家以种种手段和渠道对机构实施监管并间接监控仲裁员(至少在中国如此,因为仲裁机构基本上是政府公共财政支撑下由政府部门设置和主管的),中国的机构仲裁的现状尚且并不令人满意,存在诸多不良表现。当然,突出的表现和问题是一些仲裁员和机构工作人员违规违法办案甚至严重违法招致刑事制裁。刑法修正案中增设枉法仲裁罪即是对这种现象和担心的反映,也是试图应对这种现状和改变这种现状的一种努力。此时此地,讨论没有机构监管的、国家监管显然较弱的临时仲裁,实为奢望。一旦开展临时仲裁,问题必将更为严重和严峻。

  • 标签: 临时仲裁 诚信 机构仲裁 机构监管 仲裁机构 违规违法
  • 简介:文化法律论证之间的关系是十分重要但却尚未被系统触及的新主题。这一主题可以被切割为两个方面加以审视:一是文化背景法律论证间的关系,二是文化论据法律论证间的关系。前一个方面是双向的。文化背景塑造着法律论证的制度框架及其主体,但文化决定论的倾向会产生取消论证的效果,碎片化的文化背景也无法为论证提供客观标准。相反,法律论证理念本身则蕴含着特定的人权文化背景。后一个方面是单向的。文化论据在法律解释中集中体现为比较解释,它既可以被正向运用,也可以被反向运用,但无法构成终极的证立依据。文化对于法律论证发挥着重要但也有限的意义。

  • 标签: 法律论证 法律解释 文化背景 文化论据
  • 简介:<正>道德是人类把握世界、自我实现的特殊方式,道德对世界的把握是通过评价命令实现的。通过评价一方面形成理论体系引导人,另一方面形成规范体系约束人。所以,道德既是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方式,也是调节社会关系的手段。道德是为了实现自己在自我需要、欲望和社会客观现实之间确立的一种平衡机制。道德的本质就是对人的行为恶性中的恶的限制;道德要求就是不仅不限于自我,还要超越自我;就是不仅要实现自我,而且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过程之中,关心或顾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如果没有伦理机制,人的

  • 标签: 底线伦理 道德底线 道德价值 自我实现 自我需要 理论体系
  • 简介:在历史的长河中,“魔”“道”是旅途的伴侣,更是拉力赛的对手。有时,“魔”在前面领跑,给“道”留下处处难关;有时,“道”在前面带路,给“魔”设下重重障碍。一路走来,“魔”吃了不少苦头,也长了不少本领;“道”费尽了苦心,也练就了一身功夫。到头来,“魔”力劝“道”早日退休,“道”催促“魔”尽快下岗。于是,双方互道一声“辛苦”,然而那声音听起来很有些言不由衷。

  • 标签: 同行 下岗 障碍 退休 对手 旅途
  • 简介:凡攻读法律者均须掌握某些基本概念及用于表达它们的术语。无论是阅读美国联邦宪法、法院意见或法律专著,还是聆听法学教授的授课,每一句话都可能充斥着权利(rights)、义务(duties)、权力(power)、特权(privilege)、责任(liability)和豁免(immunity)等术语。

  • 标签: 法律关系 法学教授 美国联邦宪法 IMMUNITY LIABILITY 特定权利
  • 简介:《法学家茶座》第三辑所载拙文《法治如何让政治清明》中有“《孟子》:不也说‘食色,性也’么”一句,郭卫涛读者就此指出:“实际上这句话不是孟子说的,而是孟子同时代的告子说的”(见《茶座》第六辑第57页)。,事实的确如此。

  • 标签: 孟子 告子 中国 学术研究
  • 简介:理论上,主观过错责任原则逐渐成为行政处罚归责原则的主流。世界各国均持行政处罚责任以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者过失为必备条件的立场,并在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过错推定原则。我国行政处罚归责制度中规定的也是主观过错归责原则,但在认定主观过错时必须适用过错推定原则。我国行政处罚制度的缺陷,有必要加以完善。

  • 标签: 主观过错归责原则 行政处罚归责原则
  • 简介:由于传媒独特的信息筛选标准,传媒司法之间的重叠冲突都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传媒司法之间发生了可能危及司法的社会正当性的冲突,那么多数情况下是因为牵涉到了某种紧张的社会与政治关系。在中国,传媒司法之间的冲突因传媒对司法能否超越不平等的社会与政治关系的不信任而起,两者冲突的实质是传媒政治之间的冲突,而司法在面对传媒的不信任时主要采取一种迎合性态度。改变当前局面的关键是建立司法相对于政治的独立性优势性地位,独立性的司法自由化的传媒之间会在对抗批判政治机构上形成立场的一致性内在的“默契”关系:一方面,传媒对司法的正面报道能够强化自己作为民主的积极监督者的角色;另一方面,这种报道也能够强化法院作为独立去政治化的机构的形象,从而提升其相对于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地位。

  • 标签: 大众传媒 司法独立 政治 信任
  • 简介:作为一个历史文本,“五四宪法”展示了现代宪法之理念及理想,其内在体系具有逻辑自洽性和价值合理性,然而作为一个制度实体,“五四宪法”的外在运行却遭遇无以化解的困境。“五四宪法”遭遇困境之根源在于宪法认同之缺失宪法权威之缺位。鉴于宪法之为权威所凭借的民主、法治、人权等价值理念未被习识和采信,以宪法为最高权威之法治未能成就,在宪法文本和社会现实之间于是出现断裂。“八二宪法”秉承“五四宪法”的价值理念,因而“五四宪法”的历史境遇对当代宪政建设仍具有启示意义。

  • 标签: 五四宪法 宪法权威 宪政启蒙 中国 法治 宪法文本
  • 简介:"公生明、廉生威"假设在我们国家私家侦探合法化,而你有一个亲朋被歹徒绑架了,你要报案的话,是去公安局还是去请私家侦探?答案肯定是公安局.假设你要找一家态度十分亲切、提供人性化服务、可以随你的意愿去开展调查工作、侦查一个事实的真实性,你会去公安局还是去私家侦探所呢?答案也是十分肯定的,你会选择私家侦探.

  • 标签: 人性化服务 国家 私家侦探 公安局 调查工作 党和政府
  • 简介: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新刑诉法)已经颁布并即将实施,这是我国法制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从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角度来看,新刑诉法进一步完善了刑事辩护制度,强化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利的保护,提高了辩护律师的诉讼地位。并且律师介入时间更提前,诉讼范围更广泛。新刑诉法的颁布即将实施,必将对我国律师事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并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立法原则诉讼程序的重大修改,为律师参与刑事提供了更广泛的机遇。l、重申了审判权、检察权独立行使的原则,强化了法律监督、制约机制。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

  • 标签: 机遇与挑战 被告人 犯罪嫌疑 刑事诉讼 辩护律师 新刑诉法
  • 简介:通过对公民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分析和讨论,阐明了隐私权和知情权的互补关系冲突,以及在产生冲突时法律应如何通过立法进行规范和解决相关问题。在借鉴他国对相关问题解决的案例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解决两种权利制衡的关键是建立和谐统一的立法、定义、规范,以及阐明对公平原则,公共利益平衡原则的评判标准。

  • 标签: 隐私权 知情权 个人信息 信息公开 制衡
  • 简介:反倾销法竞争法存在一些天然的联系。然而许多国家的实践表明,对外贸易政策的实施,很有可能与其竞争政策相冲突。随着贸易的自由化、市场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运用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支持国内的产业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反倾销法就是典型的体现。本文从反倾销法和竞争法的经济理论出发,分析两者的潜在冲突,试图探索解决反倾销法竞争法之间冲突的途径。

  • 标签: 反倾销法 竞争法 竞争政策 掠夺性定价 对外贸易政策 贸易的自由化
  • 简介:票据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商事交易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伴随着票据的广泛运用,票据伪造也层出不穷。当发生票据伪造时,尤其是付款人在已做出付款后才发现票据伪造的,如何在相关当事人,如出票人、付款人、持票人(提示付款人)、被伪造人等票据关系主体之间分配责任风险,

  • 标签: 票据伪造 错误付行为 法律责任款 风险分配 票据法 中国
  • 简介:从体系上来说,构成要件是考察构成要件违法性关系的切入点。关于构成要件概念的行为类型说违法类型说会导致两者形成不同的关系样态。而有关两者关系的分离论一体论又会在犯罪论体系上产生不同的体系效应。这些不同观点并非由机能期待所决定的,而只不过是学者们不同的解释选择。

  • 标签: 构成要件 违法性 体系 机能
  • 简介:<正>早在一百多年前,耶林就睿智地提醒:"目的是全部法律的创造者。"按照这一思路,现代刑事责任的追究,绝非某种本能的、盲目的冲动,而是始终贯穿着理性的观照。时至今日,人们普遍认同的刑事责任目的无非是"惩罚""预防"。不难发现,这一责任目的通常所描述的刑罚目的,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尽管刑罚之目的何在,尚存

  • 标签: 刑罚观 刑罚目的 预防主义 特殊预防 神意报应 刑事和解
  • 简介:过去数十年来,运输法一直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充斥着过分多样化的条文,各种特殊规范和国际公约、法律、法规、一般交易条款构成一个十分模糊、可预见性差的规范体系。这种情况对于保障交易安全尤为不利,而且也造成了竞争的扭曲,由于规则的不统一,使得不同运输方式的承担者之间不能够展开公平竞争。在分析运输法整合之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指出适度的统一立法有助于消除物流行业中的不公平竞争,适应经济发展对于高效、有序、安全的运输物流的需求。

  • 标签: 运输法 海运 空运 陆运
  • 简介:我国单位犯罪刑事立法的政策和功利性,决定了相关理论研究的现实性。但理论研究固有的价值和使命决定了它可以超越实践。建立在不同基础之上的理论研究的功能价值应该有所区别。从我国的刑法基础和单位犯罪的立法演进看,自然人犯罪是追究单位刑事责任的基础,以此为基点的理论研究立足现实,对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单位犯罪 立法与研究 回顾 思考